在陳賡的履歷表上,可以看到他很少任副職,從連長、營長、隊長、校長、旅長、師長到司令員,都是正職,后來任第二野戰軍第四兵團司令員兼政委,哈軍工的院長兼政委,身兼軍政一把手,是個說話就算數的高級指揮員。擔任副總長后,雖然領導的部隊范圍大了,許多事都需要他出面協調,上呈下達,配合中央軍委和總參謀長把工作做好。陳賡還是勤勤懇懇為黨工作,“不邀功,不諉過”,勇于承擔責任,完成好各項任務。
陳賡任副總長后,分管作戰工作。一個星期六晚上,粟?倕⒅\長要總參作戰部出面宴請蘇聯專家,作戰部顧問鮑爾銘少將等人去全聚德吃烤鴨,作戰部王尚榮和賈若瑜陪同。正在這時候,華東軍區要給一個師進行嘉獎,新華社要發表這條消息。于是,他們給作戰部值班室去電話,要求作戰部對這條新聞報道提意見。值班室把電話傳到了全聚德餐廳,由于當時不便在這種場合處理公務,作戰部的人就要值班室轉告新華社,請他們把這個新聞稿送給陳賡副總長審閱。送稿者在陳賡身體有病已就寢后才送到,而且說這則新聞稿是經過作戰部同意后才送給他的。陳賡以為公開的新聞稿既然作戰部已看過了,他相信作戰部是會把關的,隨即答道:“既然作戰部看了,就可以了。”
第二天,新華社發布了這條消息。劉少奇看到后,立即給粟裕打電話詢問此事。并嚴肅地指出:中央軍委已經有過決定,對師級(含)以上單位的表揚,只有軍委才有這種權力,大軍區級無權批準。他要粟裕查詢此事。粟裕當即查詢作戰部,方知該事原委。這時作戰部領導和有關同志立即表示對這件事承擔責任,陳賡馬上表態說此事是他同意的,應由他承擔責任。粟裕則說他是總參謀長應由他承擔責任。出了問題,領導爭著承擔責任,充分體現了共產黨的優良傳統。劉少奇知道后說:“你們這種精神很好,今后注意就行了。”當時領導們真誠主動地承擔責任的精神,對作戰部的參謀們有很大的教育作用。
陳賡對中共中央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對中央軍委的指示決定,一貫是認真學習,深刻領會,堅決貫徹執行。對上級交辦的每一項具體任務,都是嚴肅認真,一絲不茍,竭盡全力去完成。
為了準備一份報告,起草一份文件,常常是飯顧不上吃,覺顧不上睡,廢寢忘食地工作,他常對身邊的工作人員說:“事情辦好了,飯才吃得香,覺才睡得甜。”為了不誤上級交辦的事,他一再向秘書們交代:“凡是葉子龍(毛主席辦公室秘書)、郭英會(周總理的軍事秘書)、彭德懷辦公室和各位軍委副主席辦公室等上級領導部門打來的電話,交辦的事情,一刻也不能耽誤。”有一次,陳賡從外面開會回家,車剛停穩,正準備下車吃飯,早已等候在門口的任金池秘書,迎上去向他匯報:“下午六點多,郭英會同志來電話,要您去一趟,周總理找您……”還沒等秘書把話說完,他立即驅車直奔中南海周恩來總理的住處。
1953年,高崗、饒漱石結成反黨聯盟,進行分裂活動。那一年,陳賡到大連出差,高崗專程來看他,找他談話,高崗知道陳賡因為工作中的一些問題和幾位領導人的看法不太一致,企圖利用他們有不同意見拉攏陳賡,一起反劉少奇、安子文和薄一波。高崗談完就走了。陳賡立即打電話報告周恩來,高崗舉動很不正常。
不久,在中共內部高層領導的一次會議上,有人提出,高崗想拉攏陳賡。周恩來馬上站出來說:“第一個向我報告高崗野心的是陳賡……”周恩來在會上講清情況后,薄一波和陳賡立即消除了誤解,兩個老戰友的關系更加融洽了。
陳賡對黨忠誠,周恩來是胸中有數的。據宋時輪回憶:
長征中紅軍一方面軍將要同四方面軍會合,陳賡說:“張國燾這個家伙,不是好家伙。”要大家注意。后來周恩來見到張國燾,張國燾要扣留陳賡,說:“陳賡是蔣介石的人,是特務,叛徒。陳賡被俘時,蔣介石找他談過話,陳賡還救過蔣介石的命。”周恩來很清楚這段歷史,一聽笑了,沒理他。當時的干部團有這么一批子人,包括董老、成仿吾、徐老、馮雪峰、蕭勁光、許采風,還有李一氓、郭化若等。蕭勁光消息靈通得很,他是上干隊隊長,被判了無期徒刑,郭化若是永遠開除黨籍的托派人物,政治教導員許采風原先是陳獨秀的秘書。當時董老對陳賡好得很,告訴陳賡,要他注意張國燾。一方面軍與四方面軍會合以后,不知是周恩來告訴了毛澤東,還是毛澤東聽誰說了,毛澤東找到陳賡,要他離開,避風險,開始調到總部,后來又調到一軍團林彪那里。為此,四方面軍的參謀長李特專門來打聽陳賡到哪里去了,宋任窮、莫文驊都知道此事。后來陳賡講,他把張國燾詳細情況報告了毛澤東和周恩來,毛澤東說:“知道張國燾這個人是老右傾機會主義。”同四方面軍分裂時,一方面軍傳達要走,蕭勁光、莫文驊等同志說:“等一等看。”陳賡說:“趕快走!”態度很堅決。我這時還在干部團,遵義會議以后,我沒有尾巴了,自由了,但仍是留黨察看的人。當時陳賡處境已經很危險了,他還是偷偷摸摸回來,把干部團隊伍帶走。遵義會議時,不但博古、李德,而且羅邁也對陳賡深惡痛絕。為防止會議有意外發生,周恩來命令陳賡率干部團保衛會議,說:“你應當像在上海保衛黨中央那樣保衛這個會議的召開。”陳賡率干部團保衛遵義會議能夠順利地召開,建立了歷史的功勛。長征路上的這幾件事情,反映了陳賡作戰勇敢堅決,對黨絕對忠誠,始終堅持在毛澤東的領導下貫徹正確的路線,堅決執行黨的決定。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558382.html
相關閱讀:名將馬援為何會失寵于漢光武帝?馬援必死的理由
1967年香港嚴重騷亂紀實
解密:古代哪位官員曾多次主動公布自己的收入?
揭秘:宋太祖趙匡胤為何要在趙普臉上亂涂亂畫?
美國退給中國多少辛丑賠款?退了多少到底怎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