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在古代戰爭或政治中的作用,絕對不可小視。她們有時像催化劑,能派生出許多新的東西,從而改變歷史的走向,或是讓對立的雙方更趨白熱化。前者如晉武帝司馬炎的老婆楊艷,通過女人的撒嬌本領,強勢推出政壇新秀賈南風,并順利的讓白癡兒子司馬衷成為西晉第二任君主,悄然改變了西晉朝的政治格局。后者如靳準之亂的助推者靳月華,枕邊微風吹起,使漢趙那場宮廷血案來的異常猛烈。
其實,女人在古代還有一種更為突出的作用,就是調和劑。她們能讓劍拔弩張的死敵對頭,暫時握手言和,這一行為上升到國家高度叫和親政策。彼時的異域番邦,并不就是現在的北美和西歐,會吸引女人搶著去。那時的女人,并不憧憬與牛羊作伴的異域風情,可是她們沒有說不的權力。不管那個未曾謀面的男人歲數多大、長相如何、有幾個老婆,她們都只能將自己作為禮物出手。她們很偉大,也很悲哀。
作為古代的皇帝,誰也不想把自己的親生女兒嫁到異邦,甚至嫁給曾一度讓自己撓頭和鬧心的死對頭,既使自己的女兒為數不少,也并不經常交流和見面。就像當年劉邦 “以宗女為公主,以妻冒頓”(《晉書》)一樣,他們總是找那些和自己血緣較遠的宗室之女來替代。所以,北燕的開國皇帝馮跋在接到柔然可汗勇斛律的求婚帖子,指名道姓的要娶他的親生女兒樂浪公主時,內心會泛起漣漪,進行一番掙扎,最后還召開了專題會議,專門討論此事。
古人的優越感其實要明顯高于今人,特別是那些天生高人一等的皇室貴胄。所以,馮跋召開的議題會,毫無懸念的出現了一邊倒。以弟弟馮素弗為代表的朝臣堅決反對,說樂浪公主“不宜下降非類”。非類就是異類,是不同于己類的人群,將柔然比作非類,輕侮蔑視顯而易見。把咱的親女兒嫁給這樣的人,絕對不行!耙嗽S以妃嬪之女”(《晉書》,應該效仿當年的劉邦,隨便找個庶出的做做樣子就得了。
盡管大家一致反對,馮跋還是做出了嫁女的決定。他的理由很簡單:一是“女生從夫,千里豈遠”!養閨女遲早是要嫁人的,遠近無所謂,再說也不算太遠;二是不能失信于人,“朕方崇信殊俗,奈何欺之”。我一向尊重異域番邦的習俗,在信譽上更不能欺騙人家。于是馮跋“送其女婦于?蠕”(《晉書》),敲鑼打鼓的嫁了閨女。
馮跋嘴上說的輕松,做的也很坦然,理由冠冕堂皇、無懈可擊。但他這種表面上的平靜,并不能掩蓋其內心的波瀾,個中滋味,或許只有他自己最清楚。在路衛兵看來,馮跋當時是很矛盾的。他嫁女的決定,應該早已做了打算,但仍要召開專門會議討論,足見其內心的糾結與掙扎。他并不心甘情愿把女兒嫁到柔然。就像后來的北魏太武帝拓跋燾一樣,他也同樣看不起這個尚處于原始落后狀態的游牧部族。他之所以委曲求全,完全是出于政治上的權衡。其難言之隱,來自當時的形勢。
馮跋的北燕政權,是在后燕受到北魏的強勢打擊、趨于衰敗的情況下應運而生的。后燕被北魏攔腰截斷,中原大部分領土喪失。慕容德去青兗二州,也就是今山東一地另起爐灶,建立了南燕政權。北方部分仍舊延續后燕的班底,直到馮跋篡立,才在實質上改變慕容氏的執政格局。也就是說,北燕是篡奪的慕容氏的政權。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564752.html
相關閱讀:美國退給中國多少辛丑賠款?退了多少到底怎么算
名將馬援為何會失寵于漢光武帝?馬援必死的理由
1967年香港嚴重騷亂紀實
解密:古代哪位官員曾多次主動公布自己的收入?
揭秘:宋太祖趙匡胤為何要在趙普臉上亂涂亂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