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陜西師范大學教授于賡哲開始在央視《百家講壇》講授《狄仁杰真相》,同名圖書也將于近期上市。在書中,于賡哲告訴大家,狄仁杰不僅是“神探”,更是卓越的政治家,但那位“元芳”卻查無此人。
對于因“元芳體”而爆紅的李元芳,于賡哲表示,史籍中并無相關記載,應為影視作品的虛構,“并無資料記載有哪些助手始終跟隨狄仁杰”。而劇中李元芳的官職“千牛衛大將軍”,在歷史上確實存在,相當于現在的中央警備局局長,主要負責皇室及宮廷安全,跟狄仁杰這樣的地方大員也是沒有關系的。
作為當時杰出政治家的狄仁杰深得女皇武則天的信任。兩人常促膝交談,對于狄仁杰的意見,武則天即使心有不悅,也會“每屈意從之”。狄仁杰70歲時還在武周政權中身居高位,武則天還特許狄仁杰入朝覲見可以不跪。公元700年,狄仁杰逝世,武則天深感哀痛,甚至罷朝三日。一些文學作品因此稱兩者關系曖昧,于賡哲向讀者澄清,這完全是藝術虛構,兩者純粹是政治關系。
論武則天與狄仁杰
這兩個人都是當時拔尖政治家。
狄仁杰官拜首相,爵封梁國公?晌鋭t天卻稱國老,不稱仁杰,狄公!皣稀笔蔷崔o,足見女皇帝對狄仁杰敬重特高,信任無比。當狄仁杰因病去世時,女皇帝在朝堂上痛哭失聲:“朝堂空矣,天何奪我國老之速也!”狄仁杰生前,女皇帝對他是言無不聽,計無不從。李、武兩家,面對如此局面,誰都不敢輕視狄仁杰。另一方面狄仁杰認為當今天下,女皇帝才能無雙,李武兩家無人能與之比肩。他真心實意擁戴這個大周女皇帝。這兩位杰出政治家是英雄相惜,心心相印,心有靈犀。但這不等于說狄仁杰完全贊同改唐為周,在他內心深處眼前的大周帝國,不過是李淵、李世民、李治事業的有限延續。對女皇帝而言,“不皺眉頭也知爾的心肝”,她不能,也不愿挑破那層窗戶紙,狄仁杰面子上擁周,實則懷唐。所以狄仁杰立儲之議,請求迎還廬陵王,女皇帝則說“還爾太子”。這清楚的表明,她最終還是同意回歸李家做先妣。去帝號,稱太后。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566417.html
相關閱讀:楊萬春:唯一打敗李世民的人為何消失在歷史中
唐朝初年大齡剩女問題嚴重 連唐太宗都干預了!
榜下捉婿 宋代科舉造大批剩男剩女
裴行儉是個什么樣的人-如何評價唐朝名將裴行儉
古人也有“簽名檔”:唐朝號為“花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