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崇禎十年(1637年),金星因與王姓親戚起釁(亦云“以事忤同邑之巨紳”),被誣以抗欠賦稅、強占婦女18人,而遭“盆冤”,被革去舉人,充軍盧氏當差服役。
崇禎十三年(1640年)冬,李自成率義軍入豫西,金星參加義軍,向自成建議“少刑殺,賑饑民,收人心”,自成納之,遂成為義軍領導集團的重要成員。義軍占領襄陽后,改為襄京,金星為之建政設官。同年十月,義軍“據河洛”之勢已定,金星同眾謀士議定“取天下”的戰略戰術。崇禎十七年(1644年)正月,自成入陜,以西安為西京,國號大順。這時,金星為天?殿大學士(丞相),幫助自成建設政權,籌劃進軍北京。三月十九日,義軍占領北京,崇禎自縊,明亡。義軍進京后,金星為丞相,忙于籌備登基大典,建政設官,迎來拜往,未能對時局采取正確決策,以鞏固政權。大順元年1644年),清軍入關,自成阻擊失敗,四月三十日,義軍被迫撤出北京。退兵路上,自成殺李巖,更導致將士離心,在清軍追擊下,節節失利。清順治二年(1645年)夏,李自成從西安退至湖北,死于通山縣九宮山。義軍敗后,金星藏在降清后任湖廣黃州的兒子牛?的官署中。約在順治九年(1652年),金星病危,囑?曰:“賴彌縫之巧,得不膏荊棘,可幸。要,不可恃也,吾死,必葬香山之陽,閉門教子勿再出”,?遵囑,葬金星于香山之陽,即致仕旋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580641.html
相關閱讀:李之藻
閩、浙地區古代明教失蹤之謎
明朝人的性觀念
少保武英殿大學士、少傅、太子太傅、建極殿大學士、內閣首輔-韓
明朝為何承認越南獨立:只因七萬明朝大軍全軍覆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