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說起來,古代女官地位最高的朝代,無疑首推女子地位最高的唐朝。有人認為上官婉兒任女官時的地位最高,其實不然。上官婉兒14歲時因聰慧善文雖為武則天重用,掌管宮中制誥多年,素有“巾幗宰相”之名。但是,這位名重一時的美貌才女卻無實職。直到唐中宗時,才被中宗李顯封為昭容,這已經進入了后宮嬪妃的行列,并非女官了。
其實,唐朝內廷有女官制度,是仿照朝廷六部尚書制度而設置的,分設“六尚”,即尚宮、尚儀、尚服、尚食、尚寢、尚功,下統二十四司,分掌宮廷事務。武則天登基做女皇帝時,宮中女官謝瑤環官封“尚書院司籍”。后來又因太湖事件欽命謝瑤環為右臺御史,賜尚方劍,巡按江南。她是歷史上少見的既有朝廷官職,又有后宮官職的女官。
唐德宗時河北清河才女宋若莘、宋若昭姐妹先后入宮做女官。宋若莘參掌機密,著述文章,掌管記注簿籍,元和末年去世,贈河內縣君。宋若昭在其姐去世后代司其職,封尚宮,成為內宮女官的最高長官。
女官又稱內官、宮官,是指侍候皇帝左右、打理后宮事務、又沒有妃嬪名分的高級宮女。作為帝王后妃體制的伴生之物,女官制度存續沿襲在漫長的封建社會之中,對古代宮廷乃至皇權產生著重要影響。
一、女官的歷史沿襲:起于先秦,盛于隋唐。
女官的設置早見于先秦時代。文獻記述,周天子曾立王后、夫人、嬪、世婦、御妻、女祝、女史等。其中,除王后、夫人與天子坐而論婦禮,是天子的正牌妻子之外,嬪、世婦、御妻等既是妾也是女官。嬪負責后宮女子的教育,世婦掌管后宮祭祀、賓客事宜,御妻照顧天子的衣食起居。掌管后宮祭祀、禱詞的女祝和負責王后禮職的女史,則屬于專職女官。
秦漢時期沿襲了前代的后宮體制,妃嬪的等級被進一步細化。秦始皇將后宮妻妾分為皇后、夫人、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長使、少使8個等級;漢元帝更是將后宮妻妾列為皇后、夫人、昭儀、婕妤、良使、夜者等14個等級。在秦漢兩朝的后宮里,除了皇后、夫人之外,其他妃嬪仍然既是妾又是女官,她們有爵位也有秩祿。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586061.html
相關閱讀:揭秘:宋太祖趙匡胤為何要在趙普臉上亂涂亂畫?
美國退給中國多少辛丑賠款?退了多少到底怎么算
解密:古代哪位官員曾多次主動公布自己的收入?
1967年香港嚴重騷亂紀實
名將馬援為何會失寵于漢光武帝?馬援必死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