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滅亡令許多人磋嘆不已,悲哀的王朝,悲哀的時代,許多人都在探討明朝為什么會滅亡?幾乎每個人都想穿越時空做回崇禎,來挽救大明王朝。流行的觀點認為明朝滅亡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明朝亡于黨爭。哪朝哪代都有黨爭,而且皇帝為了穩固自己的地位,人為地制造黨爭,以取得朝局的平衡與穩定,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黨爭不僅不會使天下滅亡,反而會穩固君主的統治。
二,明朝亡于廠衛。東廠和錦衣衛是為了加強皇權而誕生,東廠和錦衣衛并不像影視所描繪的那么夸張,廠衛只是監督不法官吏,與民秋毫無犯,所以說明朝亡于廠衛實在是笑話。
三,明朝亡于宦官專政。明朝有宦官專政嗎?貌似從萬歷中期以后,宦官的地位就衰落了,有人說魏忠賢。魏忠賢的確飛揚跋扈,但天啟帝用魏忠賢正是為了對付東林黨,所以魏忠賢再跋扈,乾坤也在天啟那里掌握著。
四,明朝亡于萬歷三大征。哪個朝代的戰爭不頻繁,天啟,崇禎兩朝的遼東戰事還少嗎?魏晉南北朝,五代十國的時候那么多的小國家每年每月每日都在進行戰爭,也沒見哪個國家因為打仗,說完就完了。萬歷三大征耗帑銀數百萬兩,而三大征所耗帑銀都是萬歷從內廷拿出來的,難道幾百萬兩銀子就能把大明朝玩完嗎?更可笑。
五,明朝亡于神宗不上朝。神宗不上朝,天下就會亡嗎?明朝的文官體制已經很完備了,皇帝理不理政,大明朝照樣運轉,況且萬歷朝的一切大事都是在神宗主導下進行,神宗并非完全不理政。
六,明朝亡于北半球氣候的小冰河期。長達七十年的氣候冰河期導致明末北方糧食減產,瘟疫流行,災民增多,但這是明朝滅亡的根本原因嗎?非也。我們要知道,唐朝貞觀年間,明成祖朱棣時期也處在北半球氣候冰河期,北方災情也很嚴重,但都渡過去了,因為政府賑濟,當時政府的控制力強。
七,明朝亡于土地兼并。古代封建地租十抽三,然后地主從“三”中拿零點五上交農業稅,有了十之七,農民一樣可以生活的很好。
八,明朝亡于白銀輸入減少。西方學者提出觀點明末國外白銀大量輸入中國,導致通脹,后由于白銀生產無利可圖導致白銀開采量減少,從而使得我國的白銀輸入量減少,而民間白銀多窖藏,導致通縮,由于前期通脹已經發生,所以最終結果是物資貴,白銀匱乏,導致經濟崩潰。這種觀點錯,為什么錯?因為白銀輸入減少用今天的話講就是市場上的貨幣供應量不足,導致物價下跌,而明末在市場上流通白銀減少的情況下反而出現物價上漲不是因為前期白銀太多,前期白銀多導致物價高在白銀流通量減少的情況下物價自然會跌落,這個用不著擔心,但為什么在白銀減少情況下物價反而不跌呢?這是由于結構性通脹的原因,也就是由于基礎商品——糧食的產量降低,導致糧價上漲,從而帶動其他商品價格上漲,所以根本問題還是糧食問題,而不是白銀問題。至于說白銀減少政府無銀買糧賑濟災民更是笑話,明末糧食減產,就算你銀子多難道就能買來糧食嗎?所以明朝滅亡跟白銀輸入多少沒有關系。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590756.html
相關閱讀:明朝為何承認越南獨立:只因七萬明朝大軍全軍覆沒
少保武英殿大學士、少傅、太子太傅、建極殿大學士、內閣首輔-韓
李之藻
閩、浙地區古代明教失蹤之謎
明朝人的性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