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眾多國寶級文物亮相 秦始皇祖母陵漸露真容(圖)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秦朝歷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刻有“私官”兩字的繭形壺

“天子駕六”陪葬車馬坑 歷史

今年1月11日,媒體報道了西安長安區神禾塬上的戰國秦陵園遺址“墓主疑為秦始皇祖母”。目前,經考古人員清理,該考古發現有了階段性進展:大型獨立陵園、眾多精美玉器、金器和銅器以及“天子駕六”陪葬車馬坑,表明墓主地位顯赫;出土的銀手環等金銀飾件,證明墓主可能為女性;另一件罕見的大型繭形壺上刻寫的“私官”字樣,則讓考古專家對墓主身份為秦始皇祖母有了進一步的推定。大墓慘遭先朝盜墓賊焚毀

截至目前,省考古研究所對這座戰國秦陵園遺址,進行了第一階段的考古發掘。

考古人員表示,在大墓內發現了十余處古代盜洞,其中在墓室東南角的漢代盜洞,就像是在墻上另開了個門,盜墓賊走進墓室連腰都不用彎�?上攵故覂鹊碾S葬器物大多已被盜走。更可惜的是盜墓賊的一把大火,將代表著墓主人身份的木質棺槨完全焚燒,僅在壁面和底部遺留木件印痕,底局部余留有灰炭痕跡。考古人員依據印痕和灰炭,推測至少應該有兩重棺槨。

“當時墓室內溫度高達2000攝氏度,墓室底部的土都燒成磚了。”可以看到,墓室墻壁已被燒成赤紅色,考古人員惋惜地表示,“整個墓室完全被毀,如今只剩36根長近10米,寬、厚近30厘米的方木焚燒后的痕跡�!�

“私官”字樣確認墓主身份

經過清理,考古人員在墓道內發現有秦“半兩”銅錢、泥質灰陶缽、夾沙紅陶釜殘片等;在墓室盜洞內出土有金、銀飾件,金、銀柄鐵刀,錯銀青銅底座、珍珠、谷紋玉璧、?、圜以及算籌、大型小口陶甕、碗、缽等,還發現幾十塊用于禮制或裝飾的玉璧、玉餅等玉器。

記者還看到,經考古人員重新復原完整的兩個大型灰陶繭形壺非�!皻馀伞保焊呒s65厘米,壺身長約65厘米,部分陶片則被大火燒成了紅色�?脊湃藛T表示,這么大的繭形壺以前很少見到,其用途可能是裝糧食。更可喜的是,考古人員在其中一個壺上發現了“私官”的字樣,“‘私官’是管理太后、皇后與太子事務的官員。”

雖然墓葬毀盜嚴重,文字資料尚未清理,但考古人員從大型獨立陵園、眾多珍稀文物、“天子駕六”陪葬車馬坑以及史書記載推測,墓主可能是秦始皇的祖母夏太后,陶文“私官”二字則進一步增大了這種可能性。

對研究秦始皇陵意義重大

專家表示,秦始皇祖母夏太后對秦國晚期政治、尤其是秦始皇產生過重要影響。這座規模巨大的陵墓很可能就是秦始皇下令修建的。如果推測最終屬實,這一獨立陵園將不僅對秦國王公喪葬制度研究,而且對中國古代陵寢制度發展史的研究、對秦始皇陵研究都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

據悉,考古人員計劃今年下半年對大墓活土二層臺結構進行解剖,清理墓道末端部分,發掘陵園南區的建筑遺址、灰坑、南門以及陵墻東南拐角結構及2~3個較小的陪葬坑,明年清理大墓周圍剩余的陪葬坑。 歷史

小資料·秦始皇祖母身世

夏太后名姬,是孝文王即始皇祖父妃子之一。莊襄王即始皇之父繼位后,尊稱孝文王后、也就是他的養母為華陽太后,自己的生母夏姬為夏太后。始皇七年,夏太后病逝,由于不是正室,不能與孝文王合葬,所以單獨埋葬在杜原之東。

三大看點 歷史

堪稱“中國第二大墓”

考古人員介紹,整座大墓的陵園占地約260畝,南北長550米,東西寬310米,由兆溝、城墻圍繞“亞”字形大墓,組成獨立陵園。“亞”字形大墓墓壙位于陵園中心,整個陵園布局完整、規模宏大、保存較好,是迄今為止發掘過的規模最大的戰國秦陵園遺址。 歷史

另外,據了解,帶有四條墓道的“亞”字形大墓墓壙東西總長約140米、南北寬約110米。專家表示,這個大墓是迄今發掘的“中國第二大墓”,僅次于20多年前發掘的秦景公大墓;如果按照墓葬的墓道條數看規模大小,它在具有4條墓道的墓葬中規模是最大的。

陜西首現“天子駕六”

考古人員在陵園內發現了13座陪葬坑。其中,編號為8的陪葬坑東西向長30米、寬4.1米、深4米,其內擺放著陪葬的車馬,立柱、棚木上有油漆彩繪裝飾,坑內有火燒痕跡。

考古人員表示,該陪葬坑是車馬坑。目前清理出安車一輛,挽馬六匹,應屬所謂“天子駕六”的規格(古代只有天子級人物才能使用6匹馬拉的車,即“天子駕六”)。車輿通長1.75米,后輿寬1.55米,車轅長約1.95米。馬身長約1.8米、身高約1.7米。專家初步鑒定,這些馬年齡約4-5歲,是殷商時中原馬種的后代。

車馬坑內還出土有青銅、錯金、骨質等車馬飾數十件。馬具有錯金銀銅轉珠、鎏金銅泡、銀帶扣、銀和青銅馬鑣及節約、銀飾片、銀絡飾、青銅馬鏑等。專家推測,如此小小的配件都是由金銀打造,可見墓主人身份之高貴,陪葬品之奢華。在10號陪葬坑內,也出現了“駕六”馬車等60余件器物、十多件青銅車馬具以及一駕破壞嚴重的車馬。

“8號陪葬坑內可能共陪葬有6套車馬�!睂<冶硎荆@是我省首次、中國第三次發現“天子駕六”,在洛陽東周王陵和湖北九連墩戰國古墓群內曾發現過“天子駕六”,如此高規格的禮遇,墓主身份應是天子級別。

眾多國寶級文物亮相

目前,大墓及其陪葬坑共出土各類文物300多件,包括金器、銀器、青銅器、鐵器、玉器、陶器、珍珠、玻璃料器以及麻織品等類,其中以玉器、金銀器數量居多。

“盜墓賊覺得沒價值丟下的東西,很多都稱得上是國寶級的文物。”考古人員說,如其中的一件青銅鳳鳥,雖然僅有4厘米高,但做工精致,栩栩如生;一件25厘米長的陶制搓澡器造型別致;而在盜洞中發現的全國首個漆木櫝的錯金銀銅座及鋪首堪稱國寶,這個40厘米長的漆盒上綴滿了花紋,底座由一個個錯金的小齒狀尖支撐著,工藝精彩絕倫。 歷史

難能可貴的是,不少文物上面發現了刻字,這給判定墓主身份帶來了寶貴的線索,如一件石磬刻有“北宮樂府”;一件古人用于洗手的青銅?(yí)底部也有尚無法辨認的10余個刻字。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595630.html

相關閱讀:百里奚
過秦論-賈誼
秦朝海外的探索:徐福東渡究竟去了何方?
千古不解之謎:秦始皇兵馬俑為何都不戴頭盔?
秦朝使用什么文字?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