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黑人曾參與盛唐文明建設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唐朝歷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唐朝長安(今西安)城,云集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海外人士,其中也有不少來自非洲的黑人朋友。正在湖南博物館展覽的《走向盛唐》珍品文化展中,兩個唐朝黑人陶俑,向觀眾傳遞了他們參與建設盛唐文明的信息。

這兩個黑人陶俑是從西安市南郊唐墓中出土的,高14.5厘米,頭發卷曲成螺旋狀,厚嘴唇,憨態可掬。湖南省博物館館長陳建明分析認為,從他們展示的形象看,唐朝人民對他們沒有種族方面的歧視。

《太平御覽》中記載了一個“昆侖奴”憑借勇敢和智慧,幫助主人秀才和心愛的女子約會,并促成一樁美滿姻緣的故事。唐詩《昆侖兒》中也有對“昆侖奴”的生動描寫:“昆侖家住海洲中,蠻客將來漢地游”,“自愛肌膚黑如漆,行時半脫不錦裘”。

“國內有學者研究,昆侖一詞在魏晉南北朝至隋唐時,常用來形容黑色或近黑的東西。因此昆侖奴指的就是黑人奴婢!标惤鹘榻B說。

事實上,關于唐朝黑人的實物史料還有很多。記者了解到,敦煌唐代壁畫及流傳下來的一些唐代名畫中都可發現黑人形象,比如閻立本的《職貢圖》,周?的《蠻夷執貢圖》。陳建明說,在《舊唐書》、《冊府元龜》、《唐會要》等古代文獻中,也有關于黑人奴婢的記載。

湖南省一些文史專家認為,唐朝黑人人數可能不少。他們漂洋過海來到中國,除了個別人從事商貿外,多數人可能是被阿拉伯商人等販賣給當時的達官貴人為奴,終生留在中國,見證并參與了大唐文明建設。

來源:新華網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600045.html

相關閱讀:榜下捉婿 宋代科舉造大批剩男剩女
唐朝初年大齡剩女問題嚴重 連唐太宗都干預了!
楊萬春:唯一打敗李世民的人為何消失在歷史中
古人也有“簽名檔”:唐朝號為“花押”
裴行儉是個什么樣的人-如何評價唐朝名將裴行儉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