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晚清故事:解讀慈禧太后重用曾國藩是出于無奈嗎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歷史故事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導讀:滿人入關的時候,清朝是個異族政權,由此在清朝的政治體制中,“重滿抑漢”一直是清朝皇帝堅持的原則。清朝的“重滿抑漢”主要體現在官員的任用上,比如朝廷的中央六部便設立雙尚書侍郎,滿漢各一,以滿為主(如之前的戶部,滿尚書為肅順,漢尚書為周祖培,實權掌握在肅順手中)。這種制度,在中國的歷朝歷代都沒有出現過。為了鞏固政權,清廷也盡可能地吸納漢族士人參政,但一些重要的職位如軍機大臣,特別是首席軍機大臣,一般只能由滿人擔任;而各地的總督、巡撫也大多為滿人。由此,滿人往往在朝廷和地方上占據重要職位,地位遠較漢人要顯赫。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那些曾經精明強干、建功立業的滿人貴族相繼去世,他們的子孫往往不學無術,淪為紈绔子弟,滿人的整體素質也大為下降,大多數的政務和軍事活動最后還是要依賴漢人,譬如康熙平三藩、雍正征噶爾丹策零,最后都是依靠漢人才得以成功;而那些滿族子弟早已淪為老爺兵,靠邊站了。更要命的是,這種趨勢到晚清更是愈演愈烈,八旗子弟往往成天遛狗斗雞,出入戲院茶樓,肅順曾說,“滿人大多是渾蛋多”,大概就是這么回事。對于本朝“重滿抑漢”的祖制,慈禧不可能不知道,但她垂簾聽政后各地軍情急如星火,太平軍仍舊盤踞江東,捻軍和回亂也時時威脅著清廷的心臟地區,這些心腹大患,無一天不讓她悚然心驚,坐臥不安。可是,再看看身邊的那些滿族親貴,除了妄自尊大便是顢頇無能,真正有才華、能夠治國安邦、統兵作戰的滿人官員幾乎是鳳毛麟角。

  慈禧想到這里,不免嘆了口氣,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自己的丈夫咸豐在的時候,這天下都治不好,何況自己一個女人呢?但嘆氣歸嘆氣,該承擔的責任還得去承擔,慈禧仔細一想,自從太平軍起后,國內戰禍綿延達10年之久,而清廷還沒有垮臺,這又是為什么呢?從各項奏報來看,不是八旗,也不是綠營,而是漢人的團練武裝抵擋住了太平軍的進攻,而這些漢人將領,如胡林翼、曾國藩、左宗棠等,他們原本都是讀書人,但戰亂的年代,卻將他們鍛煉成了軍中領袖。這些人從小熟讀儒家經典,應該是值得信任的。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606671.html

相關閱讀:明成祖告天石刻碑的故事
孫武斬殺吳王愛姬是何居心?孫武練兵殺姬的故事
許世友的故事:五跪慈母
朱德的故事五則
蔡倫和造紙術的故事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