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信陵君是哪國人?信陵君竊符救趙的故事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歷史故事 來源: 記憶方法網

  信陵君是哪國人?

  信陵君 魏無忌(?-前243),魏昭王少子,安厘王的異母弟,戰國時期魏國著名的軍事家。因安厘王元年(公元前276年)被封于信陵(今河南寧陵縣),所以后世皆稱其為信陵君,與春申君黃歇、孟嘗君田文、平原君趙勝并稱戰國四公子。

  河南寧陵縣

  【開封歷史名人:信陵君】(?~前243)戰國四公子之一。即魏公子無忌,魏昭王少子。其府在魏都大梁,傳說即今開封相國寺一帶。他才兼文武,禮賢下士,門下的食客有3000之多。公元前259年,秦兵在長平大捷,坑殺趙國兵將40萬之后,一舉包圍了趙國邯鄲。趙國多次向魏國求援,魏王雖命晉鄙率兵10萬救趙,但懾于秦國恐嚇,又密令晉鄙把軍隊駐扎在魏趙交界處的鄴城,坐觀成敗。信陵君多次勸諫魏王救趙不成,后來他聽從大梁城夷門守關人、隱士侯贏所設竊符救趙之計,果然得到兵符。信陵君帶力士朱亥一行來鄴城,晉鄙雖驗兵符,卻不愿交出兵權。朱亥用大錘打死晉鄙,信陵君接管軍隊,擊破秦師,遂解邯鄲之圍。

  竊符救趙的故事

  《信陵君竊符救趙》記敘了信陵君禮賢下士和竊符救趙的始末,表現出信陵君仁而下士的謙遜作風和救人之困的義勇精神。魏公子,名無忌,封于葛鄉(在今河南寧陵境內),號信陵君,為戰國四公子之一。

  信陵君竊符救趙這件事,發生在周赧王五十七年,即公元前258年,當時屬戰國末期,秦國吞并六國日亟,戰爭進行得頻繁而激烈。公元前260年,在長平之戰中,秦國大破趙軍,坑殺趙降卒40萬。秦又乘勝進圍趙國首都邯鄲,企圖一舉滅趙,再進一步吞并韓、魏、楚、燕、齊等國,完成統一中國的計劃。當時的形勢十分緊張,特別是趙國首都被圍甚急,諸侯都被秦國的兵威所懾,不敢援助。魏國是趙國的近鄰,又是姻親之國,所以趙國只得向魏國求援。就魏國來說,唇亡齒寒,救鄰即自救,存趙就是存魏,趙亡魏也將隨之滅亡。信陵君認識了這一點,才不惜冒險犯難,竊符救趙,抗擊秦兵;終于,信陵君挫敗了敵人的圖謀,保障了兩國的安全。

  信陵君竊符救趙原文:

  魏公子無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王異母弟也。昭王薨,安?王即位,封公子為信陵君。是時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齊故,秦兵圍大梁,破魏華陽下軍,走芒卯。魏王及公子患之。

  公子為人,仁而下士,士無賢不肖,皆謙而禮交之,不敢以其富貴驕士。士以此方數千里爭往歸之,致食客三千人。當是時,諸侯以公子賢,多客,不敢加兵謀魏十余年。

  公子與魏王博,而北境傳舉烽,言“趙寇至,且入界”。魏王釋博,欲召大臣謀。公子止王曰:“趙王田獵耳,非為寇也!睆筒┤绻省M蹩,心不在博。居頃,復從北方來傳言曰:“趙王獵耳,非為寇也。”魏王大驚,曰:“公子何以知之?”公子曰:“臣之客有能深得趙王陰事者,趙王所為,客輒以報臣,臣以此知之。”是后魏王畏公子之賢能,不敢任公子以國政。

  魏有隱士曰侯嬴,年七十,家貧,為大梁夷門監者。公子聞之,往請,欲厚遺之。不肯受,曰:"臣修身潔行數十年,終不以監門困故而受公子財。"公子于是乃置酒大會賓客。坐定,公子從車騎,虛左,自迎夷門侯生。侯生攝敝衣冠,直上載公子上坐,不讓,欲以觀公子。公子執轡愈恭。侯生又謂公子曰:"臣有客在市屠中,原枉車騎過之。"公子引車入?,侯生下,見其客朱亥,俾倪,故久立與其客語,微察公子,公子顏色愈和。當是時,魏將相宗室賓客滿堂,待公子舉酒;?人皆觀公子執轡。從騎皆竊罵侯生。侯生視公子色終不變,乃謝客就車。至家,公子引侯生坐上坐,遍贊賓客,賓客皆驚。酒酣,公子起,為壽侯生前。侯生因謂公子曰:"今日嬴之為公子亦足矣!嬴乃夷門抱關者也,而公子親枉車騎自迎嬴,于眾人廣坐之中,不宜有所過,今公子故過之。然嬴欲就公子之名,故久立公子車騎?中,過客,以觀公子,公子愈恭。?人皆以嬴為小人,而以公子為長者,能下士也。"

  于是罷酒,侯生遂為上客。

  侯生謂公子曰:“臣所過屠者朱亥,此子賢者,世莫能知,故隱屠間耳。”公子往,數請之,朱亥故不復謝。公子怪之。

  魏安?王二十年,秦昭王已破趙長平軍,又進兵圍邯鄲。公子姊為趙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數遺魏王及公子書,請救于魏。魏王使將軍晉鄙將十萬眾救趙。秦王使使者告魏王曰:"吾攻趙旦暮且下,而諸侯敢救者,已拔趙,必移兵先擊之。"魏王恐,使人止晉鄙,留軍壁鄴,名為救趙,實持兩端以觀望。平原君使者冠蓋相屬于魏,讓魏公子曰:"勝所以自附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義,為能急人之困。今邯鄲旦暮降秦而魏救不至,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且公子縱輕勝,棄之降秦,獨不憐公子姊邪?"公子患之,數請魏王,及賓客辯士說王萬端。魏王畏秦,終不聽公子。

  公子自度終不能得之于王,計不獨生而令趙亡,乃請賓客,約車騎百余乘,欲以客往赴秦軍,與趙俱死。行過夷門,見侯生,具告所以欲死秦軍狀。辭決而行,侯生曰:"公子勉之矣,老臣不能從。"公子行數里,心不快,曰:"吾所以待侯生者備矣,天下莫不聞,今吾且死而侯生曾無一言半辭送我,我豈有所失哉?"復引車還,問侯生。侯生笑曰:"臣固知公子之還也。"曰:"公子喜士,名聞天下。今有難,無他端而欲赴秦軍,譬若以肉投餒虎,何功之有哉?尚安事客?然公子遇臣厚,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復返也。"公子再拜,因問。侯生乃屏人間語曰:"嬴聞晉鄙之兵符常在王臥內,而如姬最幸,出入王臥內,力能竊之。嬴聞如姬父為人所殺,如姬資之三年,自王以下,欲求報其父仇,莫能得。如姬為公子泣,公子使客斬其仇頭,敬進如姬。如姬之欲為公子死,無所辭,顧未有路耳。公子誠一開口請如姬,如姬必許諾,則得虎符奪晉鄙軍,北救趙而西卻秦,此五霸之伐也。"公子從其計,請如姬。如姬果盜兵符與公子。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607672.html

相關閱讀:蔡倫和造紙術的故事
明成祖告天石刻碑的故事
孫武斬殺吳王愛姬是何居心?孫武練兵殺姬的故事
許世友的故事:五跪慈母
朱德的故事五則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