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王朝定鼎北京后,為了追念先人,更重要的是為了讓后世子孫不忘創業之艱,康熙、乾隆、嘉慶、道光等四位皇帝曾九次赴清永陵祭祖,途經撫順時,乾隆、嘉慶、道光都曾留下過詩篇,筆者認為,其中當以嘉慶的為最佳。
撫順城
嘉慶
征明應運啟前麾,天佑皇清時雨師。
境逼孤城圍勁旅,書持一紙豎降旗。
永芳向化遵王道,撫順安生沐帝慈。
德洽群黎拓疆域,我朝自此建鴻基。
詩的大意是:努爾哈赤征明是順應上天之運,所以上蒼為我征明之師洗凈塵埃,勁旅將撫順這樣一座孤城緊緊圍困,一封勸降信城頭便豎起了降旗。守將李永芳歸順,撫順得以受到先帝慈恩的籠罩。我國的恩德施及撫順百姓,大金的疆域由此而拓展,一代宏圖偉業從此奠基。
這首詩的最后一句:我朝自此建鴻基。反映出撫順之戰在清朝帝王中的重要位置。這次戰役意義十分重大,它是努爾哈赤征明的開始,是努爾哈赤開創一代偉業的里程碑。
一、歷史背景
撫順位于今遼省東部,距北京1700余里,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城。明朝皇帝朱元璋統一天下后,為了加強對東北的統治,在遼東修建了十八座城鎮,撫順就是其中的一個。撫順的稱謂源于朱元璋,撫是“撫綏邊疆”,順是“順導夷民!睆膿犴樳@兩個字的字面上我們就可分析出這座城鎮的作用,即是為了安撫夷民的,朱元璋說的夷民便是女真,即今天滿族的前身。
乾隆路過撫順時寫下了這樣的詩句:
洪武城撫順,意在撫順我。
這句詩道出了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修建撫順城的用心。
關于女真
女真是一個古老的民族,有關它的起源有許多說法,現尚無定論,本書不去探討。女真
古稱肅慎,肅慎的稱謂最早見于《史記?孔子世家》:“有隼集陳廷而死,?矢貫之,石?,矢長尺有咫,陳泯公使使問仲尼。仲尼曰:‘……,此肅慎之矢也。昔武王克商,通道九夷百蠻,使各以其方賄來貢使無忘職業。于是肅慎貢?矢石?……試求之故府,果得之。這段話的大意是有一只鷹突然墮陳國宮殿前,人們看時,就見這支鷹身上中了一支長箭,箭頭是石頭的。人們不知它是從哪里來的,就派人去問孔子?鬃硬⿲W,他說,這是肅慎國的箭,當年周武王滅商,命令四方夷族進貢,肅慎國獻的就是這樣的箭,后來分封諸侯,陳國的國君分到了這個矢。人們到府庫中去查找,果然找到了這樣和箭。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615863.html
相關閱讀:明朝人的性觀念
李之藻
明朝為何承認越南獨立:只因七萬明朝大軍全軍覆沒
少保武英殿大學士、少傅、太子太傅、建極殿大學士、內閣首輔-韓
閩、浙地區古代明教失蹤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