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秦始皇推動了歷史的進步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秦朝歷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嬴政是個有超常生命能量的帝王
大秦兵馬氣吞萬里
“他要征服外在的敵人,滅六國; 歷史

他要征服自然,修長城; 歷史

他要征服死亡,派徐福出海;

他要征服陰間,造兵馬俑;

他惟獨沒有征服他自己!

——閻建鋼認為,概括秦始皇的性格核心莫過于“征服”一詞

■電視中秦皇和歷史中的秦皇是否是同一個?為何拍完6年后才播出?

記者:據悉,《秦始皇》的定位是歷史正劇。那么,張豐毅扮演的這位秦皇,和歷史中的那位秦皇,有多大的重合度?

閻建鋼:對。它是大陸第一部反映秦始皇一生的歷史正劇。關于重合度,我可以這么回答你:對于重大歷史事實,我們是嚴格遵照有定論的史實的,時代精神更不能變;對于史學界存在爭論的問題,我們不得已,只能選擇其中一種觀點;在細節上,我們充分發揮藝術想象,展開藝術創作。電視劇畢竟是要看故事的。好比踢球,不能犯規,但可以合理沖撞。比如“荊軻刺秦王”,故事的框架和脈絡要符合史實,但人物的心理、動機,我有藝術創作的空間。總之,態度是認真的,故事也是好看的。

記者:既然是嚴肅而認真的,那為什么會推遲6年才播出呢?

歷史

閻建鋼:刺秦、滅六國、修長城,這些大事肯定符合歷史真實。我們有史學顧問組,我和編劇從《史記》開始,幾乎把能找到的關于秦始皇的史料都讀了一遍;至于他是不是呂不韋的私生子,這個史學界都沒有定論,我們只能采取某一種說法。可能有些史學家對這種選擇存在質疑,但是,如果我們采取另一種說法,持另一派觀點的史學家則可能也會有不同看法——為什么要推遲我也不明白,癥結或許在這里?

■你的秦皇,和陳凱歌、張藝謀鏡頭下的有何不同?

記者:秦始皇是影視作品經常表現的對象,陳凱歌的《刺秦》,張藝謀的《英雄》中都有秦皇。你的秦皇獨特在何處?

閻建鋼:我們對秦始皇的定位不同,表達出來的也就不同。我認為他是個有超常生命能量的帝王。從真正掌握政權,到去世大約30年時間里,他創造了多少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我們要把他當成大英雄來塑造。并且,他性格的核心用一個詞可以概括:征服。

他要征服外在的敵人,滅六國;他要征服舊制度和舊習慣,統一文字和度量衡,建立郡縣制;他要征服自然,修長城;他要征服死亡,派徐福出海;他要征服陰間,造兵馬俑;他惟獨沒有征服他自己。

記者:你認為這個英雄是如何產生的?

閻建鋼:時勢造英雄。先秦是中國文化史上的黃金時期。那是個張揚生命力、崇尚英雄的年代。思想活躍,經濟發展,技術進步。這個時代最終產生了秦始皇。

■如何看待秦始皇的殘暴?

記者:不光有英雄的一面罷?他也搞過焚書坑儒的。

歷史

閻建鋼:秦始皇是多層面的。他有他的局限。我們不美化,不掩飾。7就是7,不說成10。他的兇殘、他的專制及所造成的悲劇,劇中都有反映。我們也試圖從更多的角度來詮釋秦皇。比如,修長城。我們既體現了捍衛國家疆土的國家意志,又通過孟姜女,表達了這一行為給普通民眾帶來的殘酷性。秦始皇不恤民力,一個勞役接著一個勞役,搞得民不聊生,我們也有反映。

但有一點想強調:對于“統一”而言,我們基本是肯定他的功績的。我們借秦始皇的口說,10年滅六國,死了很多人;但如果國家不統一,戰國幾百年來死了多少人?將來還會死多少人?他是以戰滅戰,以暴止暴,推動了歷史的進步。

■熱播原因何在?“我們不是拍給戰國人看的!”

記者:我們了解到,該劇是在每晚10點之后的非黃金檔播出,可是收視率卻達到2.6%,超過了黃金檔的歷史大戲,你認為原因何在呢?

閻建鋼:原因很多。其中一條恐怕在于它的現代性。我們不是拍給戰國人看的,而是拍給今天的老百姓看的。戰國時期的英雄情結、大道義、大氣節、責任感、生命力甚至求新求變的改革精神,對今天來說,也都是需要的。我們今天的生命狀態,相對比較平淡;這部電視劇能從傳統中汲取能量,給我們的時代注入新的精神。 歷史

■對“統一”的表達,在海外造成強烈反響

閻建鋼:我透露一個情況:這部電視劇在香港、臺灣都播過,收視率都非常高。我們到泰國去,泰國很多華商領袖都著正裝到機場迎接,非常隆重地舉辦歡迎酒會、招待會。為什么?我們一打聽,他們對我們所謳歌的國家統一和國家昌盛非常贊同。而這兩點點燃了他們的熱情。海外觀眾對此有切膚的感受。改革開放以來他們切實體會到了國家強大給他們帶來的尊嚴和自豪。

■情愛戲真的泛濫么?

記者:網上有種說法,說《秦始皇》情愛戲泛濫,你怎么看?

閻建鋼:要么是他們沒認真看,要么是有意這么說。情愛戲的戲份并不過分,內容也干凈,沒有什么過分的渲染。設置感情戲,是講故事的需要。你不能直接講滅六國,作為一個電視劇必須有主線、輔線,正寫、反襯,這是講故事的規律。

還有一個直接的原因:秦始皇有大概20多個子女,我們大家都知道的有扶蘇、胡亥,起碼得給他倆找個媽呀,不能是領養的吧?(笑)

記者:能具體說一下跟嬴政有關的這3個女角各自起什么作用么?

閻建鋼:一個是與嬴政青梅竹馬,不在意他的身份地位的黎姜,由許環幻飾演。她是秦皇的精神伴侶,幫他撫養扶蘇、胡亥長大成人。她充滿人性的光輝,對秦皇的殘暴往往提出忠告。秦始皇和她在一起,更多地能表現個人情懷和普通人心態;

范冰冰演的楚國公主阿若和張靜初扮演的趙國公主敏代,是為了表現秦始皇征服六國。征服六國你不能只拍戰爭場面,還要有人物設置,要見人。嬴政和她們的婚姻都是政治婚姻,更多的是國與國之間的關系,而不是夫妻關系、兒女情懷。比如呂不韋為了國家利益,強迫嬴政娶了趙國公主……

記者:范冰冰扮演的角色似乎引發的議論較多,似乎還有沐浴鏡頭……

閻建鋼:阿若公主是個烈女,她是楚國人,到死都有一腔故國情懷。她是極力反對統一六國的。到死也忘不了亡國之痛,至死也都沒有屈服。至于沐浴鏡頭,我們是藝術化地處理的,是非常健康的。目的是為了表現她的美,因為越美,她的毀滅就越具有悲劇性。哪里有什么香艷,甚至淫亂的地方呢! 歷史

總之,無論從篇幅比例上說,還是從內容側重上說,《秦始皇》都是一部嚴肅的男人戲,柔軟的一面只是為了襯托金戈鐵馬的一面。不過分,更不低級。

《人民日報海外版》(2007-03-16第13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617463.html

相關閱讀:千古不解之謎:秦始皇兵馬俑為何都不戴頭盔?
秦朝使用什么文字?
百里奚
秦朝海外的探索:徐福東渡究竟去了何方?
過秦論-賈誼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