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明朝十六位皇帝為何只有13座陵墓?明朝皇帝陵墓之謎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明朝歷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明朝,漢族的最后一個王朝。大多史學家都認為明朝是16皇帝(從太祖到毅宗),也有的認為是17帝(加上安宗)。但是在北京的明朝陵墓只有13座,這是為什么呢?

  明初以應天府(今南京)為京師,明成祖朱棣在位時以順天府(今北京)為京師。永樂十九年遷都,從此明朝根植于北方,除“南明王朝”外,大多皇帝在當時的北京壽終正寢。

  1、開國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寢-南京明孝陵

  大家知道,永樂皇帝朱棣把首都從南京遷北京后,開始建陵墓的,所以,他前邊的兩個皇帝,當然沒葬在北京十三陵。是建在南京的鐘山腳下的;明孝陵規模宏大,建筑雄偉,形制參照唐宋兩代的陵墓而有所增益。陵占地長達22。5公里,圍墻內享殿巍峨,樓閣壯麗,南朝七十所寺院有一半被圍入禁苑之中。陵內植松十萬株,養鹿千頭,每頭鹿頸間掛有“盜宰者抵死”的銀牌。為了保衛孝陵,內設神宮監,外設孝陵衛,有五千到一萬多軍士日夜守衛。清康熙、乾隆帝南巡時,都曾親往謁陵,還特設守陵監二員,四十陵戶,撥給司香田若干。咸豐三年(公元1853年)孝陵地區成為太平軍和清軍對峙的重要戰場,地面木結構建筑幾乎全毀。

  2、明第二帝朱允?為何沒葬進十三陵?

  據說,建文帝朱允?當皇帝前,他爺爺朱元璋就有點不放心,提醒他,你當了皇帝要當心你的那些叔叔不服。并給他留下一個包伏,讓他遇危難時打開。

  后來,果然,四叔燕王朱棣發難,兵戎相見。從北京殺到首都南京。大兵很快攻進皇城。建文帝朱允文不知如何是好,他忽然想起爺爺當年交給他的那個包,趕緊拿出來,打開一看,是四套僧衣,還有佛家度諜,并且備有剃刀一把……孫子朱允?很理解爺爺朱元璋良苦用心。當即,三個身邊跟隨的人同他自己剃光頭發,穿上僧衣,從城角門逃之夭夭……等燕王朱棣打進皇城時,活不見人,死不見尸,不知他逃往哪里。有人說他乘船逃往海外,所以后來。朱棣派鄭和幾次出洋尋找……然而至今下落不明。

  也有人說建文帝朱允?在某寺廟當了和尚,活了七八十歲才逝去。人們感嘆朱元璋早年當和和尚。給孫子留了一條佛家的生路,當然,這一切有待史學界進一步考證。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619786.html

相關閱讀:明朝為何承認越南獨立:只因七萬明朝大軍全軍覆沒
少保武英殿大學士、少傅、太子太傅、建極殿大學士、內閣首輔-韓
閩、浙地區古代明教失蹤之謎
明朝人的性觀念
李之藻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