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朱敬則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唐朝歷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朱敬則(635—709)是毛澤東較為欣賞的一個歷史人物。他在唐朝武則天稱帝時,曾任正諫議大夫等職。毛澤東在《舊唐書·朱敬則傳》開篇的天頭上批注:“朱敬則政治家、歷史家”。“朱敬則”三字旁,毛澤東又用粗重的黑鉛筆加了三條直線,批注:“年七五”。這是指朱敬則死時享年75歲。
   朱敬則在武則天執掌朝政時,曾向她提出“宜絕告密羅織之徒”的建議。他上書武則天,舉秦朝滅之為例,即前面引述的那段原文。毛澤東在這段評述處,逐字都加了旁圈。由朱敬則這段關于歷史的分析,毛澤東聯想到漢朝賈誼的《過秦論》,在天頭上批注:“賈誼云:‘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賈誼和朱敬則都認為,秦朝的滅亡,其值得后世汲取的深刻教訓是對人民施行暴政,喪失了民心。賈誼和朱敬則都熟悉歷史,善于從歷史中總結經驗教訓,都有視人民力量為國家興衰、帝王成敗的重要因素這一進步政治思想。所以毛澤東稱贊他們都是“政治家、歷史家”。
   朱敬則在上書武則天時,又舉漢朝初定之后,孫叔通雜采古禮和秦代制度,同儒生共立朝儀;陸賈著《新語》,為漢高祖論述秦及古代興衰之國的經驗教訓,說明天下既定,“陳詩書,說禮樂,開王道,謀帝圖”,乃是非常必要的。他建議武則天“覽秦、漢之得失”,“改法制,立章程,窒羅織之源,掃朋黨之跡,使天下蒼生坦然大悅”。對朱敬則的這些意見,武則天認為,“甚善之”。以上引文都是毛澤東逐字加了旁圈的重點內容,在天頭上也多處畫著三個大圈作標記。
   朱敬則生性耿直。御史大夫魏之忠、鳳閣會人張說被誣陷,將處死刑,“諸宰相無敢言者”。獨有朱敬則上書武則天,申述這兩人無罪,并說,這兩人“素稱忠正,而所坐無名。若令得罪,豈不失天下之望也”。這兩人在他的幫助下,因而免死。奸臣張易之為武三思等18人畫《高士圖》,多次拉朱敬則“予其事,固辭不就,其高潔守正如此”。朱敬則任職時,所推薦的人才,都很能干,“則天以為知人”。
   《舊唐書·朱敬則傳》記載:朱敬則“倜儻重節義,早以辭學知名”,他“嘗采魏、晉以來君臣成敗之事,著《十代興亡論》。又以前代文士論廢五等者,以秦為失,事未折衷,乃著《五等論》”。這也是毛澤東稱他為“歷史家”的根據。
   朱敬則很清廉,神龍二年(706)他被誣陷,遭貶回到家鄉,行囊中“無淮南一物,唯有所乘馬一匹,諸子侄步從而歸”!熬磩t重然諾,善與人交,每拯人急難,不求其報!睂@兩段引文,毛澤東逐字加了旁圈,并在天頭上畫著三個圈。
   真正的政治家才懂得因時而變政。不知機變者“寬嚴皆誤”。毛澤東讀史真讀到了骨頭里。歷史的精髓盡取。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626076.html

相關閱讀:裴行儉是個什么樣的人-如何評價唐朝名將裴行儉
唐朝初年大齡剩女問題嚴重 連唐太宗都干預了!
楊萬春:唯一打敗李世民的人為何消失在歷史中
榜下捉婿 宋代科舉造大批剩男剩女
古人也有“簽名檔”:唐朝號為“花押”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