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公元764年 仆固懷恩叛亂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唐朝歷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廣德二年(764)正月,尚書左仆射兼中書令、朔方節度使仆固懷恩叛唐;丶v可汗是仆固懷恩的女婿,仆固懷恩自以為安史之亂以來,英勇力戰,全家為朝廷而死者46人,女又嫁回紇,得回紇兵入援,收復兩京,平定河南、河北,功大無比。而反為人誣陷,怒而上書自訟。九月二十二日,代宗遣裴遵慶至絳州慰諭懷恩,令其入朝,懷恩聽信部將勸言,辭不入朝。不久,仆固懷恩引回紇、吐蕃10萬余眾入寇,京師震驚。代宗問郭子儀退敵方略。子儀說:懷恩不能有所作為。遂率兵在乾陵之南嚴陣以待,回紇、吐蕃軍不戰而退。永泰元年(765)九月,懷恩引回紇、吐蕃、吐谷渾、黨項、奴刺兵數十萬入寇,九月八日,懷恩中途遇暴疾,死于鳴沙(今寧夏青銅峽)。首條涪陵石魚建成
據宋代題記,唐廣德二年(764)即在長江中建有石魚,涪陵石魚是古代長江中游枯水位的石刻標志。位于重慶涪陵北長江江心的白鶴梁上。白鶴梁由西向東長1600米以上,與長江流向平行,南北寬10~15米,常年淹沒在水下,只有某些年份冬春水位最低時,才露出江心。在梁的傾斜面上是魚形圖案與文字題記縱橫交錯的石刻群。已發現的魚圖中有3條是康熙二十四年(1685)刻的清代雙魚,以及根據宋代題記上溯唐廣德二年(764)以前所刻魚圖,具有相當于現代水尺的作用,是歷代記錄不同年代不同枯水位的固定標志。在已發現的宋元明清約160余條題記中,除記年月外,往往記有“雙魚已見,水到此魚下五尺;水去魚下七尺”等字樣,留下以批長達千年以上可供分析研究的枯水位寶貴記錄。

  涪陵石魚
  在重慶涪陵長江河道中,有一塊長1600多米、寬10~15米的礁石,上面刻畫有表明長江枯水位的魚形圖案并有文字記載。最早的題刻為唐廣德二年(764),最晚為民國時期。共有題刻163幅,為研究1200多年間的長江枯水位提供了寶貴史料。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638615.html

相關閱讀:楊萬春:唯一打敗李世民的人為何消失在歷史中
榜下捉婿 宋代科舉造大批剩男剩女
古人也有“簽名檔”:唐朝號為“花押”
裴行儉是個什么樣的人-如何評價唐朝名將裴行儉
唐朝初年大齡剩女問題嚴重 連唐太宗都干預了!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