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揭秘:董鄂妃為何對順治帝有如此強的吸引力?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歷史人物 來源: 記憶方法網

  董鄂氏的一生可用“紅顏薄命”四個字概括,她的悲劇不僅在于她入宮前的特殊經歷,更在于無法掙脫滿蒙聯姻的桎梏,她的一生給后世留下太多的話題……孝獻端敬皇后董鄂氏是順治在世時所冊封的第三位皇后,但董鄂氏的皇后身份卻是在去世后追封的。

  她的身世、她的得寵以及順治在她去世后的出家之念, 都給她短暫的生命增添了令人回味的因素。

  孝獻端敬皇后董鄂氏的骨灰被安置在順治孝陵的地宮之內,而在清東陵中順治的地宮是惟一沒有被盜過的,她與他在身后的確得到了長久的寧靜。

  在所有清一代的宮掖中,董鄂氏都是最具傳奇色彩的一位人物。民間還一度盛行董鄂氏實際是漢女的說法,此人名董白(字小宛),系蘇州著名歌伎,才貌雙全。

  在清軍南下時董氏被掠,因貌美絕倫而被送至北京皇宮,成為順治帝的寵妃。

  實際上,這位蘇州名伎在崇禎十五年(1642年)就已經被江南才子冒襄金屋藏嬌,媒人就是大名鼎鼎的錢謙益。而清軍在順治二年南下時,冒家的財產確實被洗劫一空,但董小宛并未成為戰利品被送到北京。

  董小宛因肺結核病醫治無效,在順治八年去世,享年28歲。顯而易見,董小宛并非董鄂妃。

  《清史稿·后妃傳》對董鄂妃有如下記述:“董鄂氏,內大臣鄂碩女,年十八入侍,上眷之特厚,寵冠三宮,十三年八月立為賢妃,十二月進為皇貴妃,行冊立禮,頒赦!鼻也徽f皇貴妃在后宮的地位僅次于皇后,在冊立皇貴妃時大赦天下,已經是極不尋常的跡象,順治在八年、十一年兩次冊立皇后均未大赦天下,不難看出皇貴妃董鄂氏在順治心中所具有的獨一無二的地位。

  鄂碩隸屬滿洲正白旗,從天聰九年(1634年)以來歷經戰陣、屢立戰功,被賜予世襲子爵。

  鄂碩之女生于崇德四年(1639年),在盛行早婚的時代,13歲左右基本完婚,比順治小一歲的董鄂氏何以要遲至18歲始入宮掖?更何況,18歲也早就過了入宮待選的年齡。

  在清代官方的記載中,對董鄂氏入宮前的身世一直諱莫如深。

  在西方人撰寫的有關著作對此卻有所披露,《湯若望傳》一書指出:“順治皇帝對于一位滿籍軍人之夫人,起了一種火熱愛憐,當這位軍人因此斥責他的夫人時,他竟被對于他這斥責有所聞知的‘天子’親手打了一個極怪異的耳摑。

  這位軍人于是乃因怨憤致死……皇帝遂將這位軍人的未亡人收入宮中,封為貴妃!睋愒壬甲C:這位軍人的夫人就是被封為皇貴妃的董鄂氏,而董鄂氏的前夫就是順治的弟弟襄親王博穆博果爾。

  順治朝實錄也的確留下了耐人尋味的文字:襄親王博穆博果爾在順治十三年七月初三去世,七月初九“禮部擇吉于八月十九日冊妃,上以和碩襄親王薨逝,不忍舉行……”因襄親王之死而不忍心冊封董鄂氏,足以反映出順治、董鄂氏、襄親王之間存在著不同尋常的關系。

  已經為人婦的董鄂氏能在順治的視野中出現,很可能同清代實行的命婦輪流到后宮侍奉后妃的制度有一定的關系。已經成為襄親王妃的董鄂氏自然在命婦之列,到宮內侍奉后妃,也就為順治同她的不期而遇提供了條件。

  可真應了那句“夢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值得注意的是,孝莊皇太后在順治十一年四月初五頒布了懿命,以“嚴上下之體,杜絕嫌疑”為由,停止實施這個歷代都沒有的命婦入侍制度。

  皇太后很可能已經聽到多情天子同弟媳董鄂氏的某些風流韻事。按照太后的布置冊立內侄孫女為皇后即將舉行,此時哪能節外生枝;再說襄親王博穆博果爾又是個很看重禮法的人,一旦得知王妃紅杏出墻、移情別戀,肯定無法忍受;為了滿蒙聯姻、為了家庭的和睦,孝莊決定立即把一切都消滅在萌芽中,切斷順治同董鄂氏幽會的途徑,讓他們把剛剛萌生的戀情冷卻、淡化,在無聲無息中消失。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640252.html

相關閱讀: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女皇帝竟然是她!陳碩真簡介
明英宗朱祁鎮:成蒙古人的俘虜卻感動了蒙古人
段祺瑞的傳奇一生:他怎樣從炮兵之王做到總理的
永樂大帝為何用兵如神?朱棣打仗的本領是誰教的
漢昭帝的孝昭皇后上官氏:漢代年齡最小的皇后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