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女婿,公主的老公,這樣的驕人地位,足以讓東晉朝的每一個人艷羨不已。但桓溫的成功,靠的絕不僅僅是這個;实叟畠憾,女婿也多,能成器的卻并不多。如果皇帝以“常人遇之,常婿畜之”(《晉書》),最多也就是皇宮內多豢養了一個庸才。給個官職,鐵飯碗,吃穿不愁,落上一肚子好下水,但不會有什么作為;笢乜康目墒钦婀Ψ、真本事。滅成漢、三次北伐中原,這些都是響當當的大事;笢赜兄溔说恼,有著征戰疆場的威風?梢哉f,桓溫最后一手遮天的顯赫的地位,是與他的赫赫戰功成正比的。
話又說回來,桓溫能成為晉明帝的女婿,其實也不是偶然的。這一點并不難理解,畢竟不是誰都可以當皇帝的女婿不是?沒點過人的本事,皇帝能瞧得上?而且當時的桓氏家族,地位并不像后來那么顯赫;笢氐母赣H桓彝,當時不過是個小小的宣城太守,實在是太普通了;笢刂阅軌蛎摲f而出,相貌堂堂是其中一方面。他“姿貌甚偉”、“眼如紫石棱,須作猥毛磔”。是個招女人喜歡的純爺們類型,符合做駙馬的外在條件。當然這不是主要的,皇帝的女兒不愁嫁,找個帥哥還不容易?更為重要的是,桓溫自小“有奇骨”,當時左長史溫嶠稱其為“真英物也”,斷定他將來是個人才。后來一度為相的劉?也曾贊嘆桓溫,說“孫仲謀、晉宣王之流亞也”(《晉書》)。意思是當年的孫權和司馬懿跟他比,都要略遜一籌。這樣的人成為皇帝駙馬,也在情理之中。
桓溫在歷史上是個頗具爭議性的人物。有爭議,不是因為他的駙馬身份,也不是他卓著的武功建樹,而是他被后世指摘有篡逆之心。在路衛兵看來,其實這種說法很值得商榷,證據也不是很充分。因為這些言論都是來自皇宮內部,是東晉當朝的那些人的思想,老百姓才不管你這事呢。即便到了老百姓說三道四的地步,那也是從朝里傳遞出來的信息。換句話說,這是政治爭斗的產物,自然有著不靠譜的一面。事實上,桓溫在世時,并沒有這方面的傳言記載。只是當時桓溫威振內外,簡文帝“常懼廢黜”(《資治通鑒》),害怕被桓溫給廢了。篡位是自己當皇上,桓溫有野心,有專權之意,這個我不否認,但和篡逆還離得很遠。簡文帝本來就是桓溫廢掉司馬奕后立的傀儡,即便廢了他,桓溫也不一定會自己當皇帝。
直接在公開場合說桓溫想謀反的,是權臣司馬道子,不過他也是在桓溫死后說的。一次宴席上,司馬道子酒酣耳熱之際,當著眾人的面,對桓溫的兒子桓玄說,“桓溫晚途欲作賊,云何”?你爹死前想作亂犯上,是這么回事嗎?這不過是一句醉話,并沒有什么實際根據。況且這個命題本身就是一種假設。當時長史謝重就反駁司馬道子,說“紛紜之議,宜裁之聽覽”。對那些猜疑的言論,您應該有所辨別。司馬道子連說“儂知儂知”(《晉書》)。知道你還亂說!不知是何居心。
而司馬道子說桓溫要作亂,他也沒好到哪去。孝武帝司馬曜在位時(桓溫在司馬曜繼位的第二年就死了),司馬道子與他“酣歌為務”,并“竊弄其權”。把人家司馬曜架空了,自己專擅朝政,干的也是桓溫曾經干過的事,他怎么不說自己有謀篡之意呢?況且他“官以賄遷,政刑謬亂”(《晉書》)。搞得朝廷烏煙瘴氣,政績比桓溫差遠了。說桓溫有篡位之心,還有一個客觀上的事實,就是后來桓玄的謀反。然而,兒子反叛,不能算在當爹的頭上。況且,那時桓溫已經死了30年了。
桓溫在路過王敦的墳前時,說“可人,可人”!也被當做有篡逆之心的證據。其邏輯理論也很可笑:因為王敦曾經作亂,桓溫夸王敦,那么桓溫自己一定是想效法王敦。這不過是妄加揣測而已。事實上,桓溫心里并瞧不起王敦;笢赜凶约旱呐枷,就是當年的名將劉琨,和祖逖一起聞雞起舞的那位,后來做到并州刺史,在北方對抗匈奴劉淵。但有人偏偏將桓溫比作王敦。按說王敦在身份上比劉琨顯貴多了,他是瑯琊王氏中的佼佼者,大司馬王導的從兄,晉封漢安侯,掌管長江中上游的全部兵馬,當時權傾朝野,無人能出其左右。然而桓溫對這種類比卻“意甚不平”(《晉書》),心里并不高興。因為他欣賞的是劉琨那樣的真英雄。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640256.html
相關閱讀: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女皇帝竟然是她!陳碩真簡介
明英宗朱祁鎮:成蒙古人的俘虜卻感動了蒙古人
漢昭帝的孝昭皇后上官氏:漢代年齡最小的皇后
永樂大帝為何用兵如神?朱棣打仗的本領是誰教的
段祺瑞的傳奇一生:他怎樣從炮兵之王做到總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