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西漢末年的戰亂,漢武帝時期由張騫建立起來的絲綢之路已經中斷,與西域各國的友好關系也不復存在。是書香之家走出的班超投筆從戎、以自己的膽識與才智威震西域,確保了這條中西大動脈的暢通。
一、投筆從戎,立志報國
班超出生在一個書香門第,他的父親班彪曾任縣令,后專門修史,是東漢著名的大文豪、史學家;他的哥哥班固繼承父業,編寫了《漢書》,這是我國歷史上的第一部斷代史;他的妹妹班昭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才女,在班固死后,班昭繼承班固事業,完成了《漢書》。在這種氛圍中,班超博覽群書,思維敏捷。擅長雄辯。
公元62年,漢明帝任命班固為校書郎(校刊書籍的低級官員),遷入京城洛陽,繼續完成他父親所進行的編寫史書工作,班超和母親也一起到了洛陽。班超暫時沒有什么職業,光靠班固一個人的俸祿又不足以維持全家的生計,于是就跟著哥哥幫官府做些文書抄寫和資料整理工作貼補家用。然而,素懷大志的班超不甘于碌碌的工作,他聽到匈奴不斷地侵擾邊疆,掠奪居民和牲口,就扔了筆,嘆息著說:“大丈夫應當像張騫那樣到塞外去立功封侯,怎么能老死在書房里呢!
就這樣過了很長的一段時間,一次,明帝與班固聊天,問他弟弟在做什么事,班固回答說,在替官府抄書,賺點錢以奉養老母。明帝覺得書香之家,文才是錯不了的,就做了一個順水人情,任命班超為蘭臺令史(比校書郎職位低),掌管奏章和文書。然而,沒過多久,班超又因為小過失被免了職。
公元73年,大將軍竇固出兵攻打匈奴。為了實現自己報國的志向,班超到他手下擔任了代理司馬(參謀),雖然是個很小的官,但卻是班超文墨生涯轉向軍旅生活的第一步。
二、出使西域,威震各國
班超一到軍中,就顯示出了與眾不同的才能。他曾帶小股部隊進擊伊吾(今新疆哈密西),斬俘不少敵人,獲得竇固的賞識。竇固為了更好地抵抗匈奴,想采用漢武帝時的辦法,派人聯絡西域各國來共同對付匈奴。因為班超的才干,他被派為使者前往西域。
于是,班超率領三十六人,經過長途跋涉。到了西域都善國(今新疆若羌)。開始的時候都善王對他們很周到熱情,可是過了幾天就變得冷淡怠慢了,班超察覺后,就對隨行人員說:“一定是匈奴派來了使者,部善王猶豫不決,不知所從才會這樣!睘榱俗C實這一判斷,班超把服侍他們的都善侍者召來,佯裝問道:“匈奴使者來了好幾天了,今天還在么?”侍者一聽,以為班超他們都知道了,便把一切都說了。為了不走漏風聲,班超派人把部善侍者先軟禁起來,決定突襲匈奴使者。為了協調好內部,他把手下全部三十六名隨員召集起來,擺酒聚飲,等大家喝得差不多的時候,故意用激將的語氣告知眾人情況危急,說部善王有傾向匈奴之意,一旦投降匈奴,勢必殺掉漢使,我們現在只有先下手為強,進攻匈奴人的住處,殺掉匈奴使者,到那時都善王肯定被我們的威勢所攝,我們就大功告成了。大家表示贊同,都說應該殺掉匈奴人,揚我大漢朝的威風。
于是班超率領這三十六人,趁著夜色奔赴匈奴使者的營地。其時,正趕上大風,班超命令十人躲藏在匈奴使者住房的后面,并約定,看到火起就鳴鼓大喊。其余的人攜帶弓箭埋伏在住處大門兩側。這時差不多已到了后半夜,匈奴眾人睡得正香,忽然聽到前后鼓聲、喊殺聲響成一片,又見火光沖天,個個驚慌失措,亂成一團。這一戰匈奴被燒死上百人,被漢使殺死二十多,匈奴使者團全軍覆沒,漢使無一傷亡。事后,班超提著匈奴使者首領的人頭來見都善王,都善王震驚不已,終于下定決心歸附東漢王朝,班超順利地完成了此次的出使任務。這件事情被奏報朝廷后,班超被晉升為軍司馬,又被任命為漢使,經營西域各國。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640258.html
相關閱讀:永樂大帝為何用兵如神?朱棣打仗的本領是誰教的
明英宗朱祁鎮:成蒙古人的俘虜卻感動了蒙古人
段祺瑞的傳奇一生:他怎樣從炮兵之王做到總理的
漢昭帝的孝昭皇后上官氏:漢代年齡最小的皇后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女皇帝竟然是她!陳碩真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