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對待漢族人問題上,他交替實行平等對待和民族歧視的政策。跟成吉思汗一樣,努爾哈赤未能在有生之年實現征服中國的目標。他的一個兒子皇太極繼承了他,并加快了征服的步伐。
漢滿互相影響,促進了滿州的崛起
滿族人的成功故事始于努爾哈赤(1559—1626年)。努爾哈赤是一位勇武之人,他的祖輩父輩曾為明朝效命。明朝的政權是從蒙古人手中奪來的,蒙古人發源于北方,又逃回北方,所以明朝一直很關注它的北部邊境。時間一長,明朝在邊境地區維持大規模邊防力量的政策使得守衛邊疆的人與當地居民即滿族人混合在一起。
那些接受了滿族人習俗甚至使用滿族人姓名的漢族人失去了他們的漢族人特點。即使多數與滿族人共處的漢族人抵制被滿族同化,但他們在邊境地區的存在以及他們在滿洲的工商業活動也使滿族人變得更加富有和更有力量。漢族人和滿族人相互影響,漢族的生活方式再加上滿族人的勇武,促進了滿族人的崛起。
明朝統治者密切關注著邊境上這種令人擔憂的發展態勢。為了防止任何一個滿族部落取得主導其他部落的霸權,明朝蓄意挑起滿族不同部落之間的競爭和沖突。它依靠一系列手段,包括直接軍事干預和授予各個部落首領明朝官銜。有一次干預期間,明朝軍隊殺死了努爾哈赤的父親和祖父,這也許是誤殺。但這位年輕的將領發誓要報仇雪恨,他打擊在軍事上幫助漢人的部落首領,動員他的家族和部落,征服和吸收所在地區的其他部落,并于1586年殺死了與他為敵的另一個部落首領。這是他建立霸權的第一步。在接下來的20年中,他控制了滿洲,統一了各大部落,成為一位無可爭議的滿族首領。
努爾哈赤建立新的國家制度
1601年,努爾哈赤設計了一種新制度來組織他的族人,鞏固他的權力。以蒙古人的模式為基礎,努爾哈赤制定了八旗制度。最初,他建立了四個旗,到1615年,已經發展到八個。按照這一制度,每300名士兵或農民組成一個牛錄(company);每五個牛錄組成一個甲喇(battalion);每五個甲喇組成一個固山(旗)。每個旗用一種顏色的旗幟區分,由一名旗主(chieftain)指揮。
有三個旗歸努爾哈赤親自指揮;其余的旗由他的兒子和侄子指揮。旗主是他們各自旗的最高軍事長官,但他們都聽命于努爾哈赤。不過,旗不僅僅是軍事組織,它們還具有行政單位的功能。人口登記、稅收和其他民事問題都在旗的領導下開展。因此,旗既是民事軍事組織,也是政治組織。八旗系統也吸收非滿族的人加入,這對于以血親和婚姻為基礎的舊的部落關系來說是一種進步。因此,在當時,從部落組織向官僚組織的過渡正在進行中,為建立滿族國家做準備。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721734.html
相關閱讀:永樂大帝為何用兵如神?朱棣打仗的本領是誰教的
明英宗朱祁鎮:成蒙古人的俘虜卻感動了蒙古人
漢昭帝的孝昭皇后上官氏:漢代年齡最小的皇后
段祺瑞的傳奇一生:他怎樣從炮兵之王做到總理的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女皇帝竟然是她!陳碩真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