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妃??皇后??庶人??王妃??母后??皇后,這是明代宗朱祁鈺正妻汪氏跌宕起伏的真實一生。
汪氏,《女醫明妃傳》中作汪美麟,京師人,祖父汪泉,父汪瑛。正統十年(1445年)八月,明英宗聽說汪氏賢德,在其親自主持下,?王朱祁鈺納汪氏為王妃。汪氏“性本醇懿”,品質高尚,跟?王同齡。正統十四年(1449年)正月,汪氏為?王生下一女。同年八月,土木堡之變發生,明英宗被俘,九月,?王受眾人擁護,由監國成為皇帝,史稱明代宗,汪氏也從?王妃升格為皇后。
作為賢內助,汪氏母儀天下后,隨即發布懿旨,對于“京師諸死事及老弱遇害者暴骨原野,令官校掩埋之”,又“勸帝設齋醮恤之,應該說,這一舉措既反映了汪氏“有賢德”,也反映了她在政局動蕩之際積極為明代宗樹立形象。后來,外部侵略平定,內部人心安定,明代宗的皇位算是坐穩了,然而汪氏卻面臨著后位不保的危機。究其原因,在于明代宗貪心不足,想立自己的兒子為太子。
除了汪氏,明代宗還有其他妃子,杭氏就是一個。杭氏的肚皮很爭氣,早在正統十三年(1448年)七月初二就生下一子,取名朱見濟,后被立為王世子。明代宗即位后,特別是在穩定局勢后,認為“父有天下傳之子,斯本固于萬年”,只有立自己的兒子為皇位繼承人,才是天經地義。但在當時,明英宗的兒子朱見深早已被孫太后立為皇太子,草率廢立未免會引起朝臣不滿,影響政局穩定;再者,朱見濟雖為世子,但他并非嫡子,明代宗心里盼望汪氏能生下嫡皇子。
景泰元年(1450年)十一月前后,皇后汪氏再次懷孕,明代宗非常高興,寄希望生下皇子。為此,明代宗頻頻給汪氏家族加官進爵。然而,天不遂人愿,汪氏的肚皮還是不爭氣,景泰二年(1451年)七月,汪氏又生下一女。明代宗對汪氏很失望,不得不把目光投向了庶子朱見濟。為了滿足私心,為了達到目的,明代宗不惜賄賂群臣。景泰三年(1452年)五月,明代宗見時機成熟,便想廢掉太子朱見深,另立兒子朱見濟為太子,但沒想到碰到了汪氏這個障礙。
在這件事情上,汪氏的表現很堅決,“后執不可”。汪氏之所以反對改立太子,筆者認為主要有三個原因。其一,沒有明英宗,汪氏成不了?王妃,后來也成不了皇后,故對明英宗抱有感恩之情;其二,從女人的角度看,汪氏自己沒有生出兒子,她也不愿意情敵杭氏的兒子被立為太子,內心更偏向于太子朱見深,一心想保住朱見深,為自己日后找靠山,故“后不欲廢立”;其三,汪氏深明大義,認為明代宗從監國成為代理皇帝,已經撿了個大便宜,明英宗歸國后,明代宗不僅沒有讓位,而且還要廢掉其頗受憐憫兒子,很不道義,難堵悠悠之口。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738190.html
相關閱讀:永樂大帝為何用兵如神?朱棣打仗的本領是誰教的
段祺瑞的傳奇一生:他怎樣從炮兵之王做到總理的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女皇帝竟然是她!陳碩真簡介
明英宗朱祁鎮:成蒙古人的俘虜卻感動了蒙古人
漢昭帝的孝昭皇后上官氏:漢代年齡最小的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