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文成公主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唐朝歷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文成公主:吐蕃贊普松贊干布妻,唐宗室女。634年,松贊干布遣使入唐求聯姻。640年吐蕃遣大相祿東贊至長安獻黃金為聘禮,唐以文成公主許婚。次年,唐遣宗室江夏王李道宗持節送公主入蕃,松贊干布為公主筑城邑、立屋宇,以為居處。文成公主信仰佛教,建大小昭寺。松贊干布因娶公主,羨慕華風,派吐蕃貴族子弟至長安學習詩書,又向唐請求給予蠶種及制造酒、紙墨的工匠。文成公主在喇嘛教中被認作綠度母的化身,受到極大崇敬。
  

  文成公主塑像

  “和親”成為兩國間王室通婚的專有名詞,其實是從唐代開始的。有唐一代,共派出十九位公主和準公主嫁到異國當王妃。不過,這里面只有三位是貨真價實的公主。其余的,都是親王或王族的女孩兒,稱為“宗室女”,公主的女兒稱為“宗室出女”,臨到異邦要來討人了,才手忙腳亂地把這些郡主、縣主封為公主,讓她們體體面面地出嫁,為國獻身。
  
  且看,高祖李淵有女兒十九人,太宗李世民有女兒二十一人,除了早夭者,全部下嫁有名有姓的本朝臣子,沒一個出國的。顯然按唐時的觀念,嫁給外國的國王,還不如在國內招一個駙馬。那時哪有那么多守節的破規矩,嫁一個覺著不好,和老爸說一聲,立刻可以改嫁。因此唐朝中期以前,皇帝的親生女兒都不肯嫁到國外去和親——要去,就讓那些堂姐堂妹們去吧。
  
  松贊干布,吐蕃的第一任國王,雄才大略,先已娶泥婆羅(尼泊爾)王女尺尊公主,又遣使向唐朝求婚,太宗開始不想答應。松贊干布頭腦一熱,就要跟唐朝干架,還威脅說:“不嫁公主,我就打將進來。”唐朝先擊敗吐蕃,壓了他的氣勢,然后許婚。
  
  嫁出去的文成公主究竟是誰的女兒?文獻只記載是“唐宗室女”,估計她爹的身份也與皇帝關系較遠。文成公主出嫁時規格很高,由江夏郡王李道宗主婚,持節送公主至吐蕃,松贊干布率其部兵次柏海,親迎于河源。見了李道宗,“執子婿之禮甚恭”。顯然,他還以為真的娶了唐太宗的親生女兒呢。以前可從來沒有人娶過上國的皇帝女兒呀——松贊得意地為公主修建了一座城,專門用來曬命。
  
  “饒你奸似鬼,喝了我的洗腳水。”皇帝老兒心里頭一定很爽吧。

  
  當然,這位文成公主不辱使命,文才武略,是中國古代最杰出的女外交家。據說,她和松贊干布的確一見鐘情,感情非常好。唐朝這支送親的隊伍,除了攜帶著豐盛的嫁妝外,還帶有大量的書籍、樂器、絹帛和糧食種子;除了文成公主陪嫁的侍婢外,還有一批文士、樂師和農技人員。后來,文成公主還把一大批吐蕃人派去唐朝,參加各種干部培訓班和科學文化學習班。她自己也沒閑著,給吐蕃人貫輸先進的漢文化,革除陳規陋習,既參政,又不干涉政治,整個吐蕃上上下下都把她視若神明。
  
  唐太宗自鳴得意的送親,未免“太炫耀”。不過,換回邊陲數十年的平靜,并給吐蕃開辟鴻蒙,接受教化,也未嘗不是目光遠大。總比下西洋的鄭和好吧:一船一船的金銀珠寶沿海給人家送過去,換回幾只長頸鹿、幾頭大象,還洋洋自得,以為撿到寶。
  
  文成公主是最后一個濫竽充數的公主。頭一年,唐太宗剛剛把弘化公主嫁給吐谷渾末代國王諾曷缽,禮儀也十分隆重,想借此蒙混過關,不料送親的淮陽王李道明一不留神,竟泄漏了“弘化公主并非皇帝的親生女”的國家機密,李道明也被革除王位降職。后來,和親公主“非帝女”的真實身份不再隱瞞,金城公主入藏,就明言她是雍王李守禮的女兒。不過,她的規格更高,由皇帝親自送親到始平縣,還割了水草豐美的河西九曲給公主,成了唐代最為隆重,也是最為賠本的一次和親。
  
  到了唐肅宗之后,唐的國力已弱,皇帝不得不派自己的親生女兒去和親了。打虎尤靠親兄親,和親還須親生女。
  
  部分摘編自《紅顏--女人千年的榮耀與哀傷》 新星出版社 2005年1月出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829395.html
八字精批2025运势命中贵人八字合婚

相關閱讀:楊萬春:唯一打敗李世民的人為何消失在歷史中
裴行儉是個什么樣的人-如何評價唐朝名將裴行儉
古人也有“簽名檔”:唐朝號為“花押”
唐朝初年大齡剩女問題嚴重 連唐太宗都干預了!
榜下捉婿 宋代科舉造大批剩男剩女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