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明朝建文元年惠帝削藩,由此引發靖難之役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明朝歷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早在朱允?為皇太孫時,他就對諸皇叔手中的權力深感憂慮,曾與伴讀老師黃子澄定削奪諸王權力之計。即位之后,即付諸實踐,與齊泰、黃子澄一同策劃削藩之策。齊泰認為先從燕王朱棣下手,而黃子澄則認為先從周王朱?下手。最后,朱允?采納了黃子澄的建議。洪武三十一年(1398)八月,朱允?命曹國公李景隆領兵包圍開封,將周王逮捕至京,廢為庶人,革去王封,遷徙至云南。隨后又以偽造鈔幣和擅自殺人的罪名,遣使逮捕湘王朱柏,朱柏聞訊,自焚而死。接著召齊王朱?進京,廢為庶人,囚于京師。此后對代王朱桂、岷王朱?亦如法炮制,都削去王爵,廢為庶人。解決周、湘、齊、代、岷五王,前后不到一年時間,可謂雷厲風行。

  朱?

  朱?(?~1425),明太祖朱元璋第五子。1370年初封吳王,封國在錢塘(今浙江杭州)。1378年改封周王,封地在開封。由于朱?年幼,一直生活在南京,直到1381年,才到封地。過了兩年,朱?由于懷念自己家鄉鳳陽,撤離封地,到鳳陽住下。此事被明太祖知道了,十分憤怒,要貶他到云南,后鑒于是初犯,始收回成命,讓朱?留居京師,由其子朱有燉代理封國事務。直到1391年十二月,始放他回到封地。建文帝即位后,這件事就成為削藩的口實。1399年七月,燕王朱棣起兵“靖難”。建文帝為了緩和矛盾,把周王召回京師。1402年,朱棣推翻建文帝,自立為帝,即明成祖。明成祖即位后,恢復朱?的周王爵位,并屢加賞賜。

  惠帝削藩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太子朱標病死,太孫朱允?是諸王的后輩,感到難以制約諸王,加上諸王擁有軍權,對他構成潛在威脅,便有削藩之意。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去世,朱允?繼帝位,是為惠帝;莸郯l布太祖遺詔,令諸王留于封地,不要來京;甚至燕王朱棣已經前來奔喪,卻被惠帝命令返回,導致諸王不滿;莸塾谑桥c齊泰、黃子澄商量開始削藩。

  朱允?繼位后開始削藩。在削藩順序上,齊泰認為應先削實力最強的燕王,時戶部侍郎卓敬亦上疏請改燕王封地于南昌;但黃子澄反對,認為燕王有功無過,為了爭取輿論支持,應該先找有問題的親王下手。惠帝支持黃子澄,遂先后廢除五位親王。

  洪武三十一年七月,削周王。因周王是燕王同母兄弟,而朱允?怕他與燕王沆瀣一氣,于是決定先廢周王。時周王次子朱有?告發父親謀反,于是派曹國公李景隆以備邊之名經過開封,將周王全家押回南京,廢為庶人,遷往云南蒙化(今昆明以西、大理以南)。

  建文元年(1399年)四月,削齊、湘、代三位親王,廢為庶人。湘王不堪受辱,為保名節舉家自焚;齊王被軟禁在南京;代王被軟禁在封地大同。兩個月后,削岷王,廢為庶人,徙漳州。

  由于朝廷削藩激化矛盾,藩王與朝廷開始決裂,此時實力最強的燕王就成了真正的眾藩之首。而朱允?與朱棣之間的博弈亦逐漸激化。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851078.html

相關閱讀:少保武英殿大學士、少傅、太子太傅、建極殿大學士、內閣首輔-韓
明朝為何承認越南獨立:只因七萬明朝大軍全軍覆沒
李之藻
明朝人的性觀念
閩、浙地區古代明教失蹤之謎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