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靖(571年-649年7月2日),字藥師,漢族,雍州三原(今陜西三原縣東北)人。是唐朝文武兼備的著名軍事家。后封衛國公,世稱李衛公。
李靖軍功卓越。上元元年(760),唐肅宗把李靖列為歷史上十大名將之一,并配享于武成王(姜太公)廟。他才兼文武,出將入相,為唐朝的統一與鞏固立下了赫赫戰功。 唐太宗曾給予高度評價:“……尚書仆射代國公靖,器識恢宏,風度沖邈,早申期遇,夙投忠款,宣力運始,效績邊隅,南定荊揚,北清沙塞,皇威遠暢,功業有成。”
同時,他治軍、作戰又積累了一套成功的經驗,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我國的軍事思想和理論。他寫有《李靖六軍鏡》等多部兵書,大都已經失傳,后人編輯了《唐太宗李衛公問對》,在北宋時期列入《武經七書》,是古代兵學的代表著作。
李靖才兼文武,出將入相,為唐朝的統一與鞏固立下了赫赫戰功。公元760年(上元元年),唐肅宗把李靖列為歷史上十大名將之一,并配享于武成王(姜太公)廟。同時,他治軍、作戰又積累了一套成功的經驗,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中國的軍事思想和理論。他寫有《李靖六軍鏡》等多部兵書,大都已經失傳,后人編輯了《唐太宗李衛公問對》,在北宋時期列入《武經七書》,是古代兵學的代表著作。
貞觀十七年(643年)二月二十八日,唐太宗命人畫二十四功臣圖于凌煙閣,皆真人大小,李靖名列其中,位于第八名。
開元十九年(731年),唐玄宗為表彰并祭祀歷代名將所設置武廟,它以周朝開國丞相、軍師呂尚(即姜子牙)為主祭,以漢朝留侯張良為配享,并以歷代名將十人從之,“唐尚書右仆射衛國公李靖”便是其中之一,同時代被列入“武廟十哲”的只有李?而已。及至宣和五年(1123年),宋室依照唐代慣例,為古代名將設廟,七十二位名將中亦包括李靖。
在北宋年間成書的《十七史百將傳》中,李靖亦位列其中。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888869.html
相關閱讀:古人也有“簽名檔”:唐朝號為“花押”
楊萬春:唯一打敗李世民的人為何消失在歷史中
裴行儉是個什么樣的人-如何評價唐朝名將裴行儉
唐朝初年大齡剩女問題嚴重 連唐太宗都干預了!
榜下捉婿 宋代科舉造大批剩男剩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