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李晟簡介 唐朝右神策軍都將西平郡王李晟生平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唐朝歷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李晟(727年-793年)。唐洮州臨潭人。字良器。初為邊鎮裨將,因戰功升至右神策軍都將,因平朱?之亂,被封為西平郡王。

  祖父李思恭,父為李欽,世代在隴右為中下軍官。李欽在李晟出生數年后就過世了。李晟對母親相當孝順,個性雄烈,有才干,善常騎馬射箭,武藝不凡,十八歲時便投身軍旅。史載李晟“身長六尺,勇敢絕倫”[1]。

  又李晟奉旨立五廟,當是時,“一門荷寵于圣朝。四代追榮于幽穸”。廟成之日,正議大夫行尚書工部侍郎賜紫金魚袋張?撰《忠武先廟碑記》,李彝篆額。

  唐代建中年間,淮西節度使李希烈發動叛亂,圍攻襄城。唐德宗調動涇原節度使姚令言前去增援,哪知姚令言卻帶五千人馬前來長安要求犒賞,隨即倒戈并推舉剛被削權的太尉朱?為頭領。德宗一時情急,帶同妃子、王子和公主逃到奉天。

  隨后,朱?自稱大秦皇帝,進攻奉天。幸好在前郭子儀的手下大將渾?的統領下,反賊朱?久未能攻下,而同時,兩支分別由朔方節度使李懷光和神策將軍李晟率領的兵馬前來支援,朱?眼見如此,也只有退兵長安再作打算。李晟乘勝追擊進軍長安,可是,到達城外竟然發現李懷光因被離間而和應朱?,在被前后夾攻的危急情況下,李晟臨危未亂,掛著忠義之師的旗幟,不少長安城外的唐軍都前來增援,睜眼間,將士士氣高漲,李懷光見勢色不對逃到河中。李晟愛民,不愿在長安城內打巷戰,所以決定從城北直接攻入皇宮,當了僅僅六個月的大秦重帝朱?不敵慌忙逃走,在甘肅彭原為親信所殺。而叛將李懷光在渾?等將的追擊下自縊而死,自稱楚皇帝的李希烈則于貞元二年(786年)被手下所殺。

  收復長安的李晟軍隊,軍紀嚴明,深得長安居民愛護。德宗得知長安被收復,樂極而泣道:“天生李晟,以為社稷,非為朕也!庇謨苑饫铌蔀槲髌娇ね酰蔌P翔、隴右、涇原節度使,并把其畫像掛放于凌煙閣內太宗舊臣側。李晟兵權過大,引起德宗猜忌,便將李晟的兵權削奪,轉職太尉、中書令。貞元九年(793年),李晟病逝,享年六十七歲,謚號忠武,贈太師,其后代多有居顯要者。唐僖宗期間,朝廷又編輯《興元圣功錄》記載其功績!缎绿茣、《舊唐書》有傳。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915368.html

相關閱讀:古人也有“簽名檔”:唐朝號為“花押”
榜下捉婿 宋代科舉造大批剩男剩女
唐朝初年大齡剩女問題嚴重 連唐太宗都干預了!
裴行儉是個什么樣的人-如何評價唐朝名將裴行儉
楊萬春:唯一打敗李世民的人為何消失在歷史中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