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孝宗弘治九年(1496),北京發生過一樁下層武官家千金小姐被騙賣為妓的案件,頗有傳奇意味。由于太監插手,袒護逼良為娼的樂戶,審案官員反受處分。全案過程錯綜復雜,本已弄清真相的小小案件,發展為“三法司”會審、最后由部院大臣和諫官們組織“廷訊”的大案。又因都御史附和廠監,初審的官員依然受累。此事激怒了刑部一位小官,上書揭露廠、衛不法行為,要求改良司法。因此,被同時代的文人作為典故加以記述,后來還載入正史。
本案廣泛涉及明代中期的政治、社會等多個方面。事實經過如下:
彭城衛千戶吳能,家庭貧窮,閨女滿倉兒雖不乏姿色,但長期無人前來提親,只得把女兒交付媒婆,物色人家。
千戶乃五品官員。彭城衛為京衛軍的一部,但非“親軍”,不隸屬都督府,地位比較卑下。媒婆也并未把這位窮千戶放在眼里。她見利忘義,很快便告訴吳家,皇親周或要了姑娘。實際上是使用欺騙手段,把滿倉兒賣給“樂婦”張氏。吳能不久病故。姑娘又被張氏賣給樂工焦義,焦義再轉手倒賣給同行袁磷,從此被追當上了賣唱的歌妓。
吳能的妻子聶氏,長期不見女兒回來,產生懷疑。四處打聽,終于在歌場中找到滿倉兒,要她回家。但滿倉兒認為父母出賣自己,以致淪落為妓,由怨生恨,便橫下心來,不認生母。聶氏只得率同兒子,強迫她返回家中?墒,袁磷不愿失去這棵搖錢樹,最初向聶氏說好話,表示愿出10兩銀子贖回滿倉兒,被聶氏拒絕了。
袁璜認為,滿倉兒原是自己花錢向焦義買來。盡管姑娘的亡父是個官,但無錢無勢,他同樣不放在心上。用銀子贖回姑娘的要求碰壁后,就無所畏懼地直接向刑部提出控告,希望能夠索回滿倉兒。
刑部郎中丁哲傳集雙方當事人,和員外郎王爵會同審理,弄清了滿倉兒被賣的真相。袁磷因強詞奪理,被當堂笞責,回家后過不幾天一病不起。經御史陳玉、刑部主事孔琦驗尸,由袁家安葬。滿倉兒則斷歸聶氏。
當時的歌妓,雖說以賣唱為主,但如果被有錢有勢的人看中,被迫陪宿,司空見慣。東廠太監楊鵬的侄兒,就不只一次和滿倉兒奸宿。此人不滿丁哲,唆使袁妻向東廠上告。還親自出馬找到樂婦張氏,要她一口咬定滿倉兒是她妹妹,已經賣給周皇親。另派校尉楊某,找到滿倉兒串通供詞,還攛掇她離家出走,到外面躲藏起來。
案件經楊鵬上奏,發交錦衣衛鎮撫司審理。司官追索滿倉兒不得,對聶氏施加酷刑,聶氏供出當初嫁女的經過。鎮撫司袒護楊鵬叔侄,最后把丁哲和王爵兩人擬罪,奏覆皇帝,草草結案。
原被告的是非曲直沒有審清,反而裁定首次問案的刑部官員有罪,引起了皇帝關注,再命都院,大理寺、刑部和錦衣衛,各派官員,聯合審理。
會審官員認為,滿倉兒是本案的關鍵人物,必須傳訊到場。他們從鎮撫司辦案原件中得睹聶氏供詞,認為姑娘既是周皇親家的人,自然在周家,立即派緹騎到皇親府邸提訊姑娘。毫不知情的周或大吃一驚,交不出人。“三法司”和錦衣衛官員也并未認真迫尋,便匆匆啟奏皇帝,找不到滿倉兒,一時難以結案。執法機構的草率和拖沓作風,暴露無遺。
由于事情太反常,皇帝決定弄個水落石出,因而傳旨,交由部院大臣和諫官們組織“廷訊”,再由都察院擬具處置辦法,報批執行。
這一次,會審官員不敢因循,終于逮到了滿倉兒,再次了解到媒婆、樂戶等把少女當做商品買來賣去的事實。
誰知都御史閔蛙懼畏東廠權勢,不敢秉公處理。他擬定:丁哲“因公杖人死”,處徒刑;王爵、陳玉、孔琦和滿倉兒母女,處杖刑。
這樣的處理意見,惹惱了刑部小小的典吏徐蛙,他立即上疏,指出案情并不復雜,但兩次會審沒有結果,全是承審各官懼怕東廠的緣故,F在,滿倉兒不認生母,只處杖刑,而丁哲、王爵當初原已作出正確判決,卻連同兩個驗尸官擬處徒刑。這種“輕重倒置”的做法,也是“東廠威劫所致”!
徐蛙還指出,他在刑部供職三年,對“盜案”多次目睹耳聞。被控為盜的大半都是東廠和錦衣衛緝獲的。這些人,有的直供廠、衛校尉接受賄賂、代人報仇,誣指他們為盜;有的供認,“校尉受首惡贓”,把他們當做替罪羊來抵罪;有的則是校尉挾嫌報復所致。刑部官員雖然了解這些冤情,可依舊秉承廠、衛意見結案!他要求,把楊鵬叔侄、攛掇滿倉兒的賈校尉,連同滿倉兒一起處以死刑。撤消東廠,鎮撫司有關官員充軍到“極邊地方”。丁哲等四位官員則各升一級,“以洗其冤”,同時還提出改良司法的一系列意見。最后表明,自己“左右前后,皆東廠、鎮撫司之人”,為這份奏疏,一定會遭到報復?墒牵霸笖爻碱^,以行臣言”,表明了“雖死無恨”的明朗態度。
皇帝看到奏疏后,勃然大怒。原疏發交都察院,吩咐對徐璉徐硅拷問!
執法大員們給徐硅加上“奏事不實”的罪名,疏請處以徒刑,但準循例贖刑。受到涉及的有關官員,已經上疏認罪,從輕發落,最后處以不同數額的罰俸。徐硅辦完贖刑手續,發回原籍為民。
三個月又過去了。一轉眼就到了弘治九年十二月。與本案有關的官、民,依然關在監獄中的還有38人。給事中龐泮要求處理。結果,丁哲補償袁家埋葬費,罷官為民;王爵、陳玉、孔琦處杖。贖刑后官還原職。至于滿倉兒,處杖刑后發交浣衣局執役。折騰了半年多的案子才宣告了結。
明代中期的廠、衛橫行不法,司法黑暗、冤獄重重;窮官員因貧無法循正常途徑出嫁女兒;民間的買賣少女……等社會實況,也通過本案,反映出來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926425.html
相關閱讀:李之藻
明朝人的性觀念
少保武英殿大學士、少傅、太子太傅、建極殿大學士、內閣首輔-韓
閩、浙地區古代明教失蹤之謎
明朝為何承認越南獨立:只因七萬明朝大軍全軍覆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