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張之洞如何征服慈禧-一夜之間竟連升四級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歷史人物 來源: 記憶方法網

通過推翻東鄉慘案、力阻崇厚賣國、扳回午門冤案這一系列重大事件,慈禧越來越看好張之洞,她始終沒有放棄破格提拔張之洞的想法。隨著張之洞的表現越來越出色,她的這種想法也越來越強烈。光緒七年六月,慈禧終于作出一個醞釀已久

的決定。讓張之洞在一夜之間,由從四品的翰林院侍講學士,直接升為從二品的內閣學士、禮部侍郎!

 

● 窺透慈禧,迎合上意從正五品的左春坊左庶子,升為從四品的翰林院侍讀學士,其實是正常升遷,并不是破格提拔,沒有體現慈禧對張之洞有多么倚重,張之洞似乎有些失望。這是為什么呢?因為慈禧覺得張之洞是一介書生,他沒有做大

官和做大事的經歷。

張之洞確實是一介書生,從政之后,他一直做翰林和學政,做了翰林和學政后,他又做了言官。在慈禧看來,言官都是一些言過其實的人,他們紙上談兵行,上書言事行,但要是賦予他們執政大權,肯定不行,因為他們沒有獨當一面的事實證

明,破格提拔和過分倚重他,肯定有風險。因此,慈禧一直沒有提拔重用張之洞,但她考慮過這事,只是猶豫不決。

慈禧還在猶豫之間,年僅45歲的慈安太后暴病而死! 慈安死于光緒七年(1881年)三月初十,她從發病到死亡,只經歷了24個小時,她死得太突然了。

慈安死前沒有任何征兆,三月初九,她只是身體不適,結果在第二天晚上就死了。她死得過于突然和蹊蹺,朝野上下議論紛紛,紛紛懷疑是慈禧謀殺了她。但清史專家通過對大量史料進行分析和論證,為慈禧洗脫了罪名。專家認為,慈安死于

腦血管疾病急性發作。當時人們對這種疾病認識不足,所以才會懷疑慈禧。

慈禧雖然不是導致慈安暴死的真兇,但有關慈安暴死的種種疑團卻彌漫了整個宮廷,慈禧很郁悶,也很無語。在這種情況下,她很難顧及張之洞的升遷問題。

慈安去世不久,慈禧決定廣開言路,推行仁政。張之洞認為這是一個良機,于是又以加強東南海防和西北邊防力量為由,給慈禧上了一道有關朝廷大員任免的奏折:"東南海防重在兩江,可兩江總督兼南洋大臣劉坤一年老體弱,不能勝任兩江防

務。而湘軍水師統帥彭玉麟(1816-1890,湖南衡陽人)卻能征善戰、屢立戰功且精力充沛,堪當此任。"

"西北邊塞重在防守,左宗棠一直督辦新疆軍務,他忠勇可嘉,可陜甘總督曾國荃(1824-1890,湖南雙峰人)遲遲不到任,加上他最近連喪一子一侄,所以他更無心西北防務。浙江巡撫譚鐘麟曾擔任過陜西巡撫,他對西北的情況很熟悉,可擢升他

為陜甘總督。另外,左宗棠的部將張曜也很忠勇,可令他幫辦西北軍務。"

張之洞的這項人事任免建議十分中肯,慈禧照章采納。從表面上看,他舉薦了彭玉麟、譚鐘麟、張曜,自然是和他們拉上了關系;他參劾了劉坤一和曾國荃,自然是得罪了這兩位元老,其實不盡然。

張之洞上這道奏折,正合朝廷和慈禧之意。他在上這道奏折之前,就捕捉到了慈禧對這幾個大員態度信息。原來,在張之洞上疏之前,彭玉麟就上疏參劾劉坤一"耽于逸樂,精神疲弱,于公事不能整頓","廣蓄姬妾,稀見賓客,且縱容家丁,收

受門包(紅包)",等等。

看到這道奏折后,慈禧十分為難,因為彭、劉二人均為元老重臣,她無論得罪誰,結果都不好,于是置之不理。其實她內心是想罷免劉坤一的,只是因為有所顧忌。慈禧的這種心思被張之洞窺知,他上的那道奏折,恰如其分,深合慈禧心意。

不久,慈禧召劉坤一進京謁見,并令彭玉麟出任兩江總督。劉坤一知道彭玉麟參了他,也知道張之洞又在背后點了一把火,他很生氣,索性以養病為由鄉居起來,直到九年之后,他才出山,再度出任兩江總督兼南洋大臣。

彭玉麟參劾劉坤一并不是出于私心上位,上任兩江總督不久,他就遞交了辭呈,返回原任。隨后,朝廷便調任左宗棠接任兩江總督兼南洋大臣。在這件事情上,張之洞確實得罪了劉坤一。不過不要緊,劉坤一算得上是正人君子,他雖然忌恨張

之洞,但他一點兒也不小人。

在西北大員任免建議方面,張之洞看似得罪了曾國荃,其實他是成全了曾國荃,曾國荃打心底感謝他。曾國荃是曾國藩的九弟,人稱曾老九,他同哥哥曾國藩一道,在鎮壓太平天國等農民起義軍中建立了不朽軍功,他厥功甚偉,脾氣又臭又

硬。張之洞哪兒敢得罪他?

曾國荃自打接到陜甘總督的任命通知后,一直拖病不上任,慈禧知道他是嫌棄西北地區寒冷貧困,故意為之,可她很難辦,因為曾國荃同他哥哥曾國藩一樣,都是朝廷的有功之臣,他在鎮壓天平太國等農民起義軍中,屢立戰功且傷痕累累。

正是考慮到這一點,慈禧才沒有難為他,但除了曾國荃之外,陜甘總督一職沒有合適的人選,看了張之洞的建議后,慈禧頓時松了一口氣。于是,她馬上把曾國荃調往山海關督辦軍務,并擢升了譚鐘麟和張曜。

張之洞上的這道奏折,既拉攏了和幾位大員(劉坤一除外)之間的關系,也深度契合了慈禧的心意,慈禧再次對他刮目相看。

● 慈禧需要"曾國藩"通過推翻東鄉慘案、力阻崇厚賣國、扳回午門冤案這一系列重大事件,慈禧越來越看好張之洞,她始終沒有放棄破格提拔張之洞的想法。隨著張之洞的表現越來越出色,她的這種想法也越來越強烈。她似乎從張之洞的

身上,看到了一個人的影子:曾國藩。

40年前,鴉片戰爭爆發,帝國內憂外患,道光皇帝慧眼識珠,重用曾國藩。曾國藩不負厚望,他竟然光著屁股,走進國庫,清查庫銀,立了大功。后來,他在一夜之間由四品官升為二品大員,連升四級,一時輿論嘩然。

然而,山西是個爛攤子,比及其他省份,山西的政治更加黑暗,官吏更加腐敗,百姓更加貧困,稅捐更加沉重,民風更加頹靡……

慈禧把這么一個爛攤子扔給張之洞,是對他的考驗呢,還是把他架在火爐上烤?對于這個爛攤子,他該怎么收拾呢?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958660.html

相關閱讀: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女皇帝竟然是她!陳碩真簡介
明英宗朱祁鎮:成蒙古人的俘虜卻感動了蒙古人
段祺瑞的傳奇一生:他怎樣從炮兵之王做到總理的
永樂大帝為何用兵如神?朱棣打仗的本領是誰教的
漢昭帝的孝昭皇后上官氏:漢代年齡最小的皇后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