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盛:一路走來
傅盛簡介
傅盛生于江西,學于山東,起步于廈門,入行于北京。他來北京本為考研,迫于生計,走入。2002年,傅盛參加3721,開始隨著周鴻?,一直到雅虎,再到奇虎,從一線員工做到360安全衛士總經理。
2008年8月傅盛從奇虎離任,后轉做投資。翌年9月,傅盛創建可牛影像,并在與前東家奇虎簽下的18個月競業制止協定期滿之后,推出可牛殺毒,從新殺回互聯網安全范疇。直到2010年11月10日,可牛與金山安全合并組建金山網絡,傅盛出任CEO。
傅盛到目前為止的職業歷程,繞不開兩個人:周鴻?與雷軍。前者將其帶入安全軟件行業,成其之名,又敗其之功,將其推離行業,并恩怨情仇相衍,成為讓人看不清的“羅生門”;后者為其投資,將其拉回安全軟件行業,并將其推至金山網絡CEO之位,堪稱賞識有加。
時也?運也?人也?站在2012的門檻上,傅盛總結其已知人生有四個主要的點,一是入對行(IT行業),二是做好產品(360安全衛士),三是創業可牛,四是做金山網絡CEO。他還強調“勢”——時事造豪杰,“勢”是環境,是先決條件,沒有“勢”其余都免談,個人有多大能力都是白搭。
我的成長特殊草根
去年(2011年)5月,我回了一趟母校,拜會恩師。恩師看著我說:“以前有句話,‘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當初想來未必準確。更多的時候,是‘舞臺有多大,心才有多大’。一個人的成長依附于環境,如果當年你抉擇留校,我相信今天看到的一定是完全不同的你。”對恩師的這番話,我深認為然。
和那些出生名;蛘吆w的互聯網精英們比擬,我的成長特別草根。
我生于1978年,在江西長大,在山東上大學。1995年考到山東工商學院(當時稱為中國煤炭經濟學院),完全是一場意外。那時是先填意愿再測驗錄取,這所大學是我順手填寫的第二自愿,想不到竟真被調解到這里。
榮幸的是,當時雖是三流學校,卻有一流老師。一位英語老師對我說:“大學,是你成為你想成為那種人的地方。”因為這句話,大學期間,我一直盡力做自己想成為的那種人。
我的專業是信息管理與信息體系專業,是學校獨一與盤算機沾邊的學科,我對計算機的興致就是從專業課中培育起來的。當時的電腦并不遍及,學習電腦不是輕易事。為了接觸系里辦公室唯一的電腦,我把鍵盤對應的26個字母寫在手指上,訓練“無機”盲打,進步打字速度,并自動承當輔助老師和同窗打印資料的工作。
后來,我還創立了“電腦技術協會”,最后這個協會發展成為這所大學唯一的省級優良學生社團。我通過這個協匯聚集了一幫喜好電腦的同學,邀請校外人士來做技術講座。那時候我們講的技術都是很基本的,什么是486的CPU了,如何裝置windows系統了……比較高等的交換就是C語言編程,都是我們自學的。大二的時候,我們協會給學校做了一套有3D動畫、語音、字幕先容的多媒體演示系統,國度教委在考察我們學校時看到,給了我們極大的嘉獎,傷感日志。
我在大學里基礎上長短常好的學生,所有能拿到的聲譽,什么省級三好學生啊,省級學生干部啊,都拿到過。1999年畢業時,院長親身來和我談,盼望我能留校,待遇很不錯,最終我謝絕了。我那時候想的是這個破學校我待夠了,我一定要出來改變世界,成果出來以后發現事實很殘暴,F場應聘,簡歷都投不出去,因為學校的名字太差,別人都沒據說過。
后來我去了廈門的廈華電子,這是我的第一份工作。當時,廈華盤算鑒戒DELL的營銷模式做電子商務,我是電子商務部的負責人。但1999年互聯網都崛起沒多久,B2B的電子商務環境并不成熟,注定了我不能做出什么成績。(注:這是傅盛提到的一個“勢”——環境)那時的還沒想過做什么IT互聯網,我以為我當前會是一個治理型的人才,就只想著往這方面靠。
2001年,我就來到了北京。來北京的目的不是找工作,而是想考MBA,給自己鍍層金,因為學校切實是太差了。到了北京之后我發明北京的物價比擬高,為了贍養自己,我不得不找了份工作。我在北京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北京國信貝斯軟件公司負責開發企業全文檢索技巧。
第二年,我跳槽到了3721,在這里,我趕上了周鴻?。
360時代執行力
我是個愛憎分明的人,恩是恩,怨是怨,他也有他的個人魅力和值得學習的處所,否則他今天在市場上也不會獲得這樣的成功。但是他也一定有他自己的問題,否則我也不會離開。
對周鴻?我是挺的。但是,第一,感恩這種心態是一個人單方面實現的,你不能永遠活在這種狀況中,那樣就成了我一輩子欠你的,成了你的精力奴隸。我還是覺得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我的感恩是自己的心理狀態,到達一種內心安靜就足夠了。
第二,感恩應該是彼此的。我今天能走到這一步,是因為我在那家公司工作錘煉的閱歷,我當然感恩。但是我也為那家公司創造了價值,如果沒有我,流氓克星還是叫做流氓克星,而不是今天的360安全衛士。另外如果不是我把360安全衛士的價值做出來,周鴻?也不會看到,就不會有后面一些產品鏈。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你造詣了我,我也成就了你。
周鴻?在做事情的執行度是非常強的,我在前面有三年的時間和他一起共事,在執行度上從他身上學了很多東西。
今天的周鴻?可能會有很多改變,但是我在的360時代,周鴻?實質上并不是一個產品經理。周鴻?是一個非常聰慧的人,他會在很多點上學、借、試,但是可以回想在360之前的3721時代,有沒有一個真恰是用戶愛好的產品?這是我內心最老實的評估。
恩怨瓜葛不是一場可以策劃的事,我與360的罵戰不是謀劃出來的。如今,這種恩怨也差未幾停止了。我待人接物仍是很隨和的,然而,如果你說我在一些事情上面不想贏,或者說樂意吃虧,確定不是真的。一個人想做成點事情,沒有好斗的性情是不可能做成的。我跟周鴻?的這種恩怨,如果我真的想要去鬧的話,分開360的時候是最好機會。那個時候鬧對整個團隊的影響力完全不是十八個月后甚至兩年后所能比的。
每個人都會有沖動,我不會因為這種激動去成心的沖破某種底線,這些也不是我刻意炒作,我很不想去招惹這些事情。其實,我還是比較偏向于去做一個簡略的產品經理,能夠把一個產品做好,產品是你最好的聲音。我覺得以后就拿產品去談話,不想再在個人問題上說這些恩怨。
實際上與360的這場罵戰也不會造成什么主流影響,大家就當笑話看了罷,一點也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如何在產品和業務上找到打破口,在這個市場上取得成功。我記得傳里面有一句話,你們就算再次證實我是一個忘八,那又怎么樣呢?我對這件事情的反思是,反正這事過了也就算了,以后再也沒有這些方面的糾紛,已經了結了。
在金山網絡,我肯定有信念做出比360安全衛士更好的產品,人老是在一直的超出自己從前的一個影子。但是有時候人生就像打牌,你能打成什么樣取決于你抓到的牌。抓牌有的時候憑一點點福氣,你只有堅定不移,必定會抓到好牌打出去。在360時期,我多少乎是在一個很懵懂的時候抓了一手好牌,而后趁勢把它打了出去。
捉住一個勢
離開奇虎之后,我碰到了雷軍。我對雷軍的感情,到今天都是百分之百的感激。我在雷軍身上學到了良多。
方才我說過在周鴻?身上學到了履行力,但沒有學到視線。雷軍教我什么叫視野。所謂視野就是站在一個真正的高度去看事情,做事情。雷軍給我講了一些話,讓我茅塞頓開,讓我也不斷地學會盡量站在一個高度去看問題,這時候你的思路就會不一樣。人所有的成功都來自于辦法論,而雷總的方法論已經到達了一個高度。
我第一次見雷總是我離開360以后大略一個多月,由別人介紹。為什么我覺得他是一個好的產品經理?是因為他們做小米的時候,每次見他都在用不同的手機,每次都跟我講這個手機那個利用,他也跟我深度地解讀過一些蘋果的準則。今天小米的成功或者說這種著名度,不是偶爾的,是瓜熟蒂落的。這都源于他對產品的深入的懂得,然后抓住了一個“勢”,找到一個市場,最后做出來,而不是撞出來的。
有人覺得小米手機的名氣實在就是雷軍自己的名氣,我覺得那是不可能的,這種見解異常浮淺。個人的影響和產品自身的影響是不能等量齊觀的。周鴻?剛開辦奇虎的時候也很著名氣,但終極奇虎的搜尋最后反而沒有成功。
創業是一個巨龐雜的事情,隱含了無比多規律的事件,每個創業團隊可能都會有本人特別的一方面,每一次創業就像盲人摸象一樣。有人騎著自行車去創業,有人賣了車才干創業成功,而有人開著奢華車也能創業勝利,咱們每次都在摸象腿。( )雷軍的創業方式論為什么是已經達到一個高度,由于他看準了創業的一些法則,這個規律就是最大的市場、最肥的市場,不在大市場,你不市場的勢;另外大市場里面競爭格式要有機遇,是藍海。
雷軍教我的許多方法論是真正做企業所須要的,而我在360階段更像一個純潔的產品經理。
金山網絡是我的再創業
現在,可牛合并到金山平安已經由了一年了。作為合并后公司的CEO,我感到我不是被收編而是再創業。
有句話叫做“一山還比一山高”,跟著一些事情的過程,你會發現你遇到的變化也在不斷變化。
我在360的時候,從只有4個人的團隊開端,把毫無名氣的360安全衛士在兩年的時光里做到一億多的用戶,那時候心坎就覺得自己做的已經很極致了,不會再想到這款產品能做到今天這么大。簡直所有人,包含周鴻?、馬化騰都沒有想到360會做到今天這個樣子容貌。
而后我出來創業做可牛。找方向、談融資、招人,每個進程都挺艱苦。后來可牛和金山保險合并,我又看到跟前面兩次完整不同的世界。
這里面有兩點。第一,全部互聯網安全局面發生十分宏大的變更,競爭對手在超高速發展,甚至上市,外部競爭變得異樣劇烈。在這種競爭下,傳統安全廠商的個人市場消退很快。
第二,金山網絡一成破就是400多人,我還沒有過這么多人的管理教訓。而且這400多人不是一個從小帶到大的步隊,它是兩種企業文明的相遇。
所以可牛與金山安全合并的難度,客觀來講超越了我的預期。但是我屬于那種無知者無畏、初生之犢不畏虎的人,秉著這種立場我迎難而上。新的金山網絡實際上是一家創業公司,我們還是在創業的途徑上在前進,需要的是創業者,幸好我沒把金山網絡CEO這個角色當成一個職業經理人。
所以2011年讓我總結的話,我認為我的心路過程用“一山還比一山高”或者“一山更比一山難”來形容最好。所幸的是,解決這些問題的情形假如用分數來表現的話,我覺得我能夠合格。
創業做事勢在人先
我是唯物主義者,但是我信任“勢”。所謂時事造好漢,勢在人先。這個“勢”就是時機和環境,是先決前提。沒有“勢”,個人有多大才能都是扯淡。
所以,在創業的過程中,掌握行業變革趨勢很重要。實際上所有事情的成功都是行業變更帶來的。喬布斯再牛,他回到蘋果公司以后做的第一款PC還不錯,但第二款也是只達到了預期的一半,未能挽回股價下跌的趨勢。后來喬布斯憑借iPod翻身,憑借的則是音樂市場的行業變革,以后的iPhone和iPad都是一樣。到今天,固然他的東西都設計很完善、很美麗,但他的PC不是最主流的。
有些勢可以累積起來。比方做產品,最難的是從0到1,一旦你沖破了一個階段之后,就完全不一樣了。這種勢累積起來后,就會勢不可擋。就是說不論什么東西,你不必改,天天就出產,這一年都會再到一個頂峰,因為它已經構成一個雪球效應,現在沒有人推它,它也在往前滾,還在不斷的大。你只要在適合的時候續力就可以。
網絡安全的“勢”是存在的,因為安全是人和人之間的奮斗,制作安全問題的人不是吃干飯的,總會在那里憋出一點貨色,這局部人是永遠存在的,而且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所以說安全問題會一直存在,從PC互聯網到始終到挪動互聯網。就拿最近的密碼泄漏事件來說,我覺得這個事件就可能造成安全行業的“勢”,可能也會轉變海內的部門安全生態鏈。
在傳統安全行業我們還是有機會的。我曾和騰訊的開創人聊天,我們一致的見地是,不以在一個領域以毀滅對手為目標,而是應當發明一個更好的競爭環境和秩序。我們在這個環境里面能發出自己的聲音,并且可以去影響這個行業,就夠了。如果這個目標可能達成,某種意思上金山毒霸就成功了,你不能尋求所有的產品都要必需是百分之八九十的籠罩率。一個行業,只要我在就寸草不生,這未必是件好事情。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zhi/110354.html
相關閱讀:“八一勛章”候選人王剛的勵志故事
西安東盛集團郭家學的勵志奮斗故事
蓋茨:我從巴菲特身上學到這三件事
劉德華:給世界一個微笑
2011中國經濟年度人物:史立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