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6日凌晨,移動醫療企業“春雨醫生”創始人張銳因病去世。據知情人士透露,張銳過世主要因過度勞累,誘發心肌梗塞。
多位互聯網人士對張銳的離世深表惋惜,同時提醒創業者,要關注身體健康,只有擁有好的身體,才能更好的努力奮斗。
張銳,70后,安徽人,中國人民大學生物學學士,新聞學碩士。《京華時報》前新聞中心主任、網易前副總編輯。
年離職創立春雨醫生。當年11月份,進行了A輪300萬美元融資。
年11月,春雨醫生APP正式上線。2012年9月進行了B輪800萬美元融資。
2014年8月,春雨獲得5000萬美元的C輪融資,創下國內移動健康領域最大的一筆單筆融資。
根據張銳之前透露的數字,目前,春雨醫生上已累積有5800萬注冊用戶,10萬名二甲以上醫院的醫生,每天在線問診量超過8萬,有1萬活躍醫生,月活躍數領先于行內其他產品。
轉載一篇肆月傳媒CEO吳婷紀念張銳的文章:創業是一種理想
紀念張銳:創業是一種理想
作者:吳婷
秋漸涼,寒風吹動窗外的柳葉,沙沙作響。它們輕輕地帶來了張銳離世的消息。震驚,顫抖,慟哭,不愿意相信,我的那位好知己是真的走了。我給他打電話,發微信,求求他告訴我他還活著。
如果他沒有和往常一樣熬著夜,或許他不會心梗,還能如以往看到今天的太陽,還能赴約我的年會。張銳不是世俗的商人,他真誠而憂郁,他大量閱讀、作詩、會彈吉他、喜歡李志許巍,他張口說的話能直接轉寫成漂亮的文章。十年前他在DoNews上的blog寫著“新聞是一種理想”,那時起他就是我從事新聞行業的啟蒙人,今天我流著淚翻出來重新讀,依然能感受到他對每一件事哪怕一篇文章的極致認真和拼了命的用情。這就是他要熬夜的原因吧,他總是給自己設很高要求,他需要更多時間。
張銳比我大一輪,我們相識的前三年,我一直叫他張老師。張老師對我的點撥指教,整個都是在批判中進行的。2006年夏天第一次見面,他請剛畢業的我在京華時報食堂午餐。他那銳利的雙眼毫不客氣地直視我:“想做媒體,是因為渴望真相還是有虛榮心?”我寫了一首送給男朋友的歌詞請他幫忙過目,他說“辭藻華麗,但很虛偽�!蔽医K于做了夢寐以求的記者崗位,給他看我的輿論監督作品,他說,“另一方的聲音在哪里?不合格�!蔽液裰樒�,保持著和張老師的聯系,人生獲得迅速的成長。獨立思考,廣泛論證,只做最好,獨樹一幟這些都是張銳直接給我的影響。
企業家精神,指的是想人不敢想,做人所未做。張銳是文藝青年,也是典型的企業家,細微察覺到紙媒的式微,便立即離開《京華時報》新聞中心主任的位置,轉戰互聯網;在網易擔任副總編輯期間,門戶平臺當道,他早早看到了視頻內容的力量,一手打造了網易公開課;PC端風頭正勁時,嗅覺靈敏的他又預見到移動端的價值,創辦了網易新聞客戶端。這些都是創舉。
2009年他曾經托網易同事許曉給我打電話,邀請我從安徽電視臺離職出來到網易工作。他們看好我,要把我打造成中國互聯網第一主播。那時還沒有這個概念,我拒絕了,畢竟強勢的傳統媒體眼里是放不進互聯網的�,F在想來又是個很超前的意識。
我在安徽臺做記者期間曾采訪過一個骨癌患者,那個男孩英俊陽光、夢想是當歌手。我深深喜歡他,不舍得他離開人世,難以想象,我帶著那個男孩和他的家人從安徽界首的老家來到北京的醫院治病,幾周后,男孩在京病逝了,葬在八寶山。我打電話給張銳,哭得身心俱碎。張銳拉著我到后海,陪我喝了一杯又一杯,給我擦眼淚,狠心批評我用力過度,第二天他給那個男孩買了一件下葬的體面衣服。那是我人生中一段糟糕的經歷,他是唯一陪伴我的人,陪伴我經歷了別人的生死。
年初,在中關村的十字路口,張銳跟我說他打算離開網易,創業做移動醫療。我說你瘋了嗎?你的一生應該奉獻給內容,你的情懷應該屬于內容,彈吉他、寫文章、妙語連珠,這才是你。他說他要做更有顛覆性的事情,真正改變改善人們的生活,互聯網唯一沒有被開墾的處女地就是醫療�?�,為什么是你來做?因為我的父親是醫生,我了解痛點,我也懂互聯網,并且,我融到資了。
沒有人摁得住他的情懷與格局,對于社會的不完美,他心中有大寫的不服。張銳創業、從商,這或是上帝塑造他的必然結果�!坝H,給個好評吧�!边@是他創業初期始終掛在口頭的話解決醫療資源不均,解決醫患矛盾,把春雨醫生變成醫生的淘寶店,患者滿意了,張銳就滿意了。
創業險惡,一旦開始,就沒有終點。張銳作為創始人要為事業負責,為股東負責,為員工負責,為持續改變醫療環境負責。如果當初沒有拒絕BAT的橄欖枝,張銳或許不會那么焦慮。如果不是遲遲難以盈利的O2O項目,張銳或許不該每天為錢所愁。在握有9000萬用戶,估值12億美金時他還告訴我,他常常反復做同一個夢:獨自走在細細的小路上,兩邊都是萬丈深淵,深不見底。
西北四環的千尋咖啡是我常帶家人朋友休閑的去處。張銳為了滿足他妻子的夢想,在公司樓下開了這間西班牙餐廳。年初我和他說,《我有嘉賓》對張銳的采訪就在這里進行吧。他卻說,不要采訪我,采訪那些勢頭更勁的公司,他們能為你加分。你再給我一些時間。
我最后一次見他,是今年8月,陪他和劉慶峰、馮侖幾位錄制一檔節目。錄制散場已是12點,他堅持要開著新買的特斯拉帶我在長安街兜風,他說,我們很久沒有這樣好好聊聊了,你現在也不需要我的幫助了。其實真沒有,那天他說的每句話還在一如既往地點亮我。他和我說了很多創業中的秘密,比如我們是在用生命創業所以不要過多關注投資人的感受,否則自己會很有壓力;比如要想一想普利策的那句“船頭?望者”,要學會站在未來看現在的事業;比如下一輪融資之前我要達成的細碎目標是哪些。和他的談心也促使我產生了10月份年會的主題,創業中那些不能說的秘密。他說了春雨的近況,最樂觀會如何,最糟糕會怎樣,接下來的計劃是什么,但他沒有說他要離開我。
我清楚地記得,在當天那期節目錄制的間隙,他上臺對觀眾做了一段即興演講,關于創業者的心態。“有時當你呆呆看著窗外的樹葉,它們被風吹過時沙沙作響,那似乎是對你的嘲笑聲�!庇^眾都驚呆了,這創業者,好有情調。這正是我了解的張銳,情懷和理想,始終住在他的身體里。
敲著這些文字,我的淚水一直沒有斷。春雨何時能IPO從來都不是張銳的目標,但張銳實踐改變的理想已經可以刻在墓志銘。此刻窗外的樹葉沙沙作響,那是張銳你帶來的嗎?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zhi/1147896.html
相關閱讀:值得投資的創業項目
李想:80后創業者的七要點
蒙牛老板牛根生創業故事
章光101趙章光:赤腳醫生創造財富傳奇(一)
創業故事:蘇大“面膜姐”創業月入4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