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關于80后互聯網創業的故事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創業勵志 來源: 記憶方法網

  人們總是認為20多歲的年輕人幼稚、驕縱、享樂、浮躁、桀驁不馴,然而有這么一批80后,卻以自己的果斷、堅持和創新開始了創業之路。他們不談父輩雄厚的財力,只想通過努力來證明自己。下面是關于80后互聯網創業的故事,歡迎閱讀。

  陳豪:一人橫跨六家企業

  1982年出生,商人兼投資人

  陳豪2005年畢業于上海華東理工大學,獲得管理專業學士學位。他從大學開始創辦自己的第一個公司,現管理著涉及互聯網、新媒體、無線增值、高分子材料等行業的六家企業。更是藍海天使資本管理合伙人,藍海創投董事。

  見到陳豪的時候,他正在浦東一家咖啡廳內的靠窗座位前把玩著筆記本。和王成錦一樣,他有著和年齡不相稱的深沉。無論是交談還是看電腦,他好像一直在思考問題,一句"你想了解什么?"開始了當天的采訪。

  偷懶時覺得良心不安

  進大學之前,陳豪就對自己大學四年有了規劃:大一讀書,大二實踐,大三創業,大四開拓市場。與很多輟學創業的經歷不同,陳豪認為學習是必經階段,實踐需要知識支撐。

  "計算機對于我不是難事,但英語令我很頭疼,不過我確定了一個目標,偷懶的時候就會覺得良心不安。"有這樣一份堅持,大一他就通過了英語四六級和計算機二級等眾多等級考試。

  "我喜歡把目標都告訴朋友的人,要做一件事情,就告訴周圍的人,這樣為了不丟臉也會去努力。但是剛開始還是很迷茫,不知道要創什么業、怎么創業,也想過考公務員、想過考研。"和其他人一樣,陳豪也有過迷茫和猶豫,不過真正的不同是,對于認準的事,他一定要堅持到底。

  陳豪的"創業之路"從賣舊書開始:5毛錢一斤。和收舊書的叔叔伯伯混熟了,陳豪就直接從他們的垃圾攤里把別人可能需要的舊書挑出來,以每斤多出幾毛的價格從他們那回收,分類整理后,在學校食堂、宿舍等地方貼宣傳單,書按新舊程度以三至五折的價格出售,當時接到的需求電話很多,利潤也算可觀的。

  "那時候每接到一個要買書的電話都會很興奮。"賣舊書算不上什么創業,不過卻讓陳豪對怎么賺錢有了些許的概念。

  意識到賣舊書這個項目不適合長久經營后,陳豪在學校租了兩間店鋪,開起了"雜貨店"。"衣服、書、化妝品,那時候基本上學生需要的東西都賣。"由于店鋪不需要陳豪自己打理,陳豪有了更多的時間去考慮另外的項目。

  一月利潤10多萬元

  浙江校園流行的一種20元可以發1000條短信的學生卡,有點經商頭腦的他一聽到這個消息就覺得有戲。他把這種短信卡拿到華東理工校園去賣,賺得了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桶金。

  "那時候覺得年薪十萬是很高的薪水,從來沒有想過賣手機卡能賣那么多錢。"陳豪很興奮,甚至為這個校園打折卡項目注冊了一個公司,還推出了"愿推此惠及天下?熏 無遠無近同欣欣"的宣傳語。

  "大學生創業,廣告語都那么“高雅”"記者打趣道。

  不過大學生的精力畢竟有限,這個項目最終交給了其他幾個合伙人管理。由于意見分歧和管理問題,這個"優雅"的項目最終宣告失敗。"到畢業的時候,我分到公司的兩條板凳和一塊白板。"陳豪說,花錢買了一個教訓,知道了選擇合作伙伴的重要性。

  有所失必有所得。賣卡的時候,陳豪得到一個反饋情況,百元的新卡內總會少一、兩塊,這錢去了哪?"被SP服務商扣除了。"這個答案讓陳豪立即決定要從事SP行業,成立一個SP公司。

  "那種興奮跟大二時發現賣舊書機會很像。"盡管如此,因為上次的教訓,陳豪為了等一個好的合伙人等了半年。

  一邊是高薪加中層的職位,一邊是前途未知的小公司,陳豪心儀的合伙人一開始不答應跟他一起創業。一邊做著創辦公司的前期準備工作,一邊隔三差五地去和這個未來的合伙人交流是大四時的陳豪樂此不疲的事。

  "經常跟他聊到凌晨,宿舍關門回不去,就睡在自己小店的板凳上。一天,跟合伙人聊到半夜12點后,他讓我回去等電話。"在小店內根本睡不著的陳豪,早上迷迷糊糊快要睡著的時候,終于等來了合伙人愿意加入的電話。"我當時真的很激動,游說他等了半年。"

  事實證明,這半年的等待是正確的,由于合伙人豐富的經驗和客戶的意愿,公司開張第一個月,就產生了10多萬元的利潤,營業額達到千萬元,現在依然有著穩定的收入。

  轉身成為天使投資人

  陳豪接著又創辦了高分子材料的塑料公司;引進風投創辦了一個團購網;其他創辦的企業涉及文化傳播、環保節能等多個行業。但陳豪并不滿足一直從事的商人角色。如今,1982年出生的陳豪被一家注冊在英國的投資基金相中,出任后者的執行合伙人,管理著3000多萬美元的天使基金,轉身變為一位投資者。

  "我主要選擇種子期的項目投資,投資金額都在500萬以下,投資風險較低,而傳統項目發展的中后期階段,要價很高,投資價格無法反映真實的項目價值。"陳豪這樣解釋自己鐘愛種子期項目的原因。

  陳豪現在的目標不是做企業家,不是創業,而是從一個資深創業人轉變為投資人。做一個合格的投資人,他將漸漸淡化手上的經營項目,不再插手管理,專注扮演好投資人這個角色。

  王成錦:飯碗網,幫流動人口找工作

  1985年出生,創業經歷N次

  擔任過三家網絡公司創始人的王成錦更像一個哲人。

  員工都比老板大

  "外面很冷嗎?"見到王成錦的時候他在位于中山南路自己的辦公室里踱著步子,辦公室面積不小,老板椅不小,電腦主機箱也不小。

  當記者問及員工的年齡時,王成錦想了想回答:"好像都比我大,哦,除了有一個比我小兩歲。"

  2000年,王成錦還在讀初中,那時候同學間缺少互動的平臺,他就試著用記事本、frontpage上傳自己制作的東西,用聊天工具半夜傳給同學朋友看。

  "開始有了一些效應,我就發傳單。"他的第一次創業就是從互聯網開始的,不過王成錦并不熟悉互聯網技術,點來點去也就五六個頁面。

  真正的轉折發生在幾個月后,因為廣泛地派發傳單,一個小王成錦3歲的初一學生主動找上門,這個學弟在計算機方面是個厲害角色,結果一個做技術,一個做推廣,"肯肯網"就這樣運作了起來。

  學生網站在當時很流行,但王成錦從沒想過在肯肯網上盈利,所有創立網站所需要的資金都由自己負擔。"說白了,就是個人網站,一個服務器,一年也就幾千塊。"王成錦對于第一次創業過程輕描淡寫道。

  "個人網站很多都是半途而廢,我也是其中之一"。由于出國留學的原因,王成錦第一次創業歷程就此結束。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zhi/1298804.html

相關閱讀:章光101趙章光:赤腳醫生創造財富傳奇(一)
值得投資的創業項目
創業故事:蘇大“面膜姐”創業月入4萬
蒙牛老板牛根生創業故事
李想:80后創業者的七要點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