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勵志人物:魯冠球的第一桶金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勵志人物 來源: 記憶方法網

  :魯冠球的第一桶金
  
  魯冠球
  
  年紀:64歲
  
  時光:1969年接管寧圍公社農機修配廠
  
  第一桶金:萬向節
  
  人最大的敵人是自己,最難克服的也是自己,把持人的物資愿望有利于磨難自己的意志。當企業家如果光會吃苦,傷感語錄,早上圍著車子轉,中午圍著盤子轉,晚上圍著裙子轉,企業家就不成為企業家,是敗家。
  
  魯冠球:被逼上梁山的小鐵匠
  
  2007年,在接收一家美國媒體的采訪時,萬向團體董事長魯冠球這樣說明自己當時的創業念頭,“如果你誕生在教室里,那么你當前就能夠在那里讀書,假如你從前是一個農夫,那么就一直會是農民,而我不想始終當農夫,我要想所有措施跳躍龍門。”
  
  魯冠球出身在浙江省蕭山市寧圍鄉,在上海一家醫藥工廠工作,收入菲薄,他跟母親在清苦的城市,日子過得很艱苦。15歲輟學后,經人幫忙,魯冠球被先容到蕭山縣鐵業社當了個打鐵的小學徒。
  
  但三年后,因為精簡職員,他被解雇回鄉村。不服輸的魯冠球決議創業,“沒想過要當企業家,我辦企業是逼上梁山。”當時他看到鄉親們磨米面不便利,而本人對設備很感興致,便籌錢購置裝備,創辦了一個沒敢掛牌子的米面加工廠。( )后來由于制止私家經營,加工廠又被迫封閉,為了償還債權,魯冠球不得不將三間老屋子變賣。
  
  固然受到打擊,魯冠球并未廢棄。因為“停產鬧革命”,當時人們連鐵鍬、鐮刀都買不到,自行車也不處所修。在經由15次申請之后,魯冠球開辦了一個鐵匠鋪,很快生意紅火起來。到了1969年,由于政府請求每個城鎮都要有農機修理廠,富有教訓且有些名氣的魯冠球被公社邀請去接收已經破敗的寧圍公社農機修配廠。其間除了治理農機修配廠,只有能賺錢、做得了的謀生,魯冠球都做了嘗試。
  
  之后10年間,靠作坊式出產出的犁刀、鐵耙、萬向節、失蠟鑄鋼等形形色色的產品,魯冠球艱巨地實現了最初的原始積聚。1978年春,魯冠球的工廠門口已掛上了寧圍農機廠、寧圍軸承廠、寧圍鏈條廠等多塊牌子,員工也到達了300多人。由于看到中國汽車市場開端起步,魯冠球調劑公司策略,集中力氣生產專業化汽車萬向節。當年秋天,他將工廠改名為蕭山萬向節廠(即今天萬向集團的前身).
  
  在1980年的全國汽車零部件訂貨會上,雖被謝絕入場,但魯冠球并不放棄,在會場外擺起了地攤。在聞聽會場內正陷入價格拉鋸,他便張貼廣告,以低于場內20%的價錢,銷售自己的高品質產品,很快廠家便涌出場外交易。萬向此役取得了210萬元的定單,魯冠球成為最大名鼎鼎的大贏家,打出了名氣。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zhi/156266.html

相關閱讀:2011中國經濟年度人物:史立榮
西安東盛集團郭家學的勵志奮斗故事
蓋茨:我從巴菲特身上學到這三件事
“八一勛章”候選人王剛的勵志故事
劉德華:給世界一個微笑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