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河磁體董事長戴炎:從書生煉成億萬富豪
人物印象
同所有工作職員一樣,今年46歲的戴炎,身著藍色的工作服,戴著一副細邊眼鏡。書生獨占的氣質,配上重慶人特有的開朗,讓他看上去更像是一位大學教學。他帶著成都晚報記者邁入河漢磁體的會議室,記者即時就被3組不同年代的沙發吸引住了。“這組沙發是咱們1993年剛創建時添置的。”天河磁體董事長戴炎指著門口的一組舊沙發向記者介紹道。戴炎說:“辦公司就是要整齊、高效、節省。”
他有著書賭氣質,曾是一位大學老師。但就是這位“書生”,憑借專利技術讓本人的公司順利上市。根據2011年6月30日銀河磁體頒布的十大股東情形表中所示,戴炎持有5425.79萬股,依照昨日星河磁體每股25.30元的股價盤算,戴炎目前持有股權折合國民幣13.73億元。
他的機會
一次偶爾的機遇,他旁聽了一次會議,接觸了革命性的新資料——磁體。
做出新產品,取得專有生產技術認證
戴炎告訴記者,自己在1986年從四川大學材料學本科畢業之前,為了實現畢業論文前往沈陽金屬材料研究院。在撰寫論文之余,一次偶爾的機會,他旁聽了一次研究院的內部會議。會上他懂得到,日本和美國在1984年前后分辨創造出一種新型材料,這種材料的磁性,是一般磁鐵的數倍。“這種革命性的新材料,將鼎力推進工業提高,其意思不亞于計算機的發現。”回想起這段舊事,戴炎依然很沖動。1991年在四川大學研究生畢業后,戴炎留校任教,持續專一于新材料的研究。”在無數次的實驗后,他獲得了沖破性的進展,并且在試驗室中做出了可以用于機械的產品成品。1996年,戴炎拿到了占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生產粘結釹鐵硼稀土磁體的專有生產技術認證。
他的干勁
頭天與投資人面談簽下合同,第二天回學校辭職,第三天到廠里上班。
簽下投資合同28歲川大先生辭職
“我們的第一個投資人,是成都銀河產業團體董事長唐步云,那是1993年,當時他39歲,我28歲。”戴炎告訴記者,當時經人介紹意識了銅帶廠的投資人唐步云。在那個要害的下戰書,戴炎告訴唐步云:“我想建一個新材料廠,專門研討、出產稀土永磁體。”( )他還記得自己給唐步云說:“這種新材料用于節能精密馬達,是電腦光驅等產品上使用的不可或缺的組件,我手上已經能夠做出及格的產品……”簡短的介紹后,唐步云竟贊成出資200萬元,并拿出銅帶廠的庫房作為生產車間。就在那個下晝,他們用手擬的投資合同簽了約。趁著這股勁頭,戴炎第二天就回四川大學辭職并搬家。第三天,他開始上班。
記者迫切地想曉得銀河磁體是如何起步的,“說說你們的廠吧,當初是怎么創立的?你又是怎么不當老師改當老板的呢?”此時,戴炎苦笑了一下:“成都銀河新型復合材料廠剛成破時,我仍是個天不怕地不怕的小伙子,當時就是很單純地想把所學的貨色轉換為產品。”
他的磨難
別人根本不相信這是個高科技企業,可想而知貸款、銷售有多災!
艱巨找市場15年后產銷量居世界前列
“剛開端時,我們找過多少家銀行談貸款。別個看見叮叮當當的手工操作,基本不信任這是個高科技企業。”戴炎坦言,啟動初期的36萬元資金,是老大哥唐步云跑斷了腿才貸到的。
但沒想到,有了啟動資金,產品卻賣不出去,免費送別人都不要!本來,粘結釹鐵硼稀土磁體是必需依據甲方請求來定制的。而在應用之前,甲方對生疏的供給商產品必須花大價格測驗。所以,就算是白送的產品,廠商都不樂意用。
“工廠不就開不了工了?”記者的問題讓戴炎再次回到那個艱苦的時刻。他說:“那時候,很難。轉折來自于一個日本客戶。”據他介紹,這位客戶底本是精工愛普森的銷售課長?吹酱餮椎漠a品后和自己銷售的產品“截然不同”,于是他辭職在日本樹立了自己的銷售公司,代辦銀河磁體的產品。也就是他,為公司引薦了第一個日本客戶,客戶竟花了大價錢檢修了產品。檢驗成果合格,價錢還比其他產品廉價良多!客戶立刻下單。
緩緩的,產品有了好口碑。1997年開始,銀河磁體走上了正軌。到了2008年,銀河磁體的產銷量已經是世界第三位。
飛速發展
做夢都沒想到就上市了
“當初做夢也沒有想到,2008年高新西區出臺了中小企業上市的政策。經由2年的籌備,因為財務數據清楚,不危險投資且企業科技含量高,有專利技術支持,上市前的審查十分順利。銀河磁體于2010年10月13日正式掛牌。目前銀河磁體市值到達40,經典名言.88億元。這所有,是我當初做夢也沒有想到的。”戴炎感慨地說。
索尼松下三星都是客戶
“因為領有完整自主常識產權的生產粘結釹鐵硼稀土磁體的專有生產技術跟專有生產裝備系統。當年的‘小偏偏’銀河磁體,用18年時光成為寰球粘結釹鐵硼稀土磁體行業的最大廠家,國度高新技術企業,其產品90%出口。且公司已經成為日本電產、博士、索尼、松下、三星等世界有名公司粘結釹鐵硼稀土磁體元件的重要供應商。磁體用在索尼、松下、三星的旋轉電機上。”戴炎說。
配合者的回憶
看中他的專業和踏實
投資人唐步云:戴炎是專業技巧人員,為人很踏實,就是看中這一點,我才釋懷投資的。然而那時,我已經投資了銅帶廠、蘋果酸廠等3家企業,前后還給戴炎投了200萬元現金,所以建廠初期還須要投入36萬元,只有到處去貨款。到處碰壁后,我不得不硬著頭皮,找到了當時建設銀行(601939)郫縣支行的行長王偉。
他一看就是干實事的
放貸負責人王偉:就在銅帶廠庫房那個“偏偏”里頭,戴炎向我先容了產品。他很耐煩地告知我,這個產品是用稀土混雜上其余的原料壓抑成型,通過充磁當前,這個磁體的磁性基礎上就不會消散;他還說,這種產品大到飛機,下到剃須刀都要用,節能、精細,就感到值得嘗試。在加上戴炎自己一看就是干實事的,于是立即批準給他們貸款。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zhi/156268.html
相關閱讀:劉德華:給世界一個微笑
“八一勛章”候選人王剛的勵志故事
2011中國經濟年度人物:史立榮
蓋茨:我從巴菲特身上學到這三件事
西安東盛集團郭家學的勵志奮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