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學長鼓動創業時,李?才20歲,剛進入武漢大學的經管系念書。這個從前以男生占多數的專業當初已經瀕臨了男女同等,女生的比例將近一半,她們和其余的同齡女生一樣,也喜歡在網上交友,琢磨怎樣把自己的圖片PS得更美麗來吸惹人氣。女生喜歡PS自己的圖片,李?和其余男生的喜好則是PS各種惡搞圖片,或者做一張搞笑的GIF,圖片是大學生網絡生涯中的一個主要內容。但要玩轉圖片也面臨技術門檻,各種圖片編纂軟件的功能越來越繁瑣和龐雜,很多人并沒有興趣去逐一研究。李?最初的設法很簡單:我能不能做一個傻瓜式的網站,專門幫各種技術白癡PS圖片?
離第一桶金很近
1988年生的李?有一張學生臉,但體態和談話語氣已經有中年人的影子,貿易模式和納斯達克之類的詞匯常常脫口而出。從2007年至今,他營運“傻瓜式網站”改圖網已經有4年多的時光,和各類風投打交道的閱歷讓他看上去比同齡人成熟許多。
改圖網最早的狀態確實傾向“傻瓜式”,功效很簡略,提供一些有圖片處理功能的模板,讓登錄的用戶可以在網站上自行對圖片進行基礎的PS處理。一個畢業后創業有成的學長出資多少十萬當作網站的啟動資金,自任CEO,李?則成了CEO助理。幾十萬的啟動資金對一個互聯網公司來說不算富余,但李?和其余團隊成員都是學生,對辦公環境和經濟前提沒有太高的請求,可能參加創業已經讓他們稱心如意。
和Facebook走了類似的途徑,改圖網初期也是在校園里受到關注,它是純潔的工具型網站,不具備社交的特質,但這款工具卻能讓用戶在其余社交網站上吸引眼球,因而在校園內風行一時。簡單易用是改圖網的特色,也是弱點,它的技術含量很低,很輕易被剽竊和模擬,少男?女愛好用它,消費勁高的商務人士卻不必定曉得它,何況,改圖網上沒有任何能產生附加值的服務。
“這個問題咱們想了良久,不想在第一個創業名目上失敗。”李?說,只管經營資金和技巧才能都算不上強盛,但他始終信任本人的產品能吸援用戶,“用戶需要不是發明出來的,它一直都在,只是要人發現罷了”。發明的用戶需求促使這群學生必需走出校門去和潛在的客戶打交道,李?跟市場營銷部分的同窗訪問了良多圖片工作室和影樓,盼望它們能進駐改圖網,為用戶供給更專業的圖片處置和產品交易。這種轉變象征著改圖網要從一個單純的工具型網站變成一個以影像服務為核心的平臺,假如勝利,能夠構成相似于淘寶那樣的服務鏈。
負責詳細商業策劃的是經管系2009級的余方舟,她目前在武漢大學讀碩士。余方舟為改圖網設計的兩個模塊讓這個網站有了盈利的可能,一個是名片設計,改圖網提供各種名片模板,用戶只要在模板上填寫自己的名字等相干信息就能天生一張名片。用戶可以下載模板自己付印,也能由改圖網付印,武漢市內的用戶每印一盒名片,改圖網收取30元用度,如果是其余地域的用戶,則還要收取郵費。這是一個很簡易的服務,和改圖網的大局部功能一樣,缺少技術含量,卻收到了很好的后果!5個月以來,我們接到的咭片訂單已經超過了100萬單!庇喾街壅f,這筆錢無法讓改圖網平步青云實現盈利,不過至少有了線下收入。余方舟和她的團隊設計的第二個盈利模塊是影像產品的訂制,用戶可以委托改圖網訂制印有自己頭像的瓷磚、馬克杯等物品,依據資料的成本差別,改圖網從中收取不同的費用。這兩個不算新穎的模塊讓改圖網的用戶量沖過了百萬大關,也緩解了運營壓力。和大型網站比擬,改圖網的運營費用每月只有18萬元,包含房租開銷以及20多名學生創業者的工資,負責主持財務的廣告系大四女生秦全認為,有了這兩筆收入,改圖網可以在2016年的第一季度實現盈虧持平。
離第一桶金很遠
目前改圖網天天接到的手刺訂單有120單,李?、余方舟和秦全都感到到,網站的盈利只是時間問題。他們的樂觀自有情理,改圖網在去年參加了全國創業大賽,闖進前三名,由此得到了去美國參加全球創業挑戰賽的資歷。三人都很看重這次挑戰賽,它豈但可以讓改圖網呈現在媒體上,還能夠借此機會接觸到美國的風投,讓一直燒自己錢的改圖網進入資本運營的階段,即使只側重短期效應,一旦獲得名次,改圖網也能得到主辦方提供的數十萬元國民幣的獎金。
“美國人在高新技術方面很當先,但更器重技術在商業層面的利用!崩?說,在首次答辯時,大賽的很多評委就對改圖網發生了興致,余方舟流暢的英語也讓評委對這個團隊的印象大好,他們順利素來自寰球的30支步隊中懷才不遇進入前8名。在前8名的問難中,李?在當時籌備的幻燈片里放上了一幅納斯達克的圖片,對評委說:“下次我們來美國,就是我們在納斯達克上市的時候!彼淖载撟屧趫龅脑u委微風投都極為觀賞,最后一致決議將冠軍授給改圖網,有風投也表現會盡快出發前往武漢實地考核他們的項目。
在創業挑戰賽上奪冠并無法真正讓改圖網一躍成為一流的互聯網公司,它只是中國若干網站中的一個,是一個還在孵化中的項目,更致命的是,它隨時會被騰訊這樣的至公司用同樣性質的網站代替。李?也否認:“騰訊讓我們擔心了很久,似乎沒有它不想做的業務。如果它也做同樣的業務,憑它的品牌和用戶基數,我們很快就逝世了。”李?的主意是,生機能和騰訊達成動向配合,讓改圖網獨立運營,而騰訊的用戶可以享受它的服務,“用戶需求越來越細分,騰訊也不可能兼顧全體,可以留一些給我們這樣的年輕人”。余方舟和秦全也愿望,在賺到第一個100萬之前,改圖網不會倒下。
和改圖網一起加入全球創業挑釁賽的還有一支來自中國的團隊??四川大學的Mate團隊。這個團隊里的三個成員都是1989年生人,說話和行動模式更像學生,研討的項目也帶有更濃的學術氣味。Mate團隊的項目發動者是四川大學的本、碩、博連讀生楊嫻睿,她還有將近8年時間才干畢業,作為口腔醫學院的學生,楊嫻睿的項目也和自己的專業非親非故。
“我們沒有研發出任何產品,只是為現有的產品找到了一個下降成本的方式!睏顙诡Uf。她指的“現有產品”就是藥店里常見的各種解酒藥,這類藥里都有一個不可或缺的成分??乙醛脫氫酶。因為提煉本錢高,藥廠所使用的乙醛脫氫酶通常都從國外進口,楊嫻睿和她的團隊使用基因工程能夠提煉出一種工程菌,再將它轉化成乙醛脫氫酶,提煉所需的成本是目前入口成本的60%。這一技術被國內很多藥廠認同,但在進一步的商業會談上,楊嫻睿遇到了挫折,由于技術的專利權并不在她手里。
“這個技術不是我們開創的,而是川大的一名傳授,我們是在商業運用層面為它做出一系列計劃。但技術的專利權也不在教學的手里,而是屬于學校,所以我們在做商業推廣時碰到很多問題。海內的藥廠更樂意和學校直接溝通,國外的風投又擔心我們不專利基本無奈做有效的商業謀劃!睏顙诡5膿鷳n成為事實,她的團隊在第一輪答辯時就被淘汰,她坐在臺下目擊了武漢大學奪魁的全進程。
別人的技術,由自己來實現商業化,楊嫻睿的創業項目自身就存在很大難度,她為這個項目消耗了將近兩年時間,但不得不看著它面臨夭折。團隊的另一個成員凌云峰認為,項目本身是可行的,如果投資人和藥廠違心用更開放的姿勢接收這種協作模式,會有很大的發展遠景!昂芡锵В袊纳虡I環境還沒有準備好接納我們。”
第一桶金須要堅持
YouTube成立時,它只是一個單純的視頻集中地,用趣味吸納用戶,直到被Google天價收購,它的商業潛能才被進一步開發出來。林芳根和林芳本兩兄弟現在也面臨著和YouTube開創人陳世駿一樣的困難,就怎么將自己的Now.In商業化。
Now.In不為多數人知曉,但它可能是2016年最有趣的網絡應用之一。Now.In是一個集成式的播客平臺,只有將Now.In下載到本地,用戶就能建破自己的私家電臺。Now.In電臺通過互聯網和挪動裝備進行廣播,讓用戶可以實時與別人交換或傳布常識。這個軟件可以丈量聽眾的人數并支撐雙向通訊,把廣播者和聽眾銜接起來。(創業 )簡而言之,只要電腦上裝載了Now.In,任何人都可以成為電臺DJ或談話節目主持人。
林芳根和林芳本是臺灣人,哥哥林芳根1989年出身,弟弟林芳本1991年誕生,都在臺灣逢甲大學讀書,全部Now.In的運營由他們兩人負責。Now.In的出生也源自YouTube的影響,依照林芳根的假想,Now.In應當是“聲音界的YouTube,為地球上所有人提供進入在線播送行業的機遇”。
林芳根負責Now.In的商業推廣,而技術層面的所有細節則由林芳本實現,從2009年誕生到2016年年底,Now.In在小眾圈子里樹立起了影響力,成為極客喜歡的應用。在2016年年中舉辦的臺灣網絡創意賽中,Now.In取得了“華碩云端服務翻新獎”。固然得到了業內的確定,但Now.In在詳細的應用推廣中依然遇到很多麻煩,在臺灣網站排名中,Now.In的官方網站排在400名以外。
“用戶增加不幻想是我們的最大難題!绷址几f。他思考過其中的起因,得出的論斷是:“互聯網上的內容還是強調視覺表示,聲音的吸引力絕對來說很弱!痹谒饺穗娕_繁華的日本,Now.In很受歡送,華人地區中,中國香港的用戶也很多,但在臺灣地區和中國大陸,Now.In的影響力偏小,只在特定的圈子里風行。林芳根說:“和華人用戶比起來,我們在歐美發展得很好,特殊是土耳其和德國。”這種用戶散布一方面證明了Now.In是個很贊的產品,一方面也帶來新的問題,在海外受歡迎但在臺灣本土勢弱的產品很難吸引到本地有錢人的投資,Now.In的運營費用仍然來自兩兄弟的零用錢和打工所得。而林芳本的煩惱在于,Now.In得到了很多歐美大公司的青眼,但出價收購的多,投資的少,有公司樂意出300萬歐元收購Now.In,卻謝絕投資,這讓他們非常無奈。
林芳根也很關注大陸創業者的動向,他曾經上過李?的改圖網,應用之后仍是以為自己的產品更具創意,不外他也愛慕李?能找到投資人!澳壳癗ow.In的整個團隊就我和弟弟兩個人,我們的財務烏煙瘴氣,更不必說招人!彼3肿约翰粫鲑uNow.In,300萬歐元的收購價證實了Now.In有潛在的商業價值,賺到第一桶金只是時間問題。讓他難堪的是弟弟林芳本行將服兵役,整個團隊將只剩他一人,日常保護成了一個考驗毅力和膂力的工作。
類似的煩惱不是只有林芳根才有,在武漢大學讀碩士的余方舟也面臨學業和創業無法統籌的局勢,而還有8年能力從四川大學畢業的楊嫻睿已經預備在校期間放棄創業。學業和創業,廢棄和堅持,這是所有年青創業者都逃不開的懊惱。
0
34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zhi/256567.html
相關閱讀:蒙牛老板牛根生創業故事
李想:80后創業者的七要點
創業故事:蘇大“面膜姐”創業月入4萬
章光101趙章光:赤腳醫生創造財富傳奇(一)
值得投資的創業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