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物
郭臺銘有一句廣為轉載的名言:一個人如何對待自己,和你周遭的人,就決議了自我的格式。假如一個人對自己看得比擬久遠,空間就比較廣闊,就不會對得失看得太重。
郭臺銘創業
郭臺銘曾經回想本人在創業初期,同樣面臨借不到銀行資金,也無政策攙扶的窘境,最好的人才即使有錢聘任,也不樂意屈就小公司的困境。
這些處境,和我們今天看到的大局部中小企業所處的地步,仿佛沒什么差別;但20年后,“鴻海系”直通整個IT代工工業鏈。
正現在天我們看到多如牛毛的小企業,都在埋怨大同小異的問題和艱巨,但三五載之后會怎么?或者三五年無法看出差距,但數十年之后,這些小公司又有多少能夠成績大生意?小公司到大生意的旁邊,是什么在起作用?
至少,創業35年,郭臺銘勤勤奮懇工作了34年,天天工作15個小時以上。
2008年在鴻海系碰到金融危機和經濟下行的挑釁之后,郭臺銘再次返身,從方案退休的規劃中二度出山,再次以每天工作15小時的精神、以59歲的高齡站崗。
2009年鴻海半年報顯示,2009年上半年稅后凈利 284億新臺幣,超出臺積電260億新臺幣。
對今年,他自負地估量,即便在不景氣的情形下,全部團體的營業額將在600億650億美元之間。
在接收記者采訪時,他一直提示記者,富士康還有新的幻想。“在Ecommerce、云端、挪動互聯網。每個都是富士康的強項,咱們只是不品牌罷了!惫_銘說。
下一步,每年李開復將在這三個領域孵化裂變出五個創業公司?梢栽O想,郭臺銘將在其中,同以往在電視機零件、模具、連接器、機殼等轉型躍遷中,找到下一個致勝點。
從小做起:蟑螂一樣的生存能力
1974年,24歲的郭臺銘和幾個朋友在*建立一家鴻海塑料企業有限公司,一起承接塑料零件訂單。
鴻海成破未幾,立刻遭受經濟危機,原資料價格上漲,經營非常艱苦。合伙的朋友決定廢棄,然而郭臺銘不肯,就借錢盤下了這家公司。
這就是富士康帝國的開始,郭臺銘的第一份生意重要從事電視機相干整機的制造。
剛起步,郭臺銘就受困于技術難關:工廠技術度依附模具師傅。
郭臺銘拿著剛剛累積了幾十萬的資金,就開始打算是否要投資模具工廠。
在當時,*經濟大環境已經產生轉變。其余不少企業家趁著*經濟騰飛,有的炒地皮,有的囤積原料,都在等價錢好時大賺一筆。
和所有累積了第一筆未幾資金的企業家一樣,這一筆資金到底是去賺快錢仍是去做實業?
但是郭臺銘放棄了后來漲了數倍的土地交易機會,抉擇投資建廠,引進新設備,和信任的員工探索生產工藝和流程。這個進程十分辛苦,每天辛勞加班到深夜。甚至于創業的前多少年,郭臺銘都在問自己:“我的決定是準確的嗎?”
靠著第一批模具機器跟和技巧積聚,鴻海開端和*前十大制作商有了業務往來,開辟了第一批生意。
于是,郭臺銘省吃儉用,累積下來的又一批資本金不斷被投入到購置更優良的設備上。1984年,鴻海從美國引入高級設備,整整花掉公司一年收入的十分之一。
不僅如斯,隨后的幾年,接踵從瑞士引進高級設備,聘請日籍參謀,又引進日本的精細機械技術。公司職員不到千人,郭臺銘就大方地大筆資金送員工到海外學習。
鴻海前十年的創業,完整依靠鴻!坝畜胍粯拥纳婺芰Α。
和寬大的海內中小企業一樣,既拿不到太多的政府攙扶政策,也無奈拿到銀行的信貸,僅僅依附著小額資本不斷推進企業發展。
學習力:大變中找先機
除了刻苦刻苦精力和強盛的專一力,郭臺銘還有極強的學習能力,通過實際又變為對行業趨勢的斷定才能。
在治理工廠的同時,郭臺銘和所有重要的客戶交友人,了解這些人的主意,控制一線廠商寰球IT行業的沿革趨勢,甚至,他還深刻懂得客戶公司管理。
1983年,鴻海就利用日本的入口設備,開發實現第一批連接器,正式進入PC領域,鴻海進入每年20%成長的穩按期。
再過五年,鴻海已經成長為一家領有1000名員工、2.5億元收入的企業。
郭臺銘沒有放慢腳步,他察看到**的投資機遇,開始大舉進軍,應用深圳的土地、人力資源,設下鴻海日后發展最主要的出產基地。
接下里的十年,鴻海大產能、低本錢、高技術的競爭力,陸續從LG集團搶走蘋果訂單,成為思科全球最大的網絡裝備供給商,拿下索尼Play Station游戲機訂單,英特爾奔跑四銜接器訂單。不堪設想的是,2003年,鴻海還同時拿下諾基亞和摩托羅拉的訂單。
競爭:要做就做到最好
在手機和TFTLCD范疇,鴻海遠不是一個進步入者。
早在1999年,各大廠商已經“為手機狂”時,郭臺銘以為手機制造成本過高,一直按兵不動。
始終等得手機價格足夠為民眾接受時,郭臺銘拿下國際前列數家手機廠商的巨量訂單。兩年過后,富士康國際從鴻海集團獨自分別在香港上市,成為全球最大的手機代工廠。
同樣,在手機毛利往下走時,鴻海開始向TFTLC和納米技術進軍,一舉投入200多億元,又從最后的進入者面目全非進入第一營壘。
郭臺銘下一步又在想什么?他的下個行業布局又漸次開展,這幾年,鴻海發布投入1000萬美元設立上海安心購,重啟IT渠道擴大打算。
此前,鴻海通過旗下廣宇轉投資賽博數碼布局內地零售渠道市場,目前已成長為內地三大3C產品零售商之一。在去年底內部高等主管會議上,郭臺銘強調,“2009年將全力搶攻內地IT渠道市場”。
也在今年,郭臺銘投資1億元臺幣與訊聯獨特成立康聯生醫科技公司,忽然切入生物科技。
還有一款將來的機密兵器——納米技術,郭臺銘在流露,納米技術第一個商品化產品花了將近10年的研討時光,將會在很短時間內頒布。
郭臺銘的大行業圖景正緩緩展開。
郭臺銘語錄(摘選)
競爭導向贏的策略:生意型態→經營的策略→樹立體系→ 建 立組織→找對人才。
勝利三部曲:策略、信心、方式, 再加上有好的人才與組織去履行。
接班人三前提:一是品格, 二是義務心, 三是要有工作志愿; 至于太聰慧的人, 則婉拒。
自 問:「自己的中心競爭力在哪里」尤其是在未來5年到10年,到底把握了哪些上風?
鴻海是什么? 打不逝世的甲由, 耐勞樸素的水牛, 貧乏泥土中扎根的葡萄藤, 振翅奮飛的孤雁, 寂寞長大的地瓜。
成功的省思:成功是一名差勁的導師, 它給你的是無知與膽識, 不能給的是下次成功必備的教訓與智慧。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zhi/265408.html
相關閱讀:蒙牛老板牛根生創業故事
李想:80后創業者的七要點
值得投資的創業項目
創業故事:蘇大“面膜姐”創業月入4萬
章光101趙章光:赤腳醫生創造財富傳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