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6年至今,在福布斯每年評出的中國最佳創投人之中,女性從不超過4位。作為這旁邊為數未幾的女性之一,許萍29歲才算再次步入職場,真正涉足與投資相關的工作。在競爭及壓力都以殘酷著稱的創投界,一個靠近而立之年的女性,還有機會嗎?她最終可以走到多遠?
創投界仿佛還是男人的天下。但在一起內衣投資案中,當男性投資人紛紜對模特的身體嘖嘖稱頌而“喪失投資斷定力”之時,許萍作出一個女性投資者拋出她對這個市場潛力的判定,“那毫不是多少條小褲、兩片布的簡略生意,光看看女人裝褻服的衣柜就知道這是個多有遠景的市場!
作為盤古創富有限公司的創始合伙人,許萍并非只在男性投資人的盲區有所作為;趯χ袊r業發展前景的判斷,一年前她率領團隊與中糧團體成立了一只國內范圍最大、數額達10億美元的農業投資基金。此外她的團隊還管理著數只基金,投資及并購領域波及醫療保健、TMT、諸如高爾夫球桿等高端花費品,甚至私家飛機。目前,像許萍這樣的女性投資人在中國最活潑的50家創投契構一般合伙人步隊中所占比重還不到10%。從2006年至今,在福布斯每年評出的中國最佳創投人之中,女性從沒有超過4位。
但二十多年前,1989年的許萍還只是個剛上了一年大學便輟學經商的成都妹子。
踏著上世紀80年代末的市場經濟浪潮,許萍先后創辦商業公司、人才差遣公司,在成都當地小著名氣,也自此領有了第一筆原始積累,但離“創投人”好像還有點間隔。經由一兩年生意場上的磨難,許萍覺得有必要繼承深造。她在觀察美國歸來的途中看中地緣和文明與中國親近的日本,憑著一股闖勁兒,背了50個片假名就只身赴日,那時許萍年僅23歲。邊工作邊在語言學校深造,1995年起許萍開始在慶應義塾大學學習經濟學,而非直接與“做生意”相關的商科!熬褪呛闷、感興致,就是感到應當去慶義讀經濟”。
大學畢業后的1999年,日本經濟正遲緩復蘇,但東京五萬多人爭取三十余崗位的“慘烈”場景并不常見。在一次跨國投行的最后一輪口試中,主考官提問,“你一個女孩子,能做好這么高強度的工作嗎”。頭發齊腰的許萍,咬咬牙定定地看著他,斬釘截鐵,“我能夠為了工作,不留長發,不化裝,不戀愛”。但終極,在這個連頭發長也被視為“麻煩”的公司,許萍仍是沒能留下來。當時許萍已經28歲。
并不情愿就此回國,許萍最終廢棄更青眼日本本土求職者的外資投行,轉而在某日資資產管理公司做起剖析員,負責對日本上市公司的股票投資。直到這時,她才算再次步入職場,真正涉足與投資相干的工作。在競爭及壓力都以殘暴著稱的創投界,一個瀕臨而立之年的女性,還有機遇嗎?她最終可以走到多遠?
在資產治理公司,許萍一待就是6年,從2002年起,她開端參加海外投資業務,負責對中國創業公司跟不動產的投資。在這不算短的時間里,良多職場新人可能已經換了不止一次工作。而直到2005年,許萍才憑借著6年的職場積聚、勤懇的做派、對中國市場的熟習,轉而參加Ant Capital Partners(原日興Antfactory株式會社),負責對中國十家以上的新興企業的投資。僅用3年時光許萍就被晉升為為履行合伙人(managepartner),獨自組建負責中國投資的團隊。一年后,對華投資業務及團隊獨破,帶著一股開天辟地的氣概,“盤古創富”正式創建,許萍任開創合伙人。
6年,3年,1年,10年里許萍在競爭劇烈的創投界得以跳躍式提升,除了對經濟、對投資的始終如一的強烈興趣,她說秘訣只有勤奮。從剛入職場時到當初,工作到清晨2點是常態,“睡前最后一分鐘思考的是工作,醒來想的第一件事也還是工作”。和普通白領女性工作日天天工作8小時比擬,許萍每天工作的時間幾乎翻倍,10年下來,她比別的職場女性多出約2萬多小時的工作時間。
“愛好什么就投什么”,在新的出發點上,許萍總結她的投資哲學,“只有這樣,才干真正地投入精神,懂得某個范疇的機會和危險”。得益于團隊成員酷愛打高爾夫,盤古創富曾勝利并購一高爾夫球桿制作企業。就在化妝師為她撲粉底的時候,許萍想起日本一種新推出的不必卸妝的睡眠粉餅,“在中國確定也會很有市場”。(創業 )她還說起明年夏天的打算,應朋友邀約去內蒙古休會滑翔,假如適合可以作為投資名目,“反正這不像把持飛機,技巧性很強,過于專業龐雜個別人不懂,滑翔危險性絕對小,友人說了摔不逝世人,為什么不嘗嘗呢”。正像她判若兩人的那樣,許萍無畏探險,但不失膽大妄為。
當然,在簡直就是和將來打賭的創投領域,謹小慎微也未免遭受陰郁。許萍的團隊曾經很看好一個海內頂尖LED燈能源出產商,但后來該廠商試圖插足競爭已經白熱化的燈具生產市場,成果反倒連累了自己的中心板塊,許萍最終不得不抉擇退出。“最主要是回到原點,分析當初投資的初衷是什么,項目標核心競爭力是什么。如果項目已經損失持續投資的價值,咱們不能輔助企業走得更遠,就只能到此而止。”
采訪快要停止,許萍又重提見到記者時拋出的第一個問題“為什么要采訪我?”她說本人只是一個走在路上的創業者,每個人都舉世無雙,自己難有可資鑒戒之處,而創投界的生存法令沈南鵬早就已經說過——學習學習再學習。
直到最近,許萍還堅持著高強度的工作節奏。凌晨3點才睡下,7點又早起開晨會。忙得沒有生涯。她老是隨身帶著最新出版的書,不論什么領域,總要翻一翻。天知道哪本書里又暗藏著下一個投資熱門。最近談下的私人飛機投資案,許萍早在平時的瀏覽中關注到政府對于低空空域開放的政策已經放寬,富饒階層逐步增多,猜測私人飛機市場的突起,“我們拿下這個案子時,后來許多創投人都和飛機廠接洽了。
然而你們曉得嗎,飛機場連廠房都還沒建!”
剛在日本完婚的許萍說她盤算今年之后步調略微慢下來,“人惹事業都自有它起起伏伏的周期,有些時候快點,有些時候慢些。職場女性就是得趁年輕時盡力拼搏,由于和男性相比,能斗爭拼搏的時間十分有限。家庭、生養都可能帶來羈絆。年青的時候不拼,什么時候拼呢?”
0
12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zhi/291121.html
相關閱讀:值得投資的創業項目
章光101趙章光:赤腳醫生創造財富傳奇(一)
創業故事:蘇大“面膜姐”創業月入4萬
李想:80后創業者的七要點
蒙牛老板牛根生創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