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錢也能創出大事業
很多人都想創業,但他們好像又有一個不創業的理由:我沒有錢,我要是有錢的話,怎么怎么樣……仿佛只要有錢,他就一定能創業成功?墒邱R云的創業經歷告知我們:沒錢,同樣可以創業,同樣可以創出一番偉大的事業。
馬云有過三次創業經歷,創業開始時都沒什么錢。
第一次:創辦海博翻譯社
馬云之所以要辦翻譯社,重要是基于三個方面的斟酌:
1、當時杭州很多的外貿公司,須要大批專職或兼職的外語翻譯人才;
2、他自己這方面的訂單太多,真實 未審忙不外來;
3、當時杭州還沒有一家專業的翻譯機構。
很多人老是有想法,卻很少會有舉動。但是馬云一有想法,而后就是馬上行為。當時是1992年,馬云是杭州電子產業學院的青年老師,28歲,工作4年,每個月的工資還不到100元。但沒錢不是問題,他找了幾個協作伙伴一起創業,風風火火地把杭州第一家專業的翻譯機形成破起來了。
創業開始,也是舉步維艱,第一個月,翻譯社的全體收入才700元,而當時每個月的房租就是2400元。于是,善意的共事朋友就勸馬云別瞎折騰了,連幾個配合搭檔的信念都產生了搖動。然而馬云沒有想過廢棄,為了保持翻譯社的生存,馬云開始販賣褻服、禮品、醫藥等小商品,跟許很多多的業務員一樣四處傾銷,吃了許多苦頭。
整整三年,翻譯社就靠著馬云推銷這些雜貨來維持生存。1995年,翻譯社開始實現贏利,F在,海博翻譯社已經成為杭州最大的專業翻譯機構。雖然不能跟如今的阿里巴巴等量齊觀,但是海博翻譯社在馬云的創業經歷中也劃下了重重的一筆。
第二次:創辦中國黃頁
中國黃頁是中國第一家網站,固然是極其毛糙的一個網站。網站的樹立緣于馬云到美國的一次閱歷。1995年初,馬云參觀了西雅圖一個朋友的網絡公司,親眼見識了互聯網的神奇,他立刻意識到互聯網在未來的宏大發展遠景,于是決議回國做互聯網。
這次創業,馬云依然不什么錢,所有的家當也只有6000元。于是,馬云變賣了海博翻譯社的辦公眾具,跟親戚友人到處借錢,這才湊夠了80000元。再加上兩個朋友的投資,一共才10萬元。對一家網絡公司來說,區區10萬元,切實是太寒酸了。
良多人都說,做網絡公司,沒個多少百萬上千萬是玩不轉的。又有人說,現在的環境跟馬云開辦中國黃頁的時候截然不同了,那時10萬能夠,當初確定不行。(創業 )說這種話的人,這輩子也不可能有什么大的成績,由于他們眼里看到的都是艱苦。
對于中國黃頁來說,創辦初期,資金也確實是最大的問題。因為開銷大,業務又少,最悲涼的時候,公司銀行賬戶上只有200元現金。但是馬云以他卑躬屈膝的精力,戰勝了種種困難,把營業額從0做到了幾百萬。
保持夢想。沒錢,只有你有信心,肯努力,不要被難題嚇倒,夢想的輝煌一定會照進事實。
第三次:創辦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無疑是中國互聯網史上的一次奇跡,這次奇跡是由馬云和他的團隊發明的。
阿里巴巴創業開始,錢也未幾,50萬,是18個人七拼八湊湊起來的。50萬,是他們全部的家底。然而,就是這50萬,馬云卻喊出了這樣的宣言:“我們要建成世界上最大的電子商務公司,要進入全球網站排名前十位!”
那是1999年,中國的互聯網已經進入了白熱化狀況,國外危險投資商猖狂給中國網絡公司投錢,網絡公司也是瘋狂地燒錢。50萬,只不過是像新浪、搜狐、網易這樣大型的門戶網站一筆小小的廣告費罷了。阿里巴巴創業開始時相稱艱巨,每個人工資只有500元,公司的開支也精打細算一分錢巴不得掰成兩半來用。外出辦事,發揮“出門基本靠走”的精神,很少打車。據說有一次,大伙出去買東西,貨色很多,著實沒措施了,只好打的。大家在馬路上向的士招手,來了一輛桑塔納,他們就擺手不坐,始終等到來了一輛夏利,他們才坐上去,因為夏利每公里的用度比桑塔納廉價2元錢。
8年后的2007年11月6日,阿里巴巴在香港聯交所上市,市值200億美金,成為中國市值最大的互聯網公司。馬云和他的創業團隊,由此締造了中國互聯網史上最大的奇觀。
中國大局部想創業的人都是一樣,晚上想想千條路,早上起來走原路。他們比馬云聰慧多了,能想出十分多的創業好點子來,但是他們素來沒有去履行過。因為他們有著太多的借口和理由。于是,他們持續過他們平淡的生涯。
新東方開創人俞敏洪在北京大學2008年開學儀式上說了這樣一段話:“人的終生是斗爭的一生,但是有的人一生過得很偉大,有的人畢生過得很瑣碎。如果咱們有一個偉大的幻想,有一顆仁慈的心,我們一定能把很多瑣碎的日子堆砌起來,變成一個巨大的性命。但是如果你天天庸庸碌碌,沒有理想,從此結束提高,那未來你一輩子的日子沉積起來將永遠是一堆瑣碎。”
看完馬云的三次沒錢的創業經歷,再聽了俞敏洪對于人生的論斷,你還會為自己創業尋找“沒錢”或是沒有其余什么的借口嗎?你要做的是:想到了,馬上就去做!像馬云那樣,只要你付出所有的努力,世界上就沒有你做不到的事件!實在創業之門隨時為你敞開,走出第一步的時候,你便和馬云在一條路上了。不同之處在于他已經跑出很遠,而你剛起步。
先做好,而不是做大
研討發明,每個成長型的企業都會碰到成長中的苦楚,當一個企業剛發展起來的時候,創業者很快就被成功沖昏了腦筋,并開始大范圍地冒進,而失去了踏踏實實地做好、做強、做大這個企業的興致,等到覺悟過來,卻為時已晚。與這些企業愿望一上手就迅速做大做強不同,馬云認為企業“生存下來的第一個想法是做好,而不是做大!
馬云的創業始于20世紀90年代中期,幾經曲折,于1999年創立了阿里巴巴電子商務網站。7年之后,阿里巴巴成為全球企業間電子商務的第一品牌,也是全球國際商業領域最大的網上交易市場和商人社區。目前,阿里巴巴占有中國3900多萬小企業會員,控制著種類多、信用好的優質貨源,2009年的交易額超過2000億元。不僅如斯,阿里巴巴旗下還領有盤踞國內C2C市場70%份額的淘寶網、占國內第三方支付市場半壁山河的支付寶。
支付寶和淘寶網一樣狂飆突進,在推出后短短幾年內,支付寶在第三方支付市場的占領率已達48.2%,支撐“支付寶”的銀行也增至10家,基礎上涵蓋了所有主流貿易銀行。除淘寶跟阿里巴巴以外,支付寶已遍及至20余萬家網上商店應用,是海內利用最普遍、最保險的網絡支付工具。
2005年8月17日,雅虎發布以10億美元現金和雅虎中國全部資產為代價,換取馬云創辦的阿里巴巴40%的股份和35%的投票權,由此,雅虎中國正式納入阿里巴巴系統,并使阿里巴巴一舉躋身國內搜尋市場第一營壘。
阿里巴巴、淘寶網、支付寶、雅虎中國,馬云靠著阿里巴巴團體旗下的四駕馬車的暴發式增加,開始了網商時期的傳奇故事。幾年前,馬云為阿里巴巴建立的目標是在2004年每天贏利100萬元,2005年每天繳稅100萬元。在這兩個目標已達成后,馬云給阿里巴巴提出的新目的是:通過阿里巴巴(包含淘寶網)為社會供給100萬個就業崗位;為1000萬個中小企業創造生存發展的機會;通過阿里巴巴帶動關系工業增添1000億元的附加值。
馬云以為,一個企業家和一個企業應當有一個夢想,而他自己的妄想很簡略,就是把阿里巴巴做好,腳踏實地地做事,對本人的行動負責。而阿里巴巴的幻想就是要成為一家102年的企業,在將來10年內進入寰球三大頂級互聯網公司的行列,同時成為一家財產500強企業。他說:“我盼望阿里巴巴能成為一家‘百年邁店’,并對人們發生必定的影響,就像通用電氣、微軟或IBM那樣。”
阿里巴巴是一個怎么的公司?在深圳舉辦的網商論壇上,馬云回想了阿里巴巴的創業過程,即便在目前成為萬眾矚目標焦點上,馬云仍給阿里巴巴定位為“存在很強的社會影響力的一家高速發展的小公司。”馬云指出,首先要清楚阿里巴巴是小公司,發展速度無比之快,如果將自己定位于跨國公司、異常厲害的公司,阿里巴巴真的會越走越狹小。
有人問李嘉誠憑什么到處投資,做這個,做那個,根本都成功,為什么中國絕大多數人都不勝利,你能成功?李嘉誠答復說,手頭上一定要有一樣產品是天塌下來都是掙錢的。因而,不一定做大,但一定要做好。星巴克咖啡賣兩三百年,一萬五千家店開到全世界。一定要有獨特的設法,等你有奇特的主意再推廣也來得及。
由此可知,那些著名企業最初都有一個最善于的范疇,盡力把品牌做強而后再做大。將品牌做好做強后天然有的是機遇做大,而假如一開端就迅速做大的話,反而會落到敏捷做大的陷阱里面去,終極導致失敗。
在《贏在中國》現場點評參賽選手時,馬云給創業者的看法就是倡議他們不要貪大求多,主要的是做精做透。
馬云說:“先把自己沉下來,踏踏實實做一個小公司。至于企業多元化發展問題,必需依據本企業的實際情形而定。要少開店、開好店,店不在于多,而在于精,這樣才干開的店。”
0
25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zhi/300507.html
相關閱讀:值得投資的創業項目
章光101趙章光:赤腳醫生創造財富傳奇(一)
創業故事:蘇大“面膜姐”創業月入4萬
蒙牛老板牛根生創業故事
李想:80后創業者的七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