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價15億與月工資5000元的差別
故事主角
劉立榮,湖南益陽人,金立通信集團董事長兼總裁,身家15億,手機月均銷量45萬部,年銷售量超500萬部,集團年利潤超3億。
李盛,湖南新化人,劉立榮的大學同學,現為上海一電子公司的技術員,月收入5000元。
同窗摯友
李盛與劉立榮底本是最要好的大學同窗,也是一對當初同闖廣東,同住一間宿舍,沒錢時一同受餓的患難兄弟。然而,10多年過去,這兩個興致相投、喜好相近的患難兄弟,其命運為什么會發生如斯大的落差呢?近日,筆者專訪了李盛,從他的反思中找到了一個令人感悟猶深的起因……
4年同窗,最煩就是他愛好“小題大做”李盛曾經非?床粦T大學同學劉立榮在小事上老是太較真,但他萬萬不想到,恰是這種差異,使得劉立榮現在成了身家15億的大老板,而自己卻依然是月薪不外5000元的一般人員!
李盛是湖南省新化縣人。1990年9月,他考取了校址在長沙市的中南產業大學。那天辦完報得手續回到宿舍時,看到一個同學正埋頭單獨下圍棋,他便說:“兄弟,咱們來兩盤行嗎?”同學許可了,與他一邊下棋一邊聊天。通過交談,李盛得悉這位新同窗叫劉立榮,來自益陽市鄉村。那天下戰書,他倆共下了3盤,李盛輕松地全贏了。
此后,同宿舍的他倆常常在課余下棋、聊天。剛開端,李盛棋藝占優,劉立榮從沒贏過。然而,劉立榮每次下棋時都當真思考,李盛卻以為下棋就是打發時光,總掉以輕心。這樣一個學期下來,劉立榮的棋藝居然反過來比李盛高出一大截,能讓他3子了。李盛很納悶地問:“你怎么進步得這么快?”劉立榮說:“你下棋基本不思考,怎么能有先進……”
大二第二學期,為了賺取生活用度,劉立榮提出應用晚自習后的時間,到各個男生宿舍去賣牛奶和面包。兩人進行了分工,李盛負責去三、四棟男生宿舍推銷,劉立榮則負責五、六棟宿舍。剛開始,兩人每晚都能賺六七元錢,可不久劉立榮的錢越賺越多,李盛卻越賺越少。李盛不信服,可兩人更換傾銷宿舍后,劉立榮每晚還是能多賺七八元錢,而李盛依然越賺越少。一天,劉立榮看到李盛衣著一身汗透了的球衣,抱著食品箱就準備出門,他才豁然開朗地說:“你太不注意細節了。像你這樣臟兮兮的,誰敢買你的食物呀?”李盛此后服從了劉立榮的提議,每晚出門前將自己整理得干清潔凈,一段時間后,他的“生意”果然匆匆好了起來。
這件事后,李盛有些信服劉立榮注意細節的優點了。此后,李盛學習很用功,大三時還拿到了800元的一等獎學金,而劉立榮卻因為平時愛研究圍棋,又喜歡看經濟治理類的課外書籍,學習成績不過中等。但令李盛想不到的是,大學畢業分配時,只管劉立榮專業成績并不杰出,但卻有3家單位爭著要連學生推薦表都填得精打細算的劉立榮。最后,劉立榮抉擇了去天津有色金屬研究所,而學習成就好的李盛好不輕易才將工作落切實長沙前能源機車廠。
固然分隔兩地,但他倆時常接洽。李盛覺得劉立榮調配到了研討單位,一定十分滿意。哪想到1995年3的一天,劉立榮來到長沙找到李盛,說:“兄弟,我已經停薪留職,準備去廣東了。你和我一起去吧!不然,年紀一大,歲月就沖淡了豪情,到時就沒有闖勁了……”李盛聽了,也熱血沸騰,當即允許一起闖廣東。
南下淘金
第二天,李盛便辦理了停薪留職手續。1995年3月30日,兩個同窗摯友坐上了南下的火車……
愁悶:做事“差不多”的我只能當下屬。兩人到了廣州后,半個月過去,卻沒找到適合的工作,劉立榮倡議去中山市。誰知到了中山市一個禮拜,兩人身上僅剩下兩元錢了,還是沒找到工作。
他倆去中山小霸王電子智能科技公司應聘技術員。出門前,李盛不慎碰翻水杯,將兩人的簡歷浸潤了。他們將簡歷放在電風扇前吹吹后,李盛把簡歷和其余一些貨色放進了包里,就連連催劉立榮快走?蓜⒘s卻將簡歷夾進一本書里,又認真地壓平坦,才雙手將書捧在胸前出門。李盛不由抱怨說:“你真磨蹭!”
到了小霸王公司的招聘現場,負責應聘的副總經由交談,對他倆良好的專業知識很滿足。然而,當他們遞上簡歷時,李盛的簡歷不僅有一片水漬,且放在包里一揉,加上鑰匙的劃痕,已經不成樣子了。那位副總不禁皺了皺眉頭。到了下午,劉立榮被告訴去面試,并且應聘。沒得到面試機會的李盛急得快哭了!劉立榮便說:“我們去問問吧!”當他們訊問時,那位副總立刻反詰李盛:“你連自己的簡歷都沒才能保存好,我怎能相信你工作上的能力?”一旁的劉立榮斗膽說:“他是我同學,專業如識比我過硬,既然你相信我,也應當信任他……”李盛這才得到了面試的機遇。好在口試時表示不錯,李盛終極也和劉立榮一樣被小霸王公司聘為技術員。
上班后,兩人又同住一間宿舍,一起高低班,一起吃飯,一起抽7元錢一包的紅雙喜香煙,甚至湊錢買了一套羅蒙西服輪流穿,工作上也相互幫忙。1995年6月底,技術主管讓他倆各自設計一套程序。李盛憑著過硬的專業常識,一個晚上就完成了。越日上午,他在宿舍里美美地睡了一覺,下午一進辦公室,發明雙眼充斥血絲的劉立榮仍在埋頭查材料,他便說:“你還愛磨蹭!我來幫幫你吧!”在他的贊助下,劉立榮下晝也實現了設計。李盛說:“差未幾了,休息吧。”說完,他便又回到宿舍睡覺去了。
李盛離開后,已經兩天一夜沒睡覺的劉立榮又將程序檢查了好幾遍,即使覺得沒有瑕疵了,他還是將圖重新抄寫了一遍,直到自己滿意才罷休。第二天,技術主管看了圖紙后,說:“從你們交上來的圖紙看,小李的專業基本很扎實,可圖紙潦草、臟亂,對工作太毛躁了;小劉的圖紙一絲不茍,做事踏實,令人放心……”李盛不折服地想:圖紙你看得懂不就行了,干嗎非要干凈干凈不可?真是求全責備!
未幾,為了制圖便利,技巧部籌備調換一臺新電腦,須要由他們在講演上簽名。呈文寫好后,李隆重筆一揮,將本人的名字簽得老大。劉立榮提示說:“你的簽名這么大,引導的名字往哪里寫?再從新寫一份報告吧。”李盛卻說:“你太小題大做了吧?他們隨意簽在哪不行嗎?”
1995年10月底,技術部一臺車床起動時,起落架無奈收回,導致無法運行。主管技術的副總檢查后,發現原來是起落架上的插銷沒有拔出。故障消除后,劉立榮寫了一份尺度操作標準貼在機器上,豈但寫清不要忘卻拔插銷,而且對插銷要怎么拔,拔出后撤退幾步,放在何處,都寫得清明白楚。李盛不屑地說:“你這不是多此一舉嗎?大家有了教訓,應該已經記在心里了。”然而,副總來檢查工作時,看到這張注意事項,愉快地說:“寫得好,如果都像你一樣,留下注意事項,新員工就會防止犯同樣的毛病了。”
差距初現
看到劉立榮對工作如此仔細,李盛還是不屑地認為:你將自己累得要逝世,還不是和我領著同樣的工資,何苦呢?然而,1996年11月,技術部主管辭職后,公司領導認為劉立榮辦事認真過細,經手的事很少犯錯,于是將專業知識不如李盛的劉立榮選拔為技術主管,而給李盛只是象征性地漲了200元工資。
1997年10月,公司為了劉立榮,分給他一套兩室一廳的房子。為他搬家的那天,李盛心里很失蹤:才進公司兩年,他怎么就成了我的上司了呢?
如今他身家15億,我月薪5000元
1998年4月,小霸王公司副總裁楊明貴準備去東莞,自己組建金立數碼科技有限公司。他將自己始終賞識的劉立榮帶到了東莞,擔負副總。在劉立榮的推舉下,楊明貴也將李盛帶到了東莞,擔任技術部主管。
在新公司做了技術主管后,李盛工作輕松了許多。因而,他晚上常去當地的酒吧、洗腳城娛樂。有一個周六下班后,劉立榮叫住了他,說:“老弟,良久沒下棋了,我們來幾盤吧?”晚上9點多鐘,他們下棋正在興頭時,劉立榮接到了一個客戶的電話,他馬上就說:“今晚到此為止了,我得去廣州接一個重要的客戶……”李盛不解地說:“這么晚了還去廣州接人?沒必要吧!”劉立榮卻說:“如果接他,在這個小細節上讓客戶滿意,能給公司帶來效益,我有什么理由不去做呢?”
2000年3月,劉立榮在審查由李盛寫的出產流程報告時,發現報告上竟然將200元寫成了200萬元。他賭氣地說:“你怎么能這樣不警惕呢?假如我沒檢討出來,誰負得起這個義務?工作不能馬虎啊,你換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老總,你能將工作釋懷地交給呈現這樣過錯的員工嗎?”
盡管李盛對劉立榮的話拍板稱是,但心里仍不認為然。2000年5月的一天晚上,劉立榮一邊與李盛下棋時,一邊打電話對公司文員再三吩咐:“從東莞去廣州,你一定要給他買靠右邊窗口的車票,這樣他坐在車上就可以看到鳳凰山;如果他去深圳,你就要給他買左邊靠窗的票……”李盛不解地問:“到底招待誰呀,你這樣婆婆媽媽?”劉立榮說:“臺灣順翔公司的楊總,他出門時不喜歡坐汽車而喜歡坐火車。這樣,他一路可以觀賞鳳凰山的景致。”李盛笑道:“這些小事你也裝在心里,累不?”可令他沒有想到的是,這件小事競給公司帶來了2000萬元的業務。
本來,4個月后,臺灣的楊總在和劉立榮聊地利,無意中問起這個問題。劉立榮說:“車去廣州時,鳳凰山在您的右邊。車去深圳時,鳳凰山在您的左邊。我想,你在路上必定喜歡看鳳凰山的風景,所以替您買了不同的票。”楊總聽了大受激動,說:“真想不到,你們居然這么重視細節,和你們配合,能夠讓我放心了!”楊總立即將本已決定交給別的公司的2000萬元訂貨單,改交給了劉立榮。李盛據說此事后,心里也很震動!
2001年10月,金正數碼公司發展為集團公司,劉立榮也升任集團公司副總裁?刹痪茫钍s給公司帶來了莫大的喪失:生產部按技術部新開發的模具生產出樣品后,才發現模具設計居然出了問題,本該在右邊的整機被設計到了左邊,一條價值400多萬元的生產線全報廢了。董事長得知后暴跳如雷,做出了撤消技術部所有員工年初獎、直接開革事變責任人李盛的處罰決定。劉立榮忙向董事長求情,董事長最后雖然收回成命,但還是撤了李盛的職務,讓他當普通的技術員。
多少天后,李盛找到劉立榮,說:“我曉得你對我好,但我不能連累你,我仍是離開公司……”劉立榮不好強加挽留。分開金正數碼公司后,李盛在東莞市虎門鎮興利電子公司找到了一份做技術開發的工作。
不同的命運
2002年7月的一天,李盛與劉立榮在虎門鎮相遇。劉立榮告知李盛,自己預備辭職創業,籌資成立一家眷于自己的通訊裝備公司,并邀李盛和他一起干,可李盛搖了搖頭,說:“我已經買了屋子,不想再奔走了……”
爾后,劉立榮招兵買馬,創立了金立通訊有限公司。一晃7年從前,李盛仍只是一個技術員,仍然抽著7元錢一包的紅雙喜香煙,擠公交車上放工;而劉立榮貴為金立集團的總裁,開著奔跑600轎車,成了億萬富翁。
2009年3月,興利電子公司因為受金融風暴的影響破產了,李盛只得到深圳另找工作。此時,劉立榮的金立團體已成為海內手機企業的主要品牌,他自己身家15億。李盛想過請昔日的哥們劉立榮輔助自己謀一份職位,卻又認為沒臉相求。2009年9月,他在上海的一家電子公司重新找到了工作,月薪5000元。
接收采訪時,李盛檢查說:“以前,我總感到劉破榮職務扶搖直上,事業飛黃騰達,是一種偶爾跟榮幸;我當初才清楚,他是因凡事留神細節,一直提高。細節決議運氣!”
細節決定命運,李盛的反思確切有情理!無論在生涯中,還是在工作上,是否可能注重細節,相對影響著我們每個人的命運。年少時同樣高矮的搭檔,每個月可能只會比自己高一毫米,差距絕不起眼,可十年八年后,他可能就會長成偉人,而自己卻形同侏儒。劉立榮的成功,確定是因為他有良多長處,但他在從起步到成為老總這個人生最重要的逾越階段,注意細節,絕對是他贏取人生每一步的重要原因。由于,注重細節不僅僅是一種習慣,更是一種高等職業精力,它能引領你不斷完美自己的人格和能力,一步步走向勝利!劉立榮的成功教訓,值得我們每個職場新人學習和沉思!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zhi/96094.html
相關閱讀:蒙牛老板牛根生創業故事
創業故事:蘇大“面膜姐”創業月入4萬
李想:80后創業者的七要點
章光101趙章光:赤腳醫生創造財富傳奇(一)
值得投資的創業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