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創新型國家”和“用15年時間使我國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是黨中央、國務院在2006年1月9日召開的全國科學技術大會上發出的偉大號召。2月 10日,又公布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科技規劃綱要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的決定》。這是一個創新的春天。最近,記者帶著“研究創新及創新思維方法的意義和價值?”、“一個創新者的必備素質?”和“什么是創新?”、“為什么創新?”、“怎么才能創新?”、“創新對未來世界的影響?”等問題,專門采訪了“金三極創新思維法”理論體系創立者、著名創新學家郎加明教授。
記者:通過在首都圖書館和北京圖書館查閱書籍、報紙和雜志,并用Google、百度、Yahoo搜索各相關網站發現,您確實是我國最早研究創新及創新思維方法的著名學者兼企業家之一。郎教授,您是基于什么原因去研究創新及創新思維方法的?
郎加明:這件事說來話長!我的家鄉在雁門雄關與五臺山麓之間的滹沱河畔,自古以來就是軍事重鎮、佛教圣地和晉商搖籃,也是一個百鳥爭鳴、魚翔水底、蘆葦搖曳的生態河川。受曾遠赴蒙古、俄羅斯、伊朗、日本等國經商的祖父影響,以及家鄉濃厚的大自然和人文氣息的熏陶,我從小就非常喜歡科技、軍事、哲學、經濟和文化,是一個記憶力好、想象力強的人。上中學時就制成過礦石收音機、原水過濾器。1969年11月參軍到那時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siwei/176634.html
相關閱讀:富翁的思維方式:多接觸不同的人才能帶來不同的創意
創造性思維技巧訓練
千萬富翁的思維方式 43
管理故事:改變思維賺錢
思維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