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評價大學生舍身救老農的人生價值
大學生張華面對一位老農掉進糞坑時,他毫不猶豫地跳了下去,使老農得救了,然而他自己卻犧牲了生命。我們又怎樣評價這位大學生舍身救老農的人生價值呢?
常規思維:張華是黨和國家培養出來的大學生,他還沒有充分地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還沒有為社會做出貢獻,卻為了救一個對社會價值不大的老農而犧牲了自己的生命,實在是值不得。
創新思維:在教學中,我和同學們一起討論:大學生張華救老農而犧牲究竟值不值得?有沒有價值?怎樣評價?通過討論,形成了如下認識:
1.從精神貢獻與物質貢獻的大小角度講:張華救老農體現出他對社會的精神貢獻是主要的,遠遠大于其對社會的物質貢獻。而精神貢獻對社會的進步能產生巨大的作用。從某種角度講,一個人的物質貢獻對社會的發展側重于“量”的積累,可以“管一時”,其作用總是有限的;而一個人的精神貢獻對社會的發展可以說會產生 “質”的飛躍,可以“管一世”,甚至“管幾世”,其高尚精神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人對社會做出巨大的物質貢獻和精神貢獻,其作用是無限的。
2.從精神貢獻與物質貢獻轉化的角度講:在一定條件下,精神貢獻可以轉化為物質貢獻。張華救老農對社會做出的精神貢獻產生的輻射影響轉化成物質貢獻后,肯定要比張華一人對社會做出的物質貢獻更多、更廣、更長久。
3.從社會主義教育價值取向的角度講:正因為張華接受了社會主義的大學教育,才會更能使他產生這種毫不猶豫的舍己救人的高尚精神,我們社會主義教育鮮明的價值取向在他身上得到了充分體現。
4.從老農對社會發展的貢獻這個角度講:老農已為社會的發展做出了幾十年的貢獻(主要是物質貢獻),在他生命的危急關頭得到張華或者是他人的營救,正是這個社會對他過去貢獻的回報(即他的索。。社會對他的回報(通過張華具體實施和表現出來)是完全應該的。這也正是老農自己人生價值(貢獻和索取)的完整體現。同時,張華人生的真正價值(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siwei/707006.html
相關閱讀:富翁的思維方式:多接觸不同的人才能帶來不同的創意
創造性思維技巧訓練
千萬富翁的思維方式 43
思維創新
管理故事:改變思維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