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能力訓練的原理之定型與活化
在思維訓練過程中,常常有人會發出這樣的疑問:既然思維訓練的目的是讓思維靈活,讓頭腦更富有創造力,那么學習固定的思維方法或進行長期的思維訓練會不會導致新的思維定勢出現?會不會讓思維以新的形式“畫地為牢”呢?
對于這些問題我們應當從兩方面來分析:首先,應當認識到思維定型或形成思維定勢是思維發展的必然趨勢,是不可避免的。問題的關鍵是如果我們的大腦不能有意識地塑造高效的、正確的思維模式,任其自由發展,則有可能形成低劣的、錯誤的思維模式。這就像學習寫毛筆字一樣,如果沒有人教我們如何正確地執筆,如何擺正字的間架結構、不同格式的書法的運筆法則和技巧,只靠我們自己去摸索、去自由發揮,絕大多數人可能只會止于涂鴉亂抹的水平,永遠無法窺視書法的藝術境界。所以,思維定型或形成思維定勢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錯誤的思維定型和形成低劣的思維定勢。據統計,思維定勢可以幫助人們解決每天所碰到的90%以上的問題,許多學識淵博、經驗豐富的專家,能既準又快地解決本專業的難題,其原因就在于他們的頭腦中形成了大量的解決這類問題的高效思維定勢。
其實,思維教育與知識教育的最大區別不是有沒有思維訓練。每個人從出生伊始就在接受著各種各樣的思維訓練,兒童時期接受父母的訓練,上學后接受老師的訓練,從小學到大學十幾年的時間里,成千上萬次的考試和數不清的作業練習都是在對頭腦進行著思維訓練,不過這種思維訓練是在無意中進行的,是知識積累過程的附屬產品。知識教育最關心的還是知識的積累速度,把知識的系統學習當作教育的核心任務,這樣就難免形成知識灌輸的教育模式,使思維畸形發展定型。思維教育是把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正確的思維方式放在教育的中心位置,知識的學習是圍繞著思維的訓練展開的,這時的思維發展不再是一種無意識的盲目行為或為達到某一功利目標的畸形強化,而是科學的、系統的刻意訓練。古人云:工欲善其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siwei/748818.html
相關閱讀:富翁的思維方式:多接觸不同的人才能帶來不同的創意
創造性思維技巧訓練
千萬富翁的思維方式 43
思維創新
管理故事:改變思維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