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思維解密2:象棋是最好的研究對象
人類何時開始擁有專業技術?這也許要從祖先們的狩獵說起。對于他們而言,狩獵技術是維系生命的重要工具,不掌握它就難以生存。經驗豐富的獵人不僅知道獅子在哪里出沒,而且還能推斷出獅子的行蹤。從孩提時代開始,他們就得跟隨長輩練習追蹤技術。隨著年齡的增長,追蹤技術也日益嫻熟!凹夹g的熟練程度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長,35歲左右達到技術的巔峰,”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富勒頓分校的人類學家約翰?博克(John Bock)說道。練習追蹤技術要花費很多時間,可能比培養優秀的腦外科醫生還要費事。
相對于新手,如果在技術上沒有絕對優勢,那就難稱專家,只不過是多了一張唬人的文憑。這種披著專家外衣的人比比皆是。過去20年的研究結果表明,所謂的專業炒股者并不比業余者賺的錢多;知名品酒家對酒類的鑒別能力并不比饞酒的老農強;高學歷的精神病醫生并不比低文憑的同行出色……即使真的存在專業技術,如教學、工商管理,都很難去衡量,更別提如何去闡釋。
不過,棋藝卻可以度量、可以分解、可以接受試驗研究,并且十分直觀,尤其在比賽時,任何人都能隨時觀看。正是基于以上原因,認知科學家如獲至寶,將象棋作為研究思維理論的最佳試驗對象。于是象棋被稱作“認知科學的果蠅”。
對象棋手棋藝的度量,已經走在了其他任何比賽、運動或競技活動的前面。運用統計學公式,對棋手曾獲得的所有成績進行分析,就可以得到棋手的實力等級。然后根據棋手的等級與對手的實力,即可準確地推算出棋手的獲勝幾率。如果A棋手的等級分高于B棋手200點,那么在比賽中,A戰勝B的平均幾率為 75%。不管棋手是頂級的還是普通的,這種預測都很準確。例如,俄羅斯特級象棋大師加里?卡斯帕羅夫(Garry Kasparov),他的等級分是2812點,而荷蘭象棋大師揚?蒂曼(Jan Timman)的等級分是2616點。如果二者對弈,那么卡斯帕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siwei/804790.html
相關閱讀:創造性思維技巧訓練
思維創新
管理故事:改變思維賺錢
千萬富翁的思維方式 43
富翁的思維方式:多接觸不同的人才能帶來不同的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