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德天皇陵位于日本大阪市南面的衛星城界市,建于5世紀初日本仁德年間。
陵墓前方后圓,全長為486米,最寬處即方形邊長306米,高36米,圓形直徑249米,包括3條寬闊的護陵壕在內,總面積為46.4萬平方米,這與總面積近25萬平方的中國驪山秦始皇陵(陵墓本身面積,不包括外圍)、5.29萬平方米的埃及最大的金字塔庫夫皇陵相比,可以說遙遙領先了。
該陵的四周和壕溝都鋪滿用泥土燒制而成的圓形土器,前半部是放置尸體的石棺室,石室長206米,寬80米。
棺里的隨葬品有當時日本皇族才擁有的銅鏡、玉器,還有日本武士金刀,各種名貴首飾。而其中最有研究價值的卻是用粘土燒制而成的戰馬、舞女、帆船等,這些制品雖然不如中國兵馬俑等文物精美,但酷似中國的隨葬品。
一些學者鑒定,此陵的建造和隨葬品的制作運用了不少中國的建筑和制作技術。
據專家們推算,當時建設這樣龐大的皇陵,若每天用一千個勞動力要干足四年才能完成,有的史學家推斷,當時仁德天皇動用了180萬勞工。
仁德天皇是日本第16代天皇,就是《宋書》里所說的那位倭國大王贊。他是一位日本歷史上頗有作為的皇帝,公元5世紀初登位后,組織了一系列規模較大的水田開發和治水灌溉工程,還開發了大阪河內大平原,他還多次派使節來中國與當時的宋朝廷進行各種交流。仁德天皇在位期間是日本經濟和文化的興盛期,仁德天皇陵是他在位時建造的。該陵已成為日本著名的游覽點。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383942.html
相關閱讀:
26億年前的古老水 苦澀 黏稠 味難聞
堪稱絕美!八大古尸復原容貌
考古人員根據盜墓賊線索發現精美唐代壁畫 技法嫻熟水平高超
考古發現5億年前古蟲大腦化石 顛覆蟲類進化模式
關于古生物的10條冷知識 存活至今的遠古生物
堪稱絕美!八大古尸復原容貌
考古人員根據盜墓賊線索發現精美唐代壁畫 技法嫻熟水平高超
考古發現5億年前古蟲大腦化石 顛覆蟲類進化模式
關于古生物的10條冷知識 存活至今的遠古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