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張照片記錄的是雷鋒“向人民公社和沈陽災區捐款”的感人事跡。照片的注釋是:“雷鋒到儲蓄所取200元”。
雷鋒到儲蓄所取200元人們不解:雷鋒1960年入伍,當時一名普通戰士的津貼是6元錢每月。而照片描述的捐款事件距離雷鋒不到1年,雷鋒居然有200元的存款!這在當時,絕對是一筆不小的財產。這200元到底從何而來?難道說官方宣傳中的勤儉節約到連一只襪子破了都要“補了又補”的雷鋒原來是個“有錢人”?
雷鋒原來是個“有錢人”?
還有好事者翻出了一些所謂雷鋒不為人知的“秘密”比如,雷鋒不僅有存款,而且還有皮夾克、料子褲、黑皮鞋、雪花膏、手表等當時最時髦的物件。他拍照時穿的這件皮夾克不僅時髦,而且價值不菲,市值高達44元人民幣!不僅如此,他的這套“豪華行頭”還曾給工友張建文買了一套。在那樣一個物資極為匱乏的年代,雷鋒能購買起這樣“高檔”的奢侈品,不得不說是大手筆!
這些鮮為人知的細節引發了一些網民的興趣,各種版本的真相讓人難辨真假,甚至有人以“陰謀論”的視角來惡意攻擊雷鋒。讓廣大網民尤其是年青人被嚴重誤導。
那么,雷鋒究竟是不是“有錢人”,他的這些錢又來自哪里呢?他的這些錢又來自哪里呢
這還得簡要回顧一下雷鋒22年短暫的人生經歷:
1940年12月18日,雷鋒生于湖南省長沙市望城區一戶貧農家里。3歲時,爺爺雷新庭在春節前夕被地主活活逼死;5歲時,父親雷明亮在運貨的途中遭到國民黨逃兵的毒打。后來由于反抗日寇又遭到毒打,由于無錢醫治,撒手人寰。7歲時,雷鋒的母親遭到地主凌辱懸梁自盡。
雷鋒就此成為了一個孤兒,后來幸虧得到了親戚的幫助,才得以活下來。
1949年8月,雷鋒家鄉解放,他的新生活就此開始。
1956年,他成為縣政府的一名公務員。1957年因為捐款最多(人民幣20元)而成為縣里邊唯一一名拖拉機手。后來進入鞍鋼成為一名工人,月薪36塊人民幣,這在當時已經算是比較高的收入了。
1960年,一米五四的他放棄了鞍鋼36元的高薪工作,經過軟磨硬泡終于以候補的身份入了伍。這一年,他剛剛20歲。
1960年底,雷鋒事跡被報道,他成為了當時全國最為耀眼的道德明星。
1962年8月,雷鋒逝世。
向雷鋒同志學習1963年3月5日,毛澤東同志題寫下了“向雷鋒同志學習”的題詞。
從雷鋒的生平中我們可以看出:雷鋒在當兵入伍之前做過公務員,當過鞍鋼工人。而這些職業在當時都算是收入比較高的了,何況當時雷鋒早已成為了孤兒,30幾塊錢的工資對他來說除了日常生活,絕對是綽綽有余的。
因此不難理解:為什么一個剛剛入伍不到一年,每月僅有6塊錢津貼的士兵能有200元的存款。再反觀那些宣揚陰謀論的人的論調,就可以發現,他們是在故意偷換概念,混淆視聽,企圖抹黑英雄人物。此等做法卑鄙陰險,值得引起廣大網民的警覺。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30幾塊錢的工資對他來說除了日常生活 是綽綽有余的
解讀雷鋒的人建議人們要“回到雷鋒那個特殊的年代背景中去理解雷鋒”:如今,個性、時尚是年青人的潮流。而在當時,成為一名工人,一名解放軍是莫大的光榮。而有著非常悲慘的舊社會家庭背景的雷鋒,他的那份對新社會的感激是不言而喻的。
再簡單點講,一個不到20歲的毛頭小伙子,追求優秀,渴望被他人認可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我們今天的年輕人難道不也是一樣追求個性么?因此,不應該把雷鋒這種“優秀”看成一種愛慕虛榮的虛偽。因為對他們那個年代的年輕人來說,“高覺悟”就是最大的時尚。
曾經與雷鋒在鞍鋼共事過的易秀珍對雷鋒工作總沖在人頭,任勞任怨的行為有自己的理解——“雷鋒幾乎對一切有感恩之心。在他很小的時候,他的父母就慘死了。解放了,雷鋒保住了命,還有了工作,有地方住,有收入。職業時髦,收入也高,這種對比下,他當然沒有怨念,當然有使不完的勁,加上他性格本來就開朗熱情,時時幫別人做事也就自然而然了。”
這正是一個有基本價值觀的中國人所必須具備的東西
正如作家師永剛在接受采訪時說,“他什么事沒干過?提著一個彩色的藤編籃子照相,在天安門廣場騎在摩托車上照相,還有他留的那個劉海兒,所有的這些東西,他都是在那個年代追求酷。雷鋒就是這么一個很時尚、很酷、很牛的一個人,但是這些都不妨礙他扶著一個老太太過街。這正是一個有基本價值觀的中國人所必須具備的東西。你覺得學習一個人身上好的精神品質有什么可恥的呢?”那些形形色色的“陰謀論”制造者和傳播者們,可以休矣!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347915.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