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藍田發現距今約1000萬年前古生物化石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考古發現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藍田發現1000萬年前古生物化石

  日前,藍田縣焦岱鎮湯峪河道發現距今約1000萬年前的哺乳動物化石群。據了解,該化石群是該鎮三個少年在湯峪河里戲水時發現的;趋狼逦,對專家恢復古生物的原型,了解哺乳動物的進化和地球氣候的演變過程有很大幫助。昨日,記者一行隨陜西自然博物館的專家們一同前往發掘現場,陜西電視臺第一新聞現場直播。8月4日下午兩三點鐘,天氣悶熱異常,藍田縣焦岱鎮的雷佳、商黎明、梁誠三個少年在湯峪河道中戲水時,無意中發現一些奇怪的動物化石。13歲的雷佳說:“看著那就像是一種奇怪的牙齒化石,和我們平時看到的動物牙齒不一樣”。三個少年一合計,先對村里人保密,包括自己的父母,然后撥打114查號臺,對方提供了陜西省自然博物館的電話。次日一早,博物館的專家們趕赴現場。陜西自然博物館分別向3個學生每人獎勵1000元。

  昨天的發掘現場,記者沿軟梯走下河岸,在泥濘的河道里看到,一些黃色或白色的古生物化石裸露在紅土層中,一些已發掘出的化石被整現擺放在河道中。曾參加過藍田猿人、大荔猿人發掘工作的省考古研究所高工趙聚發介紹說,這些化石分別是原始鹿的鹿角,三趾馬的完整上頜和犀牛的下頜、跟骨、右邊距骨、臼齒、股部和右肩胛的部分!跋、羚羊、三趾馬、原始鹿這些物種都生活在亞熱帶地區,由此可推斷,藍田早在1000萬年前是屬于亞熱帶氣候”。

  目前,專家根據裸露化石的位置大致推斷出化石群的分布面積約為200平方米。

  據陜西自然博物館館長李占岐介紹,接到三個孩子提供的線索后,他們立刻派出7名專業技術人員趕赴現場,采集部分化石標本進行研究,隨后又與西北大學古生物專家李永項教授和80歲高齡的趙聚發高工多次奔赴現場取樣對比。初步斷定這批化石標本為新生代第三紀中新世早期距今約1000萬年左右的犀牛、羚羊、鹿、三趾馬等食草類動物化石,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是繼1963年中科院來陜采集此類化石標本后的又一次重大發現。中科院1963年采集的化石標本現存于北京,這次采集的化石標本將永久收藏于陜西自然博物館。今后,陜西的游客將有幸穿越千萬年歷史,拜訪遠古“過客”,學習動物進化知識,了解陜西這塊土地的自然發展史。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347916.html

相關閱讀: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