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非洲發現360萬年前人類直立行走腳印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考古發現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 圖中A為現代人腳印,直立步態;B為現代人腳印,彎膝翹臀步態;C為萊托里腳印。

  據國外媒體報道,美國人類學家進行的一項新研究發現,盡管有在樹上生活的強烈傾向,但360萬年前生活在現今坦桑尼亞的人類祖先也已開始用腳行走,并且步態與現代人非常類似。如果事實如此,原始人類可能已在跳躍中進化出行走能力,而不是逐漸擁有這種能力。

  這一發現來自于坦桑尼亞萊托里著名的原始人類行跡考古現場。30多年前,研究人員在這里發現了兩三個人類祖先留下的一串腳印,當時這些原始人步行穿過一片潮濕的火山灰地。圖森亞利桑那州大學人類學家大衛?萊斯勒及其同事表示,新分析顯示萊托里原始人類在步行穿過柔軟表面時能夠留下很深的腳跟和腳趾印記。研究論文刊登在3月22日在線雜志《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上。

  萊斯勒的研究小組在論文中指出,這種印記是擁有與現代人類似步態的一個重要跡象,說明高能效的伸腿大步行走在原始人類進化初期就已經出現,這是一項令人吃驚的發現。直到現在,很多研究人員仍認為這種步態至少要在大約250萬年前早期智人出現后才會出現。萊斯勒表示:“在原始人類步行穿過萊托里的這片火山灰地時,他們的行走姿態與我們更為接近,而不是猿類!

  很多人類學家認為,萊托里腳印是阿法南方古猿留下的,大名鼎鼎的露西骨架化石也是這一種群留下的。一些研究人員此前便指出,萊托里腳印是采用與現代人類似步態的一種結果。其他人則認為這些腳印是彎膝翹臀大步行走時留下的,當時的原始人類采用的步態與現代黑猩猩類似。萊斯勒等人的研發發現顯然向第二種觀點發出挑戰。

  紐約石溪大學醫學中心人類學家威廉?朱格斯評論說:“萊斯勒的研究發現非常具有說服力,但不可否認的是,整件事情仍不太明朗。”朱格斯認為,露西所在的種群與現代人在某些方面存在差異,他們采用的步態也應與現代人不同。但萊托里腳印的腳跟和腳趾深度仍說明,能效較高的行走姿態在智人出現前很久就已經出現了。

  萊斯勒的研究小組第一次從生物力學角度對萊托里腳印進行分析。研究過程中,他們復制了萊托里腳印產生時的環境,要求8名成年志愿者兩次步行穿過一片潮濕沙地。在對假設中的蜷縮姿勢進行研究時,這些志愿者又兩次穿過同一片沙地。整個過程中,研究人員利用特殊的運動跟蹤和掃描設備,計算每一個人臀部和膝蓋的彎曲角度,而后創建每一個人腳印的三維模型。

  研究小組發現,采用直立姿態行走的人產生的腳跟和腳趾印記深度幾乎相同。相比之下,蜷縮行走時的腳趾印記深度卻明顯高于腳跟,說明重量更快速地轉移到整個足部。令萊斯勒感到吃驚的是,此前有關萊托里腳印深度的計算結果與人們正常步態下留下的腳跟和腳趾印記深度相匹配。

  密蘇里州大學哥倫比亞分校人類學家卡羅爾?沃德表示,阿法南方古猿化石研究顯示,這種古猿采用向內彎曲下背的姿態,足弓以及其他特征與萊斯勒在萊托里發現的類人步態證據相一致。她說:“任何與后期智人相比能效較低的步態都源自于較小的體型以及較寬的體寬!

  沒有人確切知道,露西之前出現的原始人類到底以何種步態行走。生活在440萬年前的始祖種地猿步行姿態與現代人不同,但具體采用何種步態仍是一個未知數。華盛頓特區喬治?華盛頓大學人類學家布賴恩?里奇蒙德表示:“在我看來,這個問題有待討論,與更新紀靈長動物采取何種步態的討論類似,但這項新研究無疑朝著這個方向邁出重要一步。”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406318.html

相關閱讀: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