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人類早期南極探險驚心動魄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自然傳奇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阿蒙森

  

  阿蒙森進軍南極點

  

  挪威探險家阿蒙森登上南極點

  

  斯科特和隊友到達南極點只有滿臉的沮喪

  

  1821年俄國人別林斯高晉率探險隊乘船環南極大陸一周

  

  掙扎于生死邊緣的“持久”號

  據中國國家地理網:南極洲是地球上最遙遠最孤獨的大陸,它嚴酷的奇寒和常年不化的冰雪,長期以來拒人類于千里之外。數百年來,為征服南極洲,揭開它的神秘面紗,數以千計的探險家,前仆后繼,奔向南極洲,在南極探險史上留下一個個堅實的腳印。

  “未知大陸”假想

  早在公元前2世紀,古希臘各學派的地理學家都認為,南半球存在一塊大陸,這塊大陸或大或小。一些人,例如米拉,他認為南方有一塊四周環海的大陸。在《地球結構》一書中,他寫道“兩個海洋,西海和東海,在北部由不列顛海和西徐亞海連接在一起,在南部,則由埃塞俄比亞海、紅海和印度海連接在一起。這些海把人們已知的大陸:歐洲、亞洲和非洲,與臆想的無人居住的南方大陸相分離,這塊南方大陸的四周同樣被海水包圍著。”另一些人,例如托勒密,他猜想有一塊北印度洋包圍的遼闊陸地。后來,人們才把這塊南方大陸定名為“未知大陸”。

  與此同時,一些學者和哲學家也同意南方“未知大陸”存在的假想,他們認為,既然在北半球存在廣泛的陸地群,為了保持平衡,在南半球也一定存在著這樣的大陸。因此他們給未知大陸畫出一個特定模式:未知大陸應在比經度方向更遠的維度方向。

  帆船時代

  從1772年庫克揚帆南下到19世紀末,先后有很多探險家駕帆船去尋找南方大陸,歷史上把這一時期稱為帆船時代。
南極洲的探險,在1820一1830年趨于白熱化。1821年俄國別林斯高晉和拉扎列夫串領的探險隊,乘“東方”號和“和平”號環南極大陸一周,發現了亞歷山大一世島,別林斯高晉當時把它命名為亞歷山大一世海岸。

  戴維斯是第一位登上南極半島的人,他是在1821年2月7日乘“西西利亞”號縱帆船登陸的。羅斯在1841年發現了一個不結冰的水域,即現在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羅斯海。在他繼續向南航行期間,發現了一陡峭且多巖石的海岸線浮現于70°41′S,172°30′E的地平線上,即后來所稱的阿代爾角,還發現了高達十幾米的羅斯冰障,而且還看到了一座3795米高的活火山,他稱之為埃里伯斯峰,而附近的一座死火山則為恐怖號山。

  總之,羅斯在1839一1943年期間的三次南極探險航行中,在從南奧克尼群島以西到巴勒尼群島的區域,發現了六個海島或群島,在南極大陸發現了七個區域。1895年1月,挪威“南極洲”號捕鯨船一行人在船長克里斯膝森率領下登陸阿代爾角,其中的E.博克格雷溫克成為第一支在南極大陸過冬的英國探險隊的領隊。同時,他也是坐雪橇深入內陸而到達78°50′S處的第一人,是當時人們所到達的最南的地方。

  對南極洲的早期探索

  這種“未知大陸”的假想,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它在人類地理發現史上起過巨大的作用。隨著15世紀后半期帆船制造業和航海技術的巨大成就,人們進行遠航才成為可能。因此,“未知大陸”的假想盡管早在公元前2世紀就產生了,但直到這時,人們才有可能去探索。16世紀和17世紀初的西班牙人,17世紀中葉的荷蘭人,18世紀的英國人和法國人,19世紀的俄國人、英國人和美國人,在尋找這塊大陸的過程中,進行了一系列絕妙的發現。

  1520年11月,麥哲倫探險隊發現篝火通明的火地島和1544年7月雷切斯發現黑人居住的新幾內亞之后,人們似乎證明了南方“未知大陸”的存在。

  1578年,英國人弗朗西斯·德雷克發現火地島并不是南方“未知大陸”的一個海角,而是一個海島,之后人們把火地島與南極大陸之間的海峽稱為德雷克海峽。

  英雄時代

  20世紀初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盡管時間短暫,但人類先后征服了南磁極和南極點,涌現了不少可歌可泣的探險英雄。歷史上稱這一時期為英雄時代。

  1901——1916年,南極洲的探險非常活躍。1901年,斯科特船長領導的探險隊,乘坐雪橇抵達82°7′S,163°30′E處,完成了一系列的科學觀測工作。

  阿蒙森等測得南極點

  1911年,由挪威的阿蒙森、德國的菲爾希納、英國的斯科特、澳大利亞的莫森和日本的白獺矗中尉等領導的探險隊,分別在南極大陸展開探險,他們都以南極點為目標。阿蒙森是第一位到達南極點的人。他原計劃駕駛“弗拉姆”號離開挪威,經由合恩角和白令海峽前往北極點。當他得知皮爾里于1909年4月6日到達了北極點,他就改變了計劃,將探險目標轉向南極點。

  1911年10月20日,阿蒙森等一行5人開始了南極點的遠征。他們在3天的時間里就到達了80°S,每天平均行進38公里。阿蒙森從82°S起,沿163°E南下,在每個緯度上為返回旅行布設一個食物倉庫。在85°S,即羅斯冰架與陸地相連接處。阿蒙森一行人爬上達3231米的冰山的高處,12月6日登上了毛德皇后山脈,12月7日他們穿過沙克爾頓創造的88°23′S的記錄處。12月14日,到達了南極點,設立營地并設置天文臺,進行了連續24小時的太陽觀測,確定出南極點的平均位置,并壘起一堆石頭,插上雪橇作標記,挪威的國旗也在此飄揚。

  斯科特等捐軀風雪

  1911年l1月1日,以斯科特為首的5人探險隊在支援隊的陪同下,離開麥克默多海峽,向南極點進發。他們所帶的西伯利亞矮種馬無法在軟雪中行走,三輛履帶式拖拉機也成了一堆廢鐵,只好靠人拉雪橇來運補給品,他們終于在阿蒙森到達南極點之后的第三十五天,來到了此地,并發現了阿蒙森的帳篷。 他們在南極點住了兩天,重新確定了南極點的位置,測得的結果與阿蒙森確定的南極點只差幾百米,1月18日開始返回。在歸途中,由于食物不足,加上天寒地凍,體力不支,全體人員在風雪中捐軀。其最后行程的記載日期是1912年3月29日。

  “持久”號被浮冰所困

  1911——1914年,莫森率領一支探險隊來到澳大利亞的“屬地”,獲得了若干地理上的發現,并搜集到了許多科學資料。

  1914年8月,沙克爾頓計劃從威德爾海的科茨地乘雪橇穿越大陸,直抵羅斯海。但他所乘的“持久”號被大塊浮冰所困,而向北漂浮到威德爾海,最后沉沒。船上的一行人在大塊浮冰上漂流,最后到了象海豹島。此后,沙克爾頓等5人又從象海豹島乘小艇抵達東北約1300公里處的南喬治亞島,最終搭救了在象海豹島上的全部隊員。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418756.html

相關閱讀: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