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提高小學語文考試效度芻議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小學閱讀指導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提高小學語文考試效度芻議 作者:張春生 長期以來,語文考試功能被泛化。學生上學伊始,就陷入形形色色各科目考試之中。但是,如果問:考試是什么?考試有什么功能?卻很少人

提高小學語文考試效度芻議作者:張春生

  長期以來,語文考試功能被泛化。學生上學伊始,就陷入形形色色各科目考試之中。但是,如果問:考試是什么?考試有什么功能?卻很少人能作出合理的回答。特別是語文,由于學科的特點,使得考試更加主觀,試卷總是更具“個性”,每場考試下來,總是有教師憤憤不平,許多學生痛哭懊悔,無數家長憂心忡忡。由于考試功能泛化和考試目的不明,使得考試成了一種“存在即合理”的慣性行為。在這樣的背景下,語文考試的效度(即有效性,實現目的的程度)也就無從保證。因此,我們應該厘清小學語文考試目的功能,實現應有的考試目的,從而提高小學語文考試的效度。
  一、目的明確是提高考試效度的前提
  現代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習動機由學習需要和學習期待組成。激發學習動機的有效方法是使學生有明確的目標和勝任感?荚嚨那榫翱梢孕纬蓪W習需要,考試結果可以有效地形成學習期待,而考試的過程則可以幫助形成勝任感。如果我們把語文考試當作語文教學過程的有機組成部分,那么它對學生學習將有明顯的導向和激勵作用。
  然而現實中,小學語文考試卻仍然是傳統的經驗型考試。考試的編制方面,表現為目的不明,隨心所欲;考試結果的解釋和使用方面,則表現為功能的扭曲和變異?荚噧热菁瓤梢允钱旊A段的,也可以是過去任何時間的教學重點;同一場考試,其結果既被家長用以判斷學生學習效果,同時成為管理者評判教師教學工作成敗的依據。于是,考試的導向功能被異化,考試的評價功能被夸大?荚囈巡皇且环N手段,而成為了一種目的——考試的本來目的被漠視或嚴重偏離教學目標。
  其實,語文考試作為一種測量手段,只要我們目的功能明確,科學使用,是能實現其應有的效度的。小學已無升學的壓力,考試的最主要目的就是促進學生的學習。如果明確這一點,考試將為教學帶來強大推力。如一教師在編制某單元試卷時,針對班級學生不愛發言的實際,利用學生對分數的重視,在試卷中留了10%的分數權重作為一階段學生課堂發言的評價分,把促進學生形成發表見解意識和培養口語能力作為本次考試的目的之一,并在教學之始向學生公布這一做法。這樣單元考試不但更加契合教學目標,而且使考試增加了形成性測試的成分。經過一階段的實踐,學生不僅激發了發言的積極性,養成了發言的習慣,而且他們覺得這種全程性的“考試”更具有可控性,不再對考試有恐懼感,變得更加樂于學習和考試了。
  二、正確的編制主體是提高考試效度的途徑
  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是密不可分的,教學這一工作的特點使得教師與學生處于長期密切接觸中,教師不但教給學生知識和技能,還是學生學術的引領者,行為的示范者。學生學得怎樣,情感態度價值觀如何,有無潛力等,教師是最有發言權的人。所以,小學語文考試作為評價的重要組成部分,理應由一線教師作為主體進行編制和結果解釋。
  然而,長期以來的小學語文考試,老師往往被剝奪了評價的權力,“教”、“考”脫節?荚囍,一線教師對于要考什么,怎么考,是不知情的。由于不知道要考什么,于是什么都要教,處處怕遺漏。教師在強大的壓力面前大搞題海戰術,造成許多學生不再喜歡語文。
  最近幾,我校除了上級質量監控的科目,其他所有級學科的考試,都由本段教師出卷。這樣老師教得有信心,學生也學得有目標,大大地減輕了師生的負擔,提高了教學效率?荚嚨膶蚺c反饋功能得到良好發揮,考試的促進學習和改善教學的目的得到良好的實現。
  只要我們根據小學語文考試的本來目的,還一線教師編制與評價的權利,就一定能還考試作為教學有機組成部分的面貌,也必定使我們能擯棄錯誤觀念,冷靜客觀地對待考試。有了這樣的從容,正確解釋結果也就不在話下,以犧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而要求學生掌握更多的知識和技能的偏差也將不復存在。
  三、科學編制是提高考試效度的關鍵
  小學的考試是水平考試(也叫成績考試)。這種考試,是以具體的教學目標為標準,測試學生是否達到教學目標以及達到何種程度。它所關心的首先是試題是否同所要測試的內容和范圍保持一致,即是否正確反映教學目標的要求;其次是樣本的選取是否有代表性;再次是考試的題型能否體現語文學科特點,實現“語文”的目的。
  比如小學語文第八冊第五單元的教學,有個重要的教學目標——體會課文中含義較深的詞句。教學中教師必然花較多時間練習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于是在單元小測中設置了兩道理解課文原句的題,在閱讀短文回答問題中再次設置相關的題目。學生在考試中能及時檢測一段時間學習的成效,并自然地反觀以及在之后的講評中總結自己的整個學習過程,從而努力投入到下一階段的學習。
  再如一些語文試卷,內容中有修改病句、改變句式、縮句等,可階段學習卻并未有這樣的內容;也有一些詞語積累與運用的試題,可是卻大都并不是本階段所學的或與本階段學習密切相關的內容,《課標》更無此類要求。這不但是目標不明確,而且也是樣本不具代表性的表現。
  再如在一個按拼音寫詞語的試題中,前面幾個詞都是課文中的原詞。當時的階段教學中有“竭盡全力”和“堪稱楷模”兩詞,于是題中出了“竭力”和“難堪”兩個變化了的新詞。要寫好后兩個詞,就要有較好的語感、較透的理解以及運用的習慣,體現了難度的梯次提升和一定的區分度。但是這個難度并沒有脫離語文學科的實質,因此這是一個好的試題。相反,當前許多語文考試題,內容并無梯度,只是形式上變化多樣,普設陷阱。如前一題要求劃掉不正確的詞,后一題卻變成要求給正確的詞打勾。在緊張的考試氛圍中,這樣的考試已經不是考語文,而是考注意力,甚至在培養察言觀色唯命是從的性格了。
  只要我們科學地編制,使試卷更加契合教學目標,考試結果能代表學科階段學習的成果和水平,學生在小學語文的學習中就將更有章可循、有標可奪。
  四、誤差控制是提高考試效度的保障
  在評價測量研究中,有個“效標效度”,即測量結果的有效性。在考試中,效標效度就是指評分的準確度。大量的主觀題和試題目的的多維性使得小學語文考試評分的準確性把握顯得至關重要。如何進行小學語文考試評分誤差的控制呢?
  首先應該慎重選擇、加強培訓評卷者;其次是要有正確的認識?荚嚥皇悄康模囶}只是工具,通過考試考核學生的學習情況才是目的。比如作文評分,是通過作文,考查學生達成語文教學目標、養成語文素養的水平,是否具有繼續發展的潛力等。要避免本來有創意的精彩文章在所謂“標準”之下黯然失色;也不要對一些看起來不太符合要求的作文(本來語文素質較好的學生由于一時疏忽或因狀態不佳,沒寫出好的作文)中體現出的豐厚語文功底視而不見。
  再次是通過創新評卷形式減少誤差,提高準確性。還以作文評分為例。可采用分項專人評分加綜合評價的方式。對語言的規范與豐富、思想價值、總體構思等等方面分別專人評價。同時要求不能孤立地看單項價值,要聯系全篇作文、聯系學生發展來考慮問題。如考查語言的人,不僅要對語言的通順規范、豐富生動等進行評判,更要考查其語言對表達思想的作用等。還要有一個人結合各方面進行總體評價,特別是對有特色有創意的作文給予加分和特別對待。
  只要我們樹立誤差控制的觀念,加以研究并努力實施,必將大大提高評分的準確性,使得小學語文考試更加具有“效標效度”。
  按當前的形勢,“淡化考試”“淡化分數”的呼吁已然蒼白無力;研究考試,提高考試效度,利用考試為教育教學服務,從而促進教育教學的改革反而成為可能。小學語文,是基礎教育的核心學科;小學語文考試,又是效度較難把握和容易被考試評價專家所忽視的領域。因此,我們應重視研究小學語文考試,通過大力提高考試效度來促進學生小學階段的語文學習,為學生后續學習和一生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責任編輯:左小文)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xiaoxue/343421.html

相關閱讀:《抒情類散文閱讀復習指導》
小學生課外讀書卡制作示范
以學校為引擎的學生閱讀習慣培養方法
農村小學開展網上課外閱讀實踐與思考
小課題研究方案:小學閱讀教學中學法指導有效性的研究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