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我的孩子無論是大考還是小考,總在考試結果出來前焦慮不安,非常沒自信,我該怎么幫助他?
專家:對于學生考前焦慮,家長要有正確認識,不要“談虎色變”。如果學生對高考一點都不焦慮、不擔心,也不是好現象。
其實,孩子出現焦慮是正常的,只是要把握好度。適度的焦慮有助于學生認清自我,明確目標,形成動力。
家長應該給予他們充分的信任,并創造溝通的機會,讓孩子說出自己的心聲。家長要做一個傾聽者,弄清原因后再給予適當建議,而不要妄加評判,幫孩子打消顧慮,樹立信心。
問:平時連家務都不讓孩子做,為什么孩子的成績沒有長進?孩子每次考試的成績出來后,我比他還緊張,沒考好就特別著急,甚至睡不著,怎么辦?
專家:首先,作為家長應該知道,讓孩子所有的活動都集中到學習上其實沒有好處。學習不僅僅是看書,休息也不僅僅就是睡覺。讓孩子在學習之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動,比如掃掃地、洗洗碗,不僅可以讓他的大腦得到適當的緩解放松,而且對孩子的成長發育有好處。
其次,同您一樣,每年高考前都有很多家長出現焦慮癥狀,主要原因是對孩子的期望值過高。
建議您結合孩子的實際情況、興趣等,和孩子一起制定合理的目標,可以既有近期目標,又有長遠目標。目標最好是“跳一跳就能夠得著”的那種,這樣大家都能看到成果 時間管理,增強信心。
問:我孩子一模才考了310多分,最后這三個月時間還有希望提高成績上個本科嗎?孩子都打算放棄了。
專家:沒有到最后都不要輕言放棄,只要很好地利用這最后不到100天的時間,還是有望提高的。讓孩子放棄難題及大題的最后一問,重點放在填空、選擇題上,這樣的題都不是太難的題,容易掌握得分。
比如語文,現在就要注意約定俗成的語言運用原則:這主要體現在語詞的理解使用、歧義判斷、標點使用、語句銜接、閱讀理解鑒賞中的語句把握上。
而數學把教科書的內容和例題仔細過一遍。以課本為本,重新全面梳理基礎知識、基本方法,尤其要重視重要概念、公式、法則的形成過程和例題的典型作用。
別的科目以此類推,總之在你孩子這種情況下,一定要掌握最基本的概念。
這里要告訴你的是,作為成績相對差一點的同學,就要抓基礎性試題和一些中等難度的試題。
明確以中等難度為主,容易題占20%,中等題占60%,加起來占80%。中低難度的題抓住了,我覺得中等學生和差學生,完全可以提高成績。
另外,抓中等難度試題容易提高復習信心,老做難題,越做自信心越差,做中等難度試題,能做幾步,再努力一下就會了,信心也就逐步提高了。
問:上月,我發現上高三的孩子有早戀苗頭,我應不應該加以制止?
專家:家長可以給孩子一些暗示,但不要盲目禁止。
高考壓力大,孩子更需要異性之間像兄妹、姐弟那樣的情緒互補和交流。所以,只要是積極的,家長就不要過多干涉。
如果孩子的行為確實出格,影響了孩子的正常學習,家長就要表明自己的觀點,給予提示,幫孩子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1]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xuexi/65268.html
相關閱讀:如何選擇正確的復習資料
2014年高考地理考試大綱解讀及備考建議
狀元們的理綜復習經驗
二輪復習中語文學科復習策略與重點
資深教師傳授理綜秘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