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2014年高考地理第一輪復習指導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復習方法 來源: 記憶方法網

第復習從八月中到三月初,主要目的是基礎能力過關。

  地理第一輪復習要注重雙基,全面閱讀教材,掌握靈活運用地理原理的能力。高考強調學科知識結構中基本的、核心的、可再生性的內容,充分表現對地理學習方法和學習能力的考查。如時間的推算、區域空間判斷、氣溫遞減率和氣候類型判斷,工業的區位分析,生態環境問題,城市商業網點和地域結構研究等。

  在第一輪復習重要做到查漏補缺,徹底掃除知識結構中理解上的障礙。在這一基礎上,對地理科知識進行梳理和歸納,使知識系統化。同時配以單元訓練,提升應用能力。在全面復習基礎知識的時候,也需要選擇,我們給大家以下的一些建議:

  一、根據內容不同,選擇不同方法

  自然地理宜采用理科的學習方法。自然地理部分偏重原理、規律的運用,聯系實際分析解決問題。人文地理強調宏觀整體分析。人文地理部分偏重觀點、方法的運用,結合實際進行評價與反思。區域地理重點是以圖表為載體的學習方法。區域地理部分偏重地理事物的空間定位,圖像圖表的判讀技能、基本概念的理解運用。

  二、宏觀把握知識結構,微觀個案分析

  地理高考越來越脫離教材本身,要求以教材為基本載體,重在進行地理思維方法、地理基本能力的訓練與培養;學生基本的、宏觀的知識結構的建立成為地理知識學習的主要目標;案例式的分析法稱為流行的學習方法之一,培養自己的自主學習、探究能力已成為學習中要解決的問題。

  核心知識的內涵;基本的空間結構;地理判讀分析和初步繪制圖表的技能;基本的地理概念、規律和原理;人口資源環境與發展的重大問題;國內外的時政要點的地理背景分析。學科內綜合主要是初中地理與高中地理的綜合、自然地理與人文地理的綜合、理論應用于現實問題的綜合。

  三、技能與能力培養

  主要包括地圖基本技能;時間計算;等值線判讀;地形剖面圖繪制;曲線圖、折線圖、柱狀圖、圓形百分比圖的閱讀與繪制;自然要素和社會經濟統計圖表分析;原理示意圖、景觀圖分析;分布圖閱讀與分析;資料閱讀與信息提取、認定、判斷及反思技能;簡明推導或說明地理規律和原理的能力;描述、概括、理解各地理事物的空間結構和發展變化的能力;比較分析評價地理事物,并嘗試創造性的解釋和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等等。

  四、空間定位落到實處

  地理思維品質的培養不是空話,要具體落實在教學設計和復習設計上。如對空間概念和物體空間運動的理性思維培養,就可做以下設計:第一步,選取某條重要經緯線(赤道、南北回歸線、南北極圈、本初子午線、180°經線、20°W、160°W、120°E),在腦海中形成網格狀經緯儀,并想象其自轉起來,線與線之間相互位置關系及晨昏線的動態關系;第二步,在復習大洲、大洋的基礎上,在腦海中想象,十條線穿過的大洲、大洋,重要的地形、氣候區等,此時,在腦海中形成的經緯儀就已經成為平面的地球儀;第三步,在復習高中系統地理和區域地理基礎上,進一步豐富十條線穿過的地理事物,如工業區、農業區、重要國家、城市、港口、交通線、礦業基地、旅游點等,這時,腦海中的地球儀就已成為名副其實的地球了。

  中國空間定位要抓住主要經緯線,明確中國范圍和位置;抓住界線地理事物,明確相對位置。如山脈界線(三大階梯、主要界限山脈);河流界線(例如,黃河、長江沿線等)。其他一些主要界線:秦嶺淮河一線、長城、季風區與非季風區、內流區與外流區、我國1月平均溫度、0℃等溫線、年降水800毫米、400毫米、200毫米等降水量線、中國人口線、京哈-京廣線、隴海-蘭新線等鐵路沿線。

  以中國政區圖為基礎,不斷建構中國空間圖。主要包括中國政區圖、中國地形圖、中國氣候圖、中國河湖圖、中國資源能源圖、中國農業圖、中國工業圖、中國人口城市圖、中國交通圖、中國分區圖。世界圖主要包括世界政區圖、世界氣候圖、世界自然帶圖、世界交通圖、世界分區圖。

  五、建立聯系線索 復習方法,便于提取應用

  建立知識間的聯系線索,是對已知知識的加工和重組,需要掌握知識間的內在聯系,明確聯系途徑和方向,這樣在遇到新問題時,方能提前應用。舊知識在新的指導思想下,經過重新組合、歸納、聯系、遷移,就成為“有組織的”新知識。例如:

  空間分布的接近聯系或對比聯系,如:世界大洲的分布――板塊的分布――世界火山地震帶的分布――年輕的褶皺山脈的分布――年輕的高原的分布――某些有色金屬礦的分布――古老的高原的分布――主要平原的分布――與沖擊平原有關大河的分布。

  地理事物間因果關系的聯系,如:太陽輻射在地球上的不均衡分布――氣壓帶風帶的分布――洋流的分布――氣候類型的分布――自然植被的分布――自然帶的分布――土地利用的不同類型――農業發展的不同類型――農作物的分布。地球自轉――晝夜交替――晨昏線移動――地方時不同――時區的劃分――區時的計算。地球運動在遠日點附近――7月初――北極附近為極晝――晨線在北極圈內。

  地理事物間平行并列關系的聯系,如:各種外力地質作用,各種工業部門,組成同一地理事物的各種要素(如生態系統的組成要素),共同影響或共同作用于同一地理事物的各種因素(如影響氣候的因素),形成同一地理事物的多項條件(如土壤形成的條件、形成大氣環流的氣壓帶風帶、商業中心的形成條件)。

  地理事物間主次從屬關系的聯系,如:氣候要素與其所包含的氣溫、降水、氣壓和風;外力地質作用與其所包含的風化作用、侵蝕作用、搬運作用、堆積作用;自然資源與其所包含的土地資源、大氣資源、水資源、生物資源、礦產資源、海洋資源等。

  地理事物間大小包含關系的聯系,如:總星系――銀河系及河外星系――太陽系及其他恒星系統――地月系及其他行星系統;地球上的水――海洋水及陸地水――地表水(河流水、湖泊水、冰川)及地下水(潛水、承壓水)等;農作物――糧食作物――稻谷、小麥、玉米等;能源資源――常規能源――礦物能源――煤炭、石油等。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xuexi/71016.html

相關閱讀:資深教師傳授理綜秘笈
狀元們的理綜復習經驗
二輪復習中語文學科復習策略與重點
如何選擇正確的復習資料
2014年高考地理考試大綱解讀及備考建議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