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我在巴黎有一位女學生,她是個非常溫和的人,性格害羞、膽怯而敏感。她是個出眾的藝術家,畫油畫的,非常有才。因為她溫文爾雅的性格,她周圍聚集了一大幫志趣相投的朋友。
有一天,她向我抱怨說,她生活得非常不舒服,因為在巴黎熙熙攘攘的大街上,她總是遭受到明顯的粗魯對待,甚至明顯的虐待。她說,自己總是被推來搡去,被來往的行人碰撞。而且,在商店里,那些對別人非常有禮貌的售貨員總是對她愛答不理,這些遭遇都讓她傷透了心。
我一開始認為,這個敏感的小女人肯定是自己在胡思亂想,因為不管在街道上還是商店里,巴黎人總是以彬彬有禮著稱,尤其是對待女性。如果她認為自己遭受了不公正的待遇,那極有可能是她自己想象出來的。但是,看到她苦惱異常的樣子,我還是決定一探究竟,看看她說的話到底有幾分真實性。
我悄悄化裝,尾隨其后,跟著她在大街上溜達,在商店里購物,一直跟了幾個小時。結果讓我非常驚訝,在這個以對女性尊重自居的城市,居然有那么多可惡的男性如此殘酷地對待這位弱不禁風的美少女。
這些打扮得油頭粉面、西裝革履的巴黎男人,把自己的襯衣熨得筆挺,可是內心如此卑劣,他們似乎對碰撞年輕女性有特殊的愛好,盡可能從中取樂。他們似乎對我的這個學生也有特殊的偏愛。就像一群蒼蠅偏愛糖果一樣,他們在表現自己的粗魯和膽怯的猥褻方面極盡能事。很多男人總是粗魯地對她擠來擠去,但是并不看她,仿佛他們身邊不存在一個活生生的人。
在商店里,我也證實了她并沒有說謊,店員以及商店里其他的顧客對她一點兒都不友好。
其實,她的外表并沒有任何招人厭的特別之處。她衣著普通,不像社會底層人士。最重要的是,她是一位秀麗的美人。所以,我對她說,是她內在的原因“招”來了這些“迫害”。
我回家后仔細研究了一下這些癥狀,為她開出藥方。我告訴她,她所有的問題都來自內心“過度的謙虛”,她給自己掛上一個自卑的光環。正是這個環招惹了周圍的人,讓他們對她推推搡搡,把她擠下主路,擠到路邊;對她出言不遜,或者冷冷淡淡。她的光環不但消極,而且吸引消極,也就是說,是她的負氣場,招來了那些消極的行為,讓大街上的人和店里的人欺負她,粗魯地對待她。
進行了這番分析之后,我開始教她如何通過鏡子練習改變自己的氣場。她對著鏡子說:“我是女王,你們都是我的臣民。”“躲開!女王駕到!”同時,調整自己的身體姿勢,練習自己的眼神。還有很多其他夸張的練習。她會對著鏡子里的店員說:“過來,女王需要你的服侍!”
我給她開的藥方中有故意夸大的成分。矯枉必過正,要使她盡快克服自己的自卑和軟弱,必須下猛藥。
三周之后,她完全掌握了提高氣場的技巧,讓自己真的變成高貴的女王。她已經習慣自己的這種氣場,掌握了女王應有的身體姿勢、語氣和眼神。這時,她開始向街上的人和店員施加自己的氣場。
結果非常令人滿意。她的腳踏上人行道的第一步,就像一個女王在邁動自己的腳,人們自動地從她的正前方讓開,有些人還會微微頷首,就像你見到女王必須脫帽一樣。
那些粗魯的男人再不敢近身,更別說擠她了。在商店里,她雖然沒有受到女王的待遇,但是,沒有任何一個店員再敢輕慢她。
她的“病”完全好了,而且,一直到現在她仍然保持著高貴的氣質。她已經放棄了女王的舉止,但是,她保留了自信的心靈和身體姿勢。
她發散出的氣場,讓所有陌生人都不敢再輕慢她。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yilin/358999.html
相關閱讀:奧普拉的成功無法復制
世界足壇巨星:最感謝那些曾看輕我的人
人治不如法治
中國人的自信從何而來
善良的“謊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