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卸下不需要的東西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意林在線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曾有人請教羅丹,怎樣才能把大理石雕刻成那么傳神的雕像。他回答說,“這很簡單。你拿來一塊大理石,把不需要的統統砍掉”。這話說得確實“很簡單”,也有點幽默,細細想來卻不無道理。
  
  我們知道,雕刻技藝本身,并非這么簡單。然而,“把不需要的統統砍掉”,卻說盡了這項創造性勞動的全部內容。從這個意義上說,羅丹不愧為深得要言妙道的大師。其實,人生也是一門藝術,同樣講求刪減冗余之道,卸下不需要的東西。
  
  當初我們來到世上,本來是赤條條空無一物。隨著年齡的增長,身心的掛礙也逐漸多了起來?吹绞裁炊际切迈r的,都以為是自己需要的,什么都想收藏,什么都想保留。在物資短缺的年代,也許還感覺不到這樣的生活習慣有何繁復和累贅。但當時代的列車將我們加載到新的世紀,帶進物欲橫流的市場大海,人們的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都被充分激活了,異乎尋常地亢奮起來。隨后,便出現了房奴、車奴、卡奴等被消費異化了的怪現象,繁復和累贅之感也相伴而生。
  
  被時尚牽著鼻子走的人,在眼花繚亂的商品和吊胃口的廣告面前,購買欲望剛開始還比較強勁,時日久了,便逐漸失去了選擇的能力和耐心,許多人都很難說清自己真正需要什么。在人們的心智普遍被商業異化的時代,海明威告誡人們,“在一個奢華浪費的年代,我希望能向世界表明,人類真正需要的東西是非常之微的”。他不能相信內心生活真實而嚴肅的人,對物質會有那么多的需求,對物質的狂熱追求,反而說明了我們內心的空虛。
  
  “家有黃金數噸,吃飯不過三頓;家有房舍千間,睡覺不過一間”。若以此對照起來,我們生活中不需要的東西確實太多了。所謂“不需要”的東西,應該包括看得見與看不見兩個方面:用不上的雜物、能省略的俗務、可忘掉的瑣事,尤其是頭銜、名分等原本就不屬于你的附加東西。這些冗余的身外之物,當屬來之不易,難以割舍也是人之常情。因而我們常常會聽到這樣的說詞,“先留著、別扔掉,不定什么時候就能用得著”。由于這種寧濫毋缺的心理作怪,有些人就如同拾荒者那樣,一路上只管撿拾起來,總也不肯舍棄,以至于背負越來越重,步履越來越慢。
  
  不論你是棟梁大器,還是凡夫俗子,同樣是紅塵路上的匆匆過客,時光有限,精力有限。舊物累積,俗務纏身,瑣事縈懷,虛名拖累,不僅浪費了有限的時間和空間,擠兌了有益作為的精力,讓人身心疲憊,而且也必然會沖淡人生的主題,淹沒人生的價值。在看重生命質量的前提下,撥冗除雜,刪繁就簡,適時卸下那些不需要的東西,你才能輕松愉快地前行,實現人生價值最大化。
  
  卸下冗余的東西,回歸簡單的生活,其實是一種全新的生活哲學。當你用一種新的視野觀察生活、對待生活,你就會發現許多簡單的東西才是最美的,而許多美的東西正是那些最簡單的事物。因此,美國暢銷書作家麗莎•普蘭特說,簡單的生活并不一定是物質匱乏,但它一定是精神的自在;簡單生活也不是無所事事,但卻是心靈的單純。這也許就是崇尚簡約的人所追求的人生境界,所向往的人生樂趣吧。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yilin/422040.html

相關閱讀:奧普拉的成功無法復制
中國人的自信從何而來
世界足壇巨星:最感謝那些曾看輕我的人
善良的“謊言”
人治不如法治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